物业经理人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2)

2663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2、掌握”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因。

教学重点:

翻译的过程和原理,”中心法则”。

教学难点:

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展示课件)

1、复习提问: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2、DNA复制与转录比较。

二、引入新课:启发:上节课我们讲到,由DNA转录成RNA之后,mRNA就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是组成蛋自质的氨基酸是20种,而组成mRNA的碱基只有四种。那么,这四种碱基是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的呢?

讨论: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电报密码用四个阿拉伯字母的排列顺序代表一个汉字的意义以及电话号码的位数与电话拥有数量的关系。然后转入正题——如果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四种碱基只能决定四种氨基酸;如果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最多也只能决定16种氨基酸;如果由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样的碱基组合可以达到64种,这对于决定20种氨基酸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讲述:按照这样的设想,科学家们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对遗传密码的研究工作,几年后,终于弄清了是哪三个碱基决定哪种氨基酸的。

看图: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讲述:例如UUU可以决定苯丙氨酸,CCC可以决定脯氨酸,ACG可以决定苏氨酸……在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们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子,并且编制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密码子表。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密码子表,其中的密码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讨论:从密码子表中可以发现:一种氨基酸可以只有一个密码子,如色氨酸只有UGG一个密码子;也可以有数个密码子,如精氨酸有6个密码子——CGU、CGC、CGA、CGG、AGA、AGG。这说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此外,还有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遗传学上将其称之为起始密码子。另外,也有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所以又把这三个密码子叫做终止密码子。相当于标点符号中的句号。

提问:由于每一个mRNA上都有特定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那么对于许多个相同的mRNA来讲,由它控制合成的许多个蛋白质分子是否也相同呢?(讨论:略)

提问: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之后,从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起来。核糖体是细胞内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那么氨基酸存在于细胞内的什么地方呢?(回答:大量分散在细胞质中。)

2。翻译

启发:分散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被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上去的呢?

讲述:显然需要有运载工具。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工具也是一种RNA,叫做转运RNA,简写为tRNA。tRNA与密码子一样种类很多,但是,每一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启发:tRNA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担负起携带运输特定氨基酸的“历史使命”呢?

看图: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tRNA一般由75个核苷组成,其形态为三叶草形。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tRNA比作翻译过程中的“译员”。“译员”必须“认识”两种文字。一方面它能够认识mRNA上的密码子文字;另一方面它还要能够认识氨基酸文字。

(展示课件)使学生明白:当转运RNA运载着一个氨基酸进入到核糖体以后,就以信使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转运来的氨基酸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转运完毕以后,转运RNA离开核糖体,又去转运下一个氨基酸。当核糖体接受两个氨基酸以后,第二个氨基酸就会被移至第一个氨基酸上,并通过肽链与第一个氨基酸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核糖体在信使RNA上也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为接受新运载来的氨基酸。上述过程如此往复地进行,肽链也就不断地延伸,直到信使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为止。

讲述:肽链合成以后,从信使RNA上脱离开来,再经过细胞质内的某些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加工如盘曲折叠螺旋,最终合成一个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3、中心法则

(展示课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遗传信息可以由DNA传向DNA这是DNA的复制,也可以DNA传向RNA,叫转录,由RNA控制合成蛋白质叫翻译。还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我复制,也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叫逆转录。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展示课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练习

篇2:X中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某中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方案

  问题提出:

  第一、语文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是针对和适应应试教育,使语文课堂走向模式化和形式化;

  第二、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堂教学的应试倾向是最不明显的,或者说又不全是考什么教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最不明显,二者之间形成一定的脱节;中考和高考,尤其是高考题目和其他科目的题目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科整体素质考查的不足,使应试的语文课堂教学相对滞后。

  第三、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考试成绩上,缺少其他的评价手段,而语文课堂教学又恰恰是最不便于用这种考试来评价的。基于以上原因,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了“四不象”,十分的难堪被动。从而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没有学习兴趣,滋生了学不学都一样的错误思想,认为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远不如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学习主体保证不了,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大的难题。

