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5414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实现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有效控制,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

  3.2品质部

  3.2.1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更新。

  3.2.2负责确定公司重要环境因素。

  3.3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

  4、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

  4.1.1公司主要通过现场调查和评议的方法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及可能施加影响相关方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4.1.2环境因素覆盖范围

  4.1.2.1业主入住和装修

  4.1.2.2社区文化活动

  4.1.2.3清洁服务

  4.1.2.4绿化服务

  4.1.2.5公共秩序管理

  4.1.2.6维修服务

  4.1.2.7办公过程

  4.1.2.8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4.1.2.9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供货方、承包方、业主)

  4.1.3环境因素分类

  4.1.3.1Ⅰ类:水、气、声、渣污染物排放或产生。

  4.1.3.2Ⅱ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4.1.3.3Ⅲ类:对相关方可施加影响环境问题及要求;

  4.1.3.4Ⅳ类:其他。

  4.1.4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4.1.5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4.1.6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八种类型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向土地的排放;

  d.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e.能源使用;

  f.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g.废物和副产品;  h.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外观等。

  4.1.7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的应予以识别。

  4.1.8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进行预见性分析,确保环境因素全面、系统。环境因素识别主要从废水、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能源和材料的浪费、急性中毒、潜在污染(异常情况、紧急情况)几方面进行。

  4.1.9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

  4.1.9.1客观的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

  4.1.9.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

  4.1.9.3相关方有要求的。

  4.1.10各部门采取上述识别依据和方法,对本部门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现场调查,识别出本部门环境因素,填写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表》上报品质部,品质部汇总审核后,编制公司《环境因素识别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2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

  4.2.1环境因素评价流程

  分析调查影响环境的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4.2.2重要环境因素评价依据

  4.2.2.1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2.2.2环境影响的规模,严重程度和发生频次。

  4.2.2.3环境事故风险概率和危害程度。

  4.2.2.4本公司的实际控制情况。

  4.2.2.5相关方要求和关注程度。

  4.2.3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

  4.2.3.1评价指标: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考虑以下5个指标:

  a.遵守法律法规和污染物达标状况;

  b.发生频率(排放量);  c.控制状况;  d.影响程度;  e.节能降耗增效。

  4.2.3.2评价方法:

  a.专家评定法;

  b.综合打分法。

  计算E=B+C+D,A≥4或E≥10为重要环境因素;A:法律符合性,B:污染因素发生频率;C:控制状况;D:影响范围;E:综合值;详见《环境因素评价表》。

  4.2.4由品质部组织,管理者代表主持各部门依据环境因素评价,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对已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评价表》,并由品质部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环境因素清单的发放  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的《环境因素识别表》、《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品质部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办法,发放到相关部门。

  4.4品质部应监督、协调各部门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采用以下方法:

  4.4.1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执行《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4.4.2制定管理程序执行相关运行控制程序;

  4.4.3培训与教育;

  4.4.4制定应急预案;

  4.4.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4.4.6保持现有措施。

  4.5环境因素的更新

  4.5.1品质部每年管理评审前应组织一次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定工作。

  4.5.2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品质部应及时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更新

  4.5.2.1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更时。

  4.5.2.2当本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时。

  4.5.2.3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4.5.2.4当公司环境方针有变化时。

  4.5.3当服务项目、活动及材料发生重大变化时,相关部门应重新识别环境因素,并反馈给品质部,由品质部确认、评价、更新环境因素,相关部门根据更新意见修改《环境因素识别表》、《环境因素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6公司在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及运行控制、培训、信息交流、绩效监测等时,应考虑重要环境因素的影响。

  4.7本程序产生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3《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环境因素识别表》JW/JL-5.4.3-001

  6.2《环境因素评价表》JW/JL-5.4.3-002

  6.3《重要环境因素清单》JW/JL-5.4.3-003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物业管理手册: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物业管理手册: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性特性(如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环境目标指标的符合情况、体系运行控制情况等)实施例行的监控管理。

  3、职责

  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日常检查。

  3.2品质部负责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有运行活动的例行监控并制定和实施污染物年度环境监测计划。

  3.3人力资源部负责环境意识和技能培训效果的检查。

  3.4物业服务中心负责环保设施维护和保养。

  4、程序

  4.1污染物关键特性的监视和测量

  4.1.1品质部每年申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查污染物关键特性排放情况,由环保部门出具审查证明。

  4.1.2环境审查证明由管理部保存,并将有关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

  4.2运行控制的监视和测量

  4.2.1各部门每季度对本部门所确定的环境运行控制情况和应急预案落实至少进行一次自查,填写《服务过程检验单》。

  4.2.2人力资源部对相关部门环境培训效果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进行考核评价。

  4.3目标和指标的监视和测量

  4.3.1各相关部门每月对本部门的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填写《月管理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报品质部。

