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X局315大楼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6473

  某局315大楼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机械开挖土方→人工修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基槽验收→浇筑C15砼垫层→安装地网钢筋及柱基筋→柱基础安装模板→浇筑柱基础C25砼→地梁模板安装→地梁钢筋安装→地梁砼浇筑→拆模及清底→回填土方。

  基础土方开挖前应配合甲方做好前期的定点放样,应钉好龙门板,复核校正后方可开挖土方。施工时采用机械开挖土方、人工修整。土方开挖时由E轴处开始施工,基底标高控制应严格按图施工,基底持力层为砾石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80Kpa。土方开挖时,若遇有古墓、洞穴或孤石存在时应及时汇报,待处理后再施工。施工时,应避免地基土受水浸泡或长时间曝晒,如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时,应预留150mm厚土层,待基础垫层施工时再挖去。

  同时,土方开挖时,应避免在雨季施工,若遇雨季时,应根据土的性质、湿度和挖土深度按规定放坡;并在建筑物四周做好截水沟,严防场内雨水倒流,而且,基底内也要挖引水沟、集水坑,随时用潜水泵抽水。基础土方开挖后,应及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监督部门的有关人员会同做好基槽验收手续。浇筑垫层之前应先做好排干积水和清底工作,及时进行C15素砼垫层工序的施工,基础素砼垫层施工时,应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捣实,表面应平整,厚度应达到100mm,应在素砼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在其上弹线放样、支模和铺放钢筋。

  在进行基础和地梁等砼浇筑前,应做好水卫、电气的暗管预埋、留设,做好防雷接地,并及时检查校正。用电焊固定柱基础插筋的位置,以防框架柱筋偏移,基础的柱插筋型号、直径、根数、长度和搭接长度等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柱基础箍筋直径和型式与底层柱配筋相同,框架柱插筋均须伸入基底且平弯长度10d,伸出±0.000的焊接部位长度按设计图纸及抗震规范进行。

  各基础梁上、下主筋应尽量依图全部配通,如施工确有困难,则应在如下部位搭接:上部筋在跨中1/3的范围内搭接,下部筋在支座处搭接,钢筋的搭接长度为48d。应绑扎好柱插筋侧面保护层垫块,底板钢筋应垫好350mm厚的水泥砂浆垫块。基础砼浇筑前,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每根柱基砼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锥形基础,施工时应注意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份的模板应随砼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砼必须注意捣实,严禁斜面部位不支模而用铁锹拍实。砼浇筑完成12小时后外露表面应覆盖草袋,并浇水养护不少于7天。

  基础分部施工前应提前做好C15、C20、C25等级砼的配合比,应做好砼试块留置、养护、送压工作。由于回填质量对后续工程影响较大,所以必须采用分层回填夯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得大于250mm,用蛙式打夯机打三遍,纵横两向都要一夯压半夯,密实度(应严格按"环刀取样"试验后的要求控制好),夯实部位除了室内,还应包括室外及散水范围,为主体结构支模创造良好条件,保证模板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基础完成后应及时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督部位的有关人员办好结构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可进行主体工程的施工。

篇2:医院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医院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简介

  本工程的地下室主要分布在门诊医技楼和A、B、C栋宿舍楼、行政办公楼、发热门诊和应急处理中心下。地下室一层,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为13075.52平方米,地下室底板面标高-3.90m,根据地质报告,本工程场地土质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丰水期处于地面以下0.7m~2.7m,枯水期降低约0.5~1.5m。

  无地下室部位基础结构为桩承台独立基础。

  本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主要包括土方开及降排水、边坡护坡、桩基础、地下防水以及±0.00以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子分部、分项工程。

  2施工顺序

  2.1基础工程施工分四个区域同时进行。

  2.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土方分层开挖、边坡支护→桩基础施工→承台、地梁基槽土方开挖、垫层、砖胎模→承台、地梁、底板结构→地库结构→外墙防水→回填土(首层模板拆除后才开始)。

  3基坑支护设计

  B医院地处B镇环城路西南段袁山贝路口,毗邻河西工业园区,地处镇中心区与外沿交接带。周围无住宅、工厂、学校等,交通便利。医院总规划用地面积101223.60平方米,约151.83亩。第一期建筑面积104758.33平方米,地上结构4~12层,地下一层,设计±0.00相当高程15m。

