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479

  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是近几年又一个风靡全球的管理体系标准的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N)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国际标准的作用。其中的0HSAS18001标准是认证性标准,它是组织(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内审和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审核的主要依据。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简称“OHSAS18001”

  我国已于2000年11月12日转化为国标:GB/T28001-20** idt 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同年12月20日国家经贸委也推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并在我国开展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积极推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认证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1)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日趋严峻,各类伤亡事故的总量较大,一直居高不下,特大、重大事故频繁发生,职业病患者也逐步增多。

  (2)我国加快了职业安全健康立法步伐,对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严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安全生产法规,特别是在20**和20**年相继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对安全生产提出了强制性的法规要求和标准。

  (3)“以人为本,关注员工健康和安全”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和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组织(企业)只有通过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根据有关法规要求,对危险源进行源头识别和全过程控制,才能做到持续改进,持续守法。

  OHSAS18001标准由: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等4系构成。

  标准规定了17个名词术语定义,其中“危险源”、“风险”、“事故”是具有18001特色的四个术语。

  第4章是标准的主要内容,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标准结构与ISO14001完全相同,亦由五个一级要素组成,下分17个二级要素,体现了PDCA循环和管理模式。

  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

  组织(企业)建立0HSAS,要依据OHSAS18001要求,结合组织(企业)实际,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建立:

  (1)领导决策与准备:领导决策、提供资源、任命管代、宣贯培训

  (2)初始安全评审:识别并判定危险源、识别并获取安全法规、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

  (3)体系策划与设计: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确定体系结构、职责及文件框架

  (4)编制体系文件: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有关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

  (5)体系试运行:各部门、全体员工严格按体系要求规范自己的活动和操作

  (6)内审和管理评审:体系运行2个多月后,进行内审和管评,自我完善育改进

  组织(企业)获得OHSAS18001认证证书的条件

  (1)按OHSAS18001标准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体系运行3个月以上,覆盖标准的全部17个要素

  (3)遵守适用的安全法规,事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接受国家认可委授权的认证机构第三方审核并获通过。

篇2:OHSAS术语定义(共17个术语)

  OHSAS术语与定义(共17个术语)

  一、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相应法规: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及处理规定》

  --198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二、审核:

  --制定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并适用于实现组织的方针和目标的一个系统化的验证过程。

  三、持续改进:

  --强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从总体上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

  --持续改进不必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四、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可理解为危险源或事故隐患

  --从本质上讲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这两方面因素,如液化器,氧气瓶

  按导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心理与主观性

  生理性

  行为性

  其他

  五、危险:

  --持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

  如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人员不能进入则认为不存在危险。

  六、危害辨识:

  --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即识别危险源

  辨识范围主要是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生产设备、有害作业和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及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等。

  确定其性质,如桌子(拌倒人或火灾)确定是火灾还是拌倒人

  七、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因此说事件包括事故

  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过? quot;。

  事件包括未遂过失。

  八、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状况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可以是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关注状况或受影响

  相关方主要有:

  1)与组织相邻的,如邻厂、周围的居民下风向的企业,河流的下游等;

  2)与组织的经营生产活动相关的,如股东供方、客户和员工;

  3)银行、政府部门、劳动及环境保护组织等。

  九、不符合:

  --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违背作业标准、规程、规章或管理体系要求的行为或偏差。

  分为严重和一般不符合

  严重不符合的情况

  体系系统性失效;

  体系区域性失效;

  有严重后果。

  十、目标:

  --组织制定的为激发员工安全表现行为,并预期必须要达到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目的,要求和结果

  目标应可分解为独立的指标

  尽量管理量化

  指标应可测量

  十一、职业安全卫生:

  --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贤?ぁ⑼饫慈嗽焙推渌?嗽卑踩?虢】档奶跫?鸵蛩亍?br> 进入作业场所的任何人安全与健康的保护

  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

  作业场所一般说来是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

  十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组织全部管理体系中专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卫生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十三、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

  可以是其中的一部分

  十四、绩效:

  --组织根据职业安全卫生方针、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卫生危险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达到的效果。

  绩效是可测量的,如职业病减少多少,未发生事故等。

  十五、危险评价(风险评价):

  --评价危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存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

  是针对存在的危险源的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分析,以确定这种危害是否可接受。

  可能性:采取数学方法,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指标来实现

  严重性:通过工程学的方法分析

  是否可接受的判断需根据相关的知识,如法律、法规及组织具体情况加以确定,一般说来,这个标准或界限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十六、安全:

  --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经过危险评价,确定了不可


接受的风险,那么它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人们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十七、可接受的危险:

  --组织根据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卫生,将危险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篇3:实施OHSAS18000

  如何实施OHSAS18000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共同的管理原则,所以在体系建立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不同组织,由于其组织特性和原有基础的差异,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不会完全相同。但总体而言,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应采取如下步骤:

  (1)领导决策

  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需要领导者的决策,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决策。只有在最高管理者认识到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组织才有可能在其决策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最高管理者对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做出承诺,从而使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得到充足的资源。

  (2)成立工作组

  当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决定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后,首先要从组织上给予落实和保证,通常需要成立一个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工作组的成员来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工作组的成员将成为组织今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的骨干力量,工作组组长最好是将来的管理者代表,或者是管理者代表之一。根据组织的规模,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工作组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专职或兼职,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机构,也可挂靠在某个部门。

  (3)人员培训

  工作组在开展工作之前,应接受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组织体系运行需要的内审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4)初始状态评审

  初始状态评审是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组织应为此建立一个评审组,评审组可由组织的员工组成,也可外请咨询人员,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评审组应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安全卫生信息、状态进行收集、调查与分析,识别和获取现有的适用于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这些结果将作为建立和评审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制定职业安全卫生目标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确定体系的优先项,编制体系文件和建立体系的基础。

  (5)体系策划与设计

  体系策划阶段主要是依据初始状态评审的结论,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制定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指标和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筹划各种运行程序等。

  (6)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编制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具有文件化管理的特征。编制体系文件是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与保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组织达到预定的职业安全卫生目标,评价与改进体系,实现持续改进和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依据和见证。体系文件还需要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定期、不定期的评审和修改,以保证它的完善和持续有效。

  (7)体系试运行

  体系试运行与正式运行无本质区别,都是按所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规程等文件的要求,整体协调地运行。试运行的目的是要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组织应加强运作力度,并努力发挥体系本身具有各项功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纠正不符合并对体系给予修订,以尽快渡过磨合期。

  (8)内部审核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是体系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组织应当具备了检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条件,应开展内部审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者代表应亲自组织内审。内审员应经过专门知识的培训。如果需要,组织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或主持审核。内审员在文件预审时,应重点关注和判断体系文件的完整性、符合性及一致性;在现场审核时,应重点关注体系功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检查是否按体系文件要求去运作。

  (9)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整体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代表应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供最高管理者评审。最高管理者应对试运行阶段的体系整体状态做出全面的评判,对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评价。依据管理评审的结论,可以对是否需要调整、修改体系做出决定,也可以做出是否实施第三方认证的决定。当组织按上述步骤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还需着重注意几个问题。

  (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应结合组织现有的管理基础

  一般组织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上,都存在着原有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资源等。而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实际上是组织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达到持续改进目的的一种新的运行机制。它不能完全脱离组织的原有管理基础,而是在标准的框架内,充分结合组织的原有管理基础,进而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