  4.3.2品质部每季度对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完成进行一次检查,填写《品质部抽检单》,并在管理评审前编写《公司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4.4对环境监视和测量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5监测设备的管理、校准及维护

  工程部负责监测设备的定期校准,物业服务中心负责环境保护监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具体按《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4.6本程序产生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

  5.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2《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4《记录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年度环境监测计划》JW/JL-8.2.5-001

  6.2《公司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报告》JW/JL-8.2.5-002

  6.4《月管理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分析》JW/JL-8.2.1-001

篇3:质量手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质量手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并提供和维护为实现服务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确定并管理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如通讯、运输设施等的控制;对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进行控制。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设施进行控制。

  3.2管理部、工程部、保安部、管理处分别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

  4程序

  4.1基础设施的确定  公司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场所、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包括软件和硬件,如通讯网络、运输设施、水、电、道路及排污管线等)、支持性设备和工具(如维修用的设备和工具等)。

  4.2各类服务设施的管理应做到:

  a)各类设施图纸、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良好;

  b)设施运行正常,有正常的保养、检修制度;

  c)运行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d)电梯按规定时间运行;

  e)居民生活用水、高压水泵、水池、水箱有严格的管理措施。

  f)消防系统设备完好,可随时启用。

  4.3设施的提供

  4.3.1设施的接管、验收:在接管物业设施时,由物业验收领导小组的机电组负责按设施使用说明书和相关资料对接管的设施进行验收。达不到要求者,应通知有关单位限期整改。设施的接管的相关资料由工程部复核存档。

  4.3.2设施的采购:工程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采购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报管理部经理批准后,由管理部组织具体实施采购。

  4.3.3采购设施的验收

  a)采购的设施,工程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工程部和使用部门在《设施验收单》上签字验收,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施验收单》由工程部保管。

  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工程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施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

  4.3.4设施的登记建帐

  4.3.4.1验收合格的设施由工程部进行编号,在《设施管理台帐》上登记,并建立设施档案,填写《服务设施一览表》。

  4.3.4.2设施的分类编号。工程部根据设施对物业服务的重要性分类,按类别编号:

  a)一级设施:对业主/住户的生活、工作、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设施,如电梯、中央空调、发电机、配电柜、生活水泵、消防水泵、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消防联动柜、保安监视系统、通讯网络、物业管理软件等。

  编号为:I--***  b)二级设施:对业主/住户的生活、工作、安全有一般影响的设施,如低压配电柜,单机空调等。

  编号为:II--***  C)三级设施:对业主/住户的生活、工作起支持性作用或维修用的设施,如洗衣机、电、台钻。

  编号为:III--***  工程部负责按照规定悬挂设施标示卡,规定设施责任人,并在《服务设施一览表》上登记。

  4.4设施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a.根据需要,工程部组织编写机电设备运行维修等操作规程,发给使用部门。对于大型、精密设施或关键、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由工程部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国家有规定的特殊工种,要求操作人员持有相应的国家授权管理机构颁发的上岗证方可上岗;

  b.一、二级服务设施的运行应由操作者按规定填写相关的运行记录;

  c.工程部制定《设施定期保养记录》,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各岗位负责人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工程部每季度汇总《设施定期保养记录》,整理入档并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

  d.工程部每年12月制定下年度的《设施年度检修计划》,发至各部门执行;

  e.日常运行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施报修单》报工程部检修。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检修牌,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工程部应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施档案上。需外包维修的设施,应执行《采购控制程序》中对供方评定的有关规定;

  f.现场使用的设施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

  g.对工作场所的管理由在该场所工作的相关部门管理,确保适宜的工作条件。

  4.5设施的报废

  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设施,由工程部填写《设施报废单》,一、二级设施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对三级设施,由使用部门填写《设施报废单》报工程部经理报废。工程部在《设施履历表》及《服务设施一览表》中注明情况;b.报废的设施应挂黑色报废牌。

  4.6工作环境

  管理处、工程部、保安部根据各自的业务范围确定并管理为实现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服务作业需要,负责确定并提供作业场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办公用房并根据服务需要适当装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b.配置必要的空调、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工程部对供水、电、暖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

  c.为业主/住户提供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

  5相关文件

  5.1《采购控制程序》

  5.2《设施年度检修计划》

  6质量记录

  6.1《设施验收单》

  6.2《服务设施一览表》

  6.3《设施履历表》

  6.4《设施定期保养记录》

  6.5《设施报修单》

  6.6《柴油机发电记录表》

  6.7《配电房工作记录表》

  6.8《电梯日常运行记录》

  6.9《消防栓及灭火器周检记录表》

  6.10《设施报废单》

篇4:sy物业业主手册:环境卫生

  sy物业业主手册: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管理公约

  本小区住户、居民和进入本区来访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本区卫生,必须遵守:

  1、各住户须将生活垃圾袋装,于(早上8:00~8:30、中午11:00~11:30、下午17:00~17:30)带到楼下投入垃圾桶内,在高层住户于每天晚上将垃圾投入垃圾桶内,以便保洁员及时清运,不得将垃圾摆放在走廊或楼梯间。装修垃圾必须袋装、扎好口,搬到楼下指定地点堆放,以便保洁人员及时清运。

  2、严禁任何人员在区内吐痰、乱丢纸屑、烟头、瓜皮及果壳,违者罚款5元。

  3、不准乱倒垃圾、杂物、污水和随地大小便。

  4、禁止把垃圾、布屑、胶袋、油漆存余物等杂物投入厕所或下水道,如因使用不当导致堵塞或损坏,住户应承担全部修理费用。

  5、小区任何公共地方,均不得乱涂乱画乱贴及乱竖指路牌、广告牌等,违者负责清除粉刷费用,如儿童所为,则由家长负责。

  6、饲养宠物的住户应先向政府机关申领许可证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宠物,不要让宠物大声嚎叫伤及他人,不要让宠物在公共场所大小便。

  7、住户装修完毕,应立即清扫,不能将废物弃置走廊、楼道或公共场所。

  8、小区内商业网点、娱乐场所不得占用公共空间、走廊堆放物品扩大经营场地,应在适当地方放置垃圾桶。

  9、住户不得向室外(即窗外或阳台外)倾倒污水、抛纸屑、烟头、杂物等。

  凡违反以上规定者,物业服务中心有权根据有关市容卫生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篇5: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生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主 题 第7.5章 生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工作环境有序、清洁,能满足生产和服务运作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车间、班组或工序的环境管理,包括文明生产。

  3.职责

  3.1各部门、车间负责现场环境的管理。

  3.2行政部负责公共区域的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

  4.措施和方法

  4.1现场定位:对工作环境中现场进行定位。

  4.1.1定位对象

  工作现场实行定位管理。定位管理的对象是人员、设备、工具器具、物料、产品。

  4.1.2人员定位

  1)每台设备和每道工序操作者定位,即机台等生产设备均固定,车间班组人员定点定位,固定工作场所,关键的工序和设备只能由经行政部和车间课长考核合格的上岗人员持证上岗。

  2)人员定位时,车间班组招聘人员必须是经过行政部面试和责任部门操作考核合格人员,持公司的厂牌上岗。

  4.1.3设备定位

  冲裁机台、帮面针车机台、成型流水机台等设备定位,同时明确用哪些设备来完成相应的产品或工序。

  4.1.4物料、产品定位

  1)物料在加工前或加工后应放在指定的位置,并保管好原有标识。

  2)完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应放在指定的料架、区域或流水线上,并对料架及区域进行标识。

  3)物料、半成品、成品应有序的摆放、堆码,并防磕、碰、撞或划伤。

  4.1.5工具器具定位

  1)工具、器具摆放应合理,不应妨碍操作和物料、半成品搬运,如帮面的剪刀、针线等必须固定摆放。

  2)工具器具应清洁,不得污染使用材料。

  4.2现场文件

  发至现场的文件应由使用人员保管。现场文件主要包括确认样、生产工艺单、检验标准、指令单、内部联络单、生产计划进度表、质量记录、色卡、作业指导书等。

  1)现场文件应保持现行有效,不准使用失效和作废文件。

  2)文件应保持清洁、清晰,并放在固定位置。不能随意乱放,不能损坏文件。

  4.3现场卫生

  1)应保持现场地面、料架、设备、门、窗、天花板清洁。应对工作区与物料、半成品、成品区进行划线标识。在工作区外,不准有物料、废料、杂物、脏物等,并确保通道顺畅。

  2)上班前、班后应擦拭设备等设施,保持其清洁。

  3)工作区地面不准有废料、杂物、脏物等。

  4)物料、半成品、成品上不准有无用的杂质。

  4.4公共场所(包括宿舍、食堂)

  1)公共场所保持清洁,专人打扫,定期检查。

  2)垃圾桶(箱)定位放置,每天定期清理,垃圾桶周围地面不能受到污染。

  3)公共场所车辆定位存放,客人使用车辆由保安指引放置。

  4)所有员工应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5)“5S”活动

  4.5.1 “5S”活动内容”

  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清除掉。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4)清洁:维持上面3S的成果。

  5)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划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4.5.2要求

  1)各个部门定期组织内部进行学习、宣贯、检查;

  2)行政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个部门进行”5S”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公告,要求落后部门进行整改。

  4.5.3检查

  1)生产部应定期组织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评比。

  2)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每周不定时对各部门(车间)现场管理进行检查,依据“5S”活动检查表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

  4.6.2各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并限期整改。

  4.7在工作环境中的检查记录、要求均应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5.相关文件

  6.质量记录 保管部门 保管时间

  6.1“5S”活动检查表 行政部\各部门 1年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