  第四、除去以上相对客观的因素,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也是语文教育中的症结所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可从以下几点来看。第一缺少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主体作用挖掘得不好。目前较有影响力的目标教学法、自学辅导法都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都不能切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难以顾及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有不少教师也探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如点拨法、五步教学法,部分教师运用是适合的,但是否有大面积推广的意义尚需研究。第二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课堂效率。这里排除因课堂教学形式而造成的因素。学生课下的预习准备和课后巩固时间较少,尤其是对目前的长篇目,造成课堂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不少学生课本已经学完,竟然有不少课文还没完整地读过一遍。大部分学生只是上课记记,下课背背。这样如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课堂效率怎么提高,又可能学到些什么呢?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体现不够也是一个原因。一道数学题,学生经过思考解出了,马上产生价值实现的愉悦感,从而培育出持续的学习兴趣。而当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上是课本,课下还是课本,加上本来学生可阅读的时间和书籍就很少。愉悦之感难以激起,长此以往,自然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理论依据:*主席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世界三大教学理论学派之一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对创新教学的认知结构描述是:(一)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二)带着问题观察思考(三)解决问题的假设(四)组织材料(五)分析材料,引出结论(六)检验假设。

  问题假设:分析到上述因素及依据,我个人认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评价方式等相对客观因素短期不可能变化的情况下,唯有从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问题。

  试验目的:

  建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的课堂学习环境。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兴趣、创新习惯及创新能力。从而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成绩和能力。

  研究的内容:

  一、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分达标类任务和提高类任务达标任务是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合作、思考、讨论、研究;然后用灵活新颖有创新性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类学习目标,一是要达到课程标准和教材设计的基本要求,二是要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是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方式、思考过程、理解分析步骤,不做具体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总结学习规律和方法。四是方式自由,并尽量把学习目标在课前就公布,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准备时间。四是教师在进行检查学习效果中,要让学生有时间相互质疑,相互讨论,让他们在辩驳中认识到对错,体会到周密思考、认真准备带来的快乐。这种检测方式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

  二、提高类的任务由学生自主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所知所学,特别是课后收集的资料,由课文内容向外发挥和延展,内容主要是围绕文章的作者、体裁、思想内容、社会作用及相关人物、事件等等方面,学生依据兴趣,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方面是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本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养成内省和深思的习惯,

  三、预期目标:通过试验,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实验班级定在初三五、班,对比班级是初三六班。

  实验的程序和步骤:

  一是教师导课,设置情境。

  教师用灵活多样方式导课,具体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用多媒体声、像、形这一立体手段导课;二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导课;三是用知识设置疑问,引发思考从而导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迅速的进入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是设置疑问,学生自主学习。

  这个过程是首先教师出示本课的达标类问题。达标类任务由教师提出,问题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学生自主讨论可以解决的知识;学生通过辅导书和资料可以解决的问题;本课与其它课联系较多的知识;本课与其它课相比较有特点的知识。这些问题提出的要求较高,一要启发学生思考,启发的恰到好处;二要能最好的体现本课的知识特点;三要体现出自主学习的特点;四要使问题能面对大多数学生。

  其次是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过程是:自主思考、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总结。自学用分组合作的方式。第一步学生独立思考,动脑动手尝试解决问题,同时自学课本,可以参考必要的提示与辅导书。第二步小组内部交流答案,探讨最佳方案,。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抽样展示尝试结论。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展开讨论。第四步教师简要小结,肯定对的,指出不足,适当讲解,并进行相应的奖励及批评。

  然后,学生主动www.pmceo.com质疑,提出问题。这主要是对当课中学生心中疑惑,进行解答。这里也有几种方式:一是学生提出学生解答;二是学生提出教师解答;三是学生提出集体讨论解答。