  本工程现场未平整,自然地面标高为9.90m~10m,平均标高约为13.34m,基础埋深约为3.85m,本工程场地内的地质情况较好,周边比较空旷,采用何种支护方案才能达到施工迅速、造价低廉的目的是甲方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对该基坑的支护方案进行分析计算如下。

  3.1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1、地质情况

  根据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DA医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年7月),拟建场区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一)表土层

  灰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腐植,局部含较多砂、较软。层厚0.40~1.10m;

  (二)第四系冲积层

  (1)粘土层:黄色、黄红色,以粘粒为主,可塑状,切面较光滑,粘性强,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00~7.00m;

  (2)淤泥质土层:灰色,以粘粒为主,含砂,软塑状,切面较光滑,粘性强,干强度中等,韧性偏差,层厚0.50~2.50m;

  (3)含砂粉质粘土层:灰白色,以粘粒为主,含砂,可塑状,局部硬塑状,切面较粗糙,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50~5.00m;

  (4)中砂层:黄色,以石英砂为主,饱和,稍密-中密状,分选性较好,层厚1.00~3.00m;

  (三)花岗岩风化残积的砂质粘性土层

  局部可塑,层厚4.50~25.00m;

  (四)燕山期侵入花岗岩

  (1)全风花花岗岩:褐红色,灰褐色,坚硬,原岩结构尚存,长石呈细粒状,岩芯呈土柱状,层厚4.00~12.00m,岩芯呈坚硬土状;

  (2)强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麻黄色及褐色,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未揭穿,层厚2.10~6.80m。

  2、水文情况

  场区内各土层除砂层(2-4层)为强透水层外,其余均为弱透水层。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及素填土层中亦含一定量的地下水。各土层间水力联系较明显。场区地下水主补源为侧向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和大气降水和补给。水位变化随季节必气候有变化幅度,丰水期埋深为0.7~2.70m,枯水期下降0.5~1.5m。

  6.2.3.2 基坑支护方案选择

  临时基坑支护可供选择的较为经济的方案有以下几种:1、钢板桩方案;2、喷锚网支护方案;3、放坡方案。

  由于本工程的地质情况较好,土质以残积土为主,且工程场地周边较为空旷,根据我们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本工程采用大放坡方案是最为经济的方案。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地内主要是残积土,其力学参数为γ=19kN/m3,c=38.5kPa,φ=21.3°。由于基坑地下室的深度约为3.85m,承台的埋深各不相同,对于承台,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坡比进行放坡,地下室由于无建筑物,采用1:1放坡。

  基坑边坡采用50厚喷射混凝土,内配50×50钢丝网,采用钢筋头固定,每平米设一下固定点。

  3.3 计算结果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该放坡为临时性放坡。采用的坡比为1:1的坡比,分析计算如下。考虑坡顶超载为20kPa,在坡顶设置一道排水沟,在坡面上喷射50mm厚C20砼护坡。各剖面计算结果如下。

  3)1:1放坡,坡高3.85m

  由上图计算结果可知,边坡的稳定性系数Ks=2.92,满足规范的要求,边坡安全。

  3.4 结论

  1、本基坑采用分级放坡开挖方案是是可行的,同时也是经济的。

  2、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坡比进行施工,严禁超挖。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坡面位移进行观测,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基坑的安全。

  4基坑降排水与施工方法

  4.1基坑降水

  在桩基工程的施工同时,进行降水井的施工及降排水。

  在放坡坡顶周围设一300×300mm截水沟,坑底沿壁设400×300mm排水沟,每间距15m或在拐角处设一个800×800×1000mm的集水坑,基础承台采取单独降水,承台的水抽到排水沟,再由排水沟抽到地上。详见基坑开挖示意图。

  基坑开挖示意图

  5桩基工程

  5.1桩基概况

  本工程的主要采用了桩承台独立基础,桩为400高强预应力管桩(A型),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层,入岩深度不小于1m,桩分为承压桩和抗拔桩两种,另在洗衣房、太平间处还用了少量的深层搅拌桩。