  最后,老师检查达标,明确任务

  一教师出示问题来检测学生学习成果。这些问题要体现出自主学习的导向。二对每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辩论,先由一个学生说明“是什么”和“为什么”,要求答案要有依据。再由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提出质疑,从而进行辩论。教师不表态,只有如果答案错了,或有疑问教师给予指出,请学生思考。最后使问题清楚的解决。

  三是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发表学习成果。

  这个过程由学生自主的对课文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由发挥,允许个人意见和看法。但要求言之有物,并要有充分的依据,说理要充分。最好要有必要的资料和信息来佐证。在课堂上一般不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文稿,只要求有大概的提纲。有真知灼见的可以课后写在随笔上。

  四是教师总结。教师对课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

  这个方案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为实现大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分析方法:

  1、定期撰写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编写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活动课程材料,收集开展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资源厍。

  3、最后,将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整理学生的学习成果,编写研究过程中的典型研究案例,开展现场展示活动等。

篇3:奥鹏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云雀的心愿

姓名:

施国政

工作单位:

嫘祖小学

学科年级:

语文

四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里很难过。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全篇共15个自然段,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先后写了小云雀跟着妈妈来到沙漠上空、大河上空、自己家(森林)中看到不同的情景后进行的对话。将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寄托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童话故事,抓住相关词句,从中体悟、理解森林对我们的重要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3、能够说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宣传语,并用实际行动实践。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相关词句,理解,从而理解森林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具体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在前面有关环保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再对本课所表达的森林对于环境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这一主题的学习就比较容易领会和接受。同时,四年级的孩子已经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危害,但对经历的毕竟很少,对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所以要想让其有心灵的感触,还需深入体会。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也没有那么浓厚,但对新鲜事物仍有很强的好奇心,因而,创设情境,一些直观的小视屏、图片,可以让学生直面美好事物被毁灭后的触目惊心的灾难场面,可以成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点和阅读能力的提升点。

四、教学过程

激发活动兴趣------实施活动过程---------活动一

失去森林的后果(1、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3、展示汇报)-------------活动二

拥有森林的好处(1、自主学习2、小组合作3、展示汇报)---------检测活动效果---------拓展活动时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要这个过程中,要关注一些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从词语中谈感受,比如:狂、风、漫天飞舞、贫瘠、脱缰

咆哮、冲垮、淹没等词语中,体会没有森林的保护,带来的可怕后果。

活动一:失去森林的后果。

1、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2至8节,思考:当人们失去森林的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圈画词语,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小组

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

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3、展示汇报。

(1)、小组汇报。

(2)、全班交流补充。

4、感情朗读课文。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很适合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体验。因此,我决定采用以读促悟,注重体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漫天飞舞”“贫瘠”“咆哮”“淹没”的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失去森林后带来的后果。

在这个段落中,重点从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森林水库和空调器。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细化内容。

活动二:拥有森林的好处。

1、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9至13节,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有了森林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

小组交流、讨论。

3、展示汇报。

(1)、小组汇报。

(2)、其他组补充。

4、感情朗读课文。

这一活动的设计在活动一学习的基础上,对比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体会环境的重要性。

三、检测活动效果。

1、学生通读全文,想一想云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呢?你的心愿是什么?结合我们的实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由散状的学习状态回归整体。同时检测学习效果。

四、拓展活动时空。

交流课外搜集来的关于森林重要作用的资料。

语文的学习就是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加深体会。

六、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学习评价表

姓名

表现摘录

自评

互评

次数

得分

总分

教师评价:

评价标准:

A.课堂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效果好。5分

B.能较好参与课堂活动,团结合作,效果还好。4分

C.遵守课堂纪律,与小组同学相互配合。3分

D.不能做到以上三点。2分

说明:在班级内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活动完毕后,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大家进行自评和互评,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次数:表示在小组内加分几次。加分1次得1分。

七、教学板书

云雀的心愿

失去森林的后果(沙漠→绿洲)

漫天飞舞

防风固沙

贫瘠的沙漠

蓄水防洪

咆哮

调节温度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