  5.2桩基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因工期紧,材料必须准备充足,不能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因此,管桩、桩尖、焊条等必须多备3天的料。

  2)机械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满足工期要求,总共配备7台柴油打桩机。

  3)现场准备

  清理场地表面的杂物,放好控制点、打好龙门桩,并做好控制点的保护,施工用电线路架设到现场,施工用水管线安装到施工现场。

  4)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根据施工图及业主提供的定位点和高程点做好内业计算,根据计算结构放出每一根桩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

  5.3桩机行走路线

  本工程的采用锤击桩,受业主分包地下室土方开挖进度制约,桩基施工分两个区域先后进行,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两个区域,先施工地上部分门诊医技楼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进入员工宿舍、住院楼地下室施工。

  桩机行走路线如下图:

  图5.3桩机行走路线如下图

  5.4施工工艺

  1、锤击桩施工

  1)工艺流程(如图5.4-1)

  图5.4-1锤击桩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

  (1)桩机就位调整,使桩架(或挺杆)处于铅垂状态,并在拟打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

  (2)根据桩长,采用合适的吊点将下节桩吊起,并令其垂直对准桩位中心,将桩锤下的桩帽(已加好缓冲垫材)徐徐松下套住桩顶,解除吊钩,检查并使桩锤、桩帽与桩三者处于同一轴线上,且垂直插入土中。

  (3)起锤轻压或锤击,在两台经纬仪的校核下,使桩保持垂直,即可正式沉桩。

  (4)当下节桩顶近地表50cm,即可停打,用同样方法吊起上节桩,与下节桩对正后,即可接桩。

  (5)焊接分三层,内则的焊渣必须清理干净,焊缝饱满,焊接接桩完毕后,自然条件冷却8min,方可继续沉上节桩。

  (6)当上节桩桩顶距地表50cm,选用合适的送桩器送桩,并使送桩器中心线与桩身中心线吻合一致。送桩到设计标高后,再拔出送桩器。

  (7)桩机移位,进入下一根桩位。

  2、深沉搅拌桩施工

  1)工艺流程

  搅拌桩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孔位放样、定位对中、预搅下沉、制备固化剂浆液、喷浆搅拌提升成桩、重复搅拌等。其工艺流程如图8-7所示:

  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图8--7

  2)施工工艺

  (1)搅拌钻机就位、预搅下沉

  桩机就位前,清理桩位内的砖、石等硬物,移搅拌钻机至施工桩位,调整搅拌机和搅拌机导向架,使搅拌头对准桩中心位,桩位偏差不得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小于1.0%。搅拌前检查设备和管路系统,其压力和流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注浆管及喷嘴内不得有任何杂物,注浆管接头的密封圈必须良好。

  钻机就好位后,启动搅拌机发电机,待搅拌头转速正常后放松起吊链,使搅拌机沿导向架边搅边喷下沉,随着下沉深度加大,或遇较硬土层,可上下反复切削土体,使搅拌头顺利下沉,以保证桩体的垂直度。

  搅拌桩的技术参数如下:

  主机转盘正、反转速:28--93r/min

  主机提升速度:0.47--1.47m/min

  喷浆成桩速度:0.47--0.90m/min

  泥浆泵输浆量:0.58--7.70m3/h

  泥浆泵工作压力:1.5MPa

  液浆出口压力:0.4--0.6MPa

  (2)固化剂的配制

  搅拌桩的固化剂为水泥浆,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为自来水。水泥浆水灰比为0.6:1--0.75:1,最大不超过1:1,可根据地层实际含水量作调整,含水量高时,水灰比稍小;含水量大时,水灰比稍大。对含水量大的土层,可在水泥浆内掺入3--5%的木质碳酸素或2--3%的氯化钙等早强剂,起速凝早强的作用。

  固化剂(水泥)的掺入比为10%--15%,即每米桩掺入水泥38--57Kg。

  固化剂的制备在搅拌机就位时开始制备,边搅边制,不停的搅拌,防止水泥浆的离析。

  (3)喷浆搅拌提升成桩

  搅拌机从桩顶旋喷搅拌至设计桩底后,开启灰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再按规定提升速度边喷浆边提升搅拌深层搅拌机,使浆液和土体充分拌和直至地面。

  在喷浆搅拌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使成桩工艺中断,为防止断桩,在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应与已搅拌部分搭接50cm。

  (4)重复搅拌

  深层搅拌机喷浆提升至设计顶面标高时,关闭灰浆泵,搅拌机在桩顶6m范围(加固段)重复下沉、提升、拌和一次,这时集料斗中的浆液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浆液搅拌均匀,再次将深层搅拌机下沉,至设计要求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

  6基础结构工程

  在基础结构施工过程中,防裂防渗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施工中,要重点控制好外墙模板及外墙、底板抗渗混凝土的浇筑等工序。因此,基础结构施工时作好对施工缝的处理,以确保不出现裂缝及渗漏等质量缺陷。

  7.1施工顺序

  截桩及余土清理外运→测量放线→承台地梁垫层模板→底板垫层→防水层→底板钢筋绑扎、墙柱插筋→底板外侧模板→砼浇筑→墙柱钢筋绑扎→墙柱模板→墙柱砼浇筑→首层梁板模板→首层梁板钢筋绑扎→首层梁板砼浇筑→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基坑回填

  7.2模板工程

  (1)地梁用砖砌胎模,砖胎模内抹水泥砂浆,外侧用人工回填土压密实。

  (2)承台采用九夹板支设

  (3)基础底板模板

  基础底板厚400mm。在防水和砼垫层施工完成后,底板外模砌240厚砖模,高650mm,每3m设一砖墩,用混合砂浆砌筑,内壁混合砂浆抹平。在浇底板砼时,墙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500mm处,此部位设吊模,用覆塑竹胶板侧模支在16钢筋马凳上,钢管支撑固定,详见底板模示意图。

  (3)地下室墙体模板

  墙模板采用15厚高强覆塑竹胶板50×100木龙骨作后背带,间距≯400mm,根据墙体平面分块制作。高强覆塑竹胶板的木带接合采用木螺丝长2〃,竹胶板打φ4mm孔用木螺丝拧紧在木带上。木方必须平直,木节超过截面1/3的不能用。板与板拼接采用长130的M12机制螺栓连接。主龙骨采用φ48@500双钢管,并用Ф12@600×500对拉螺栓固定,详见模板图。

  墙体模板设计拼装图

  (4)地下室柱模板同后面主体结构中"模板工程"章节。

  (5)后浇带的模板

  考虑到后浇带外来的水压力,土压力,砼墙板后浇带外则砌240厚的砖墙,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砖墙,外用混合砂浆抹平压光,干燥后同砼墙同时作外防水。防水层外作保护层,然后回填土。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利用易收口网代替。支护采用钢筋网片及钢筋用支护。

  底板后浇带,考虑到地下的水压力,后浇带下部的垫层砼要采取补强措施,局部加深100,用100厚的钢筋砼补强,防止水压力破坏后浇带处垫

层。

  7.3钢筋工程

  (1)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法同主体结构钢筋工程章节。

  (2)在塔吊覆盖不到的部位采用汽车吊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吊至基坑内。

  7.4混凝土工程

  地下室底板、墙柱梁板混凝土的施工同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章节。这里重点阐述地下室底板、墙柱、梁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控制预防措施。

  (1)砼原材料的选择:为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对进场材料必须通过严格选择,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①水泥:选用425#矿渣水泥并外掺粉煤灰外掺料。根据大体积砼的特点,砼的强度等级为C40,为了尽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砼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原因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而且粉煤灰比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低,可以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砼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

  水泥和粉煤灰进场时必须严格验收,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证明书,按验收规定对水泥进行取样、试验,尤其是水泥的安定性,必须严格检测。

  ②石: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3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机杂质。

  ③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

  ④外加剂:选用CEA膨胀剂。

  ⑤砼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生产砼的施工配合比,此种配合比满足以下要求:砼强度不低于C25。水灰比控制在0.4以内,坍落度控制在14-17cm。砼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砼的砂率控制在35%~40%。外加剂能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峰值及推迟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延缓砼凝结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砼的干缩,提高砼强度,改善砼的和易性。

  (2)降低水化热升温、降低混凝土温度的技术措施。

  ①混凝土配料中掺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水化热。通过大量掺加粉煤灰争取减少水泥用量15--20%,这是降低水化热升温使底板顺利施工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②混凝土配料中使用高效减水剂。连同粉煤灰的使用,可使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控制在最小值以内。

  ③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预拌混凝土在搅拌前应对原材料进行凉处理,进入现场时,用凉水喷淋罐车外皮降温,要作到混凝土入模温度不高出大气温度。

  ④加强砼振捣,提高砼密实度;

  (3)砼浇筑后的测温及温控

  ①测温方法的选择: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位砼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所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砼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随时采取有效措施,使砼的内外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25℃)内,确保砼的施工质量,对底板砼采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方法监测和控制。

  ②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点的布置

  为使测温点的布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砼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在底板砼浇筑高度断面分承台底、中部、承台面三种情况布置测温点,在平面尺寸中间布置测温点。底板底的测温点应布置在离底面150mm高度的位置,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点在每一柱承台设置一组。

  ③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孔的预留

  玻璃水银温度计测温孔用φ20mm的薄壁镀锌铁管预埋在不同深度位置上留出,钢管底部先用铁板焊上,上部用木塞塞紧,防止水泥砂浆和水浸入。铁管可以与钢筋骨架焊牢。

  ④温度监测

  测温必须按编号顺序进行,并按事先准备好的表格记录所测数据。砼测温时间,在砼浇筑完毕12小时后开始试测,以后每隔2~4小时测一次。在测试过程中随时进行校验,同时应对大气温度进行测量。玻璃温度计在测温前,应先将温度计插入预埋的铁管内,并将钢管上口用木塞塞紧,使温度计在管内停留时间不少于5min。当温度计从管中抽出时,迅速在显示温度的刻度处用手指卡住,立即读出温度值。3~5天时应加强监测,监测时间应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均在20℃以内,方可停止监测。

  (4)砼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与应对措施

  ①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砼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控制的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的砼温度收缩拉应力,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养护,减缓降温速度,提高砼抗拉强度以保证质量。

  ②温度控制指标: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25℃,降温速度≤2℃/24h。

  ③当发现内外温差接近25度或降温速度偏大时,及时调整覆盖厚度。待混凝土温度与大气温差稳定在25度以内后,拆除覆盖层,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7.5施工缝及后浇带处理

  (1)底板施工缝的留设

  底板施工缝按设计位置留设如设计没有明确按35m设置。

  (2)地下外墙施工缝的留设

  竖向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按设计位置留设,同底板后浇带位置。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如墙体一次性浇筑长度过长,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温底应力裂缝隙。为防止或减少温度应力裂缝的出现,根据规范按每20m-25m设置一道竖向后浇带。

  (3)施工缝处理办法

  ①混凝土底板与侧墙板二次浇筑界面水平缝处理采用2mm厚止水钢板300mm宽,沿底板上表面上部高300mm处周围均匀垂直安放固定,凹槽向外,上下沿缝各镶嵌150mm宽;

  ②底板形成的水平缝,采用BW-2型遇水膨胀止水条规格为20×30mm,安放在预先留置好的启口缝里,在混凝土二次浇筑前进行安放固定;后浇带两侧形成的竖缝也采用镶嵌膨胀止水条的办法进行处理;采用止水条的施工缝处理必须执行清洗、凿毛、刷浆、嵌条、二次浇筑的程序,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达到防水的目的。

  ③各施工区沉降缝(竖缝)采用在两个底板中部预埋橡胶止水带的方法,采用300mm宽20mm厚的橡胶止水带垂直于施工缝水平安放在各自底板内150mm宽,以适应沉降差并防地下水渗漏。

  ④后浇带

  后浇带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在缝中断开,当必须断开时,则主筋搭接长度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当后浇带超前止水时,后浇带部位混凝土局部加厚,并增设外贴式或中埋式止水带。后浇带施工时符合以下规定:

  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以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在结构顶板浇筑混凝土14d后进行。

  后浇带的接缝处理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4.1.22条规定。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予以保护,严防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低于两侧混凝土,并保证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7地下室防水工程

  本工程的地下室防水工程主要为工程地下室除做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外,并付加柔性防水层。地下室外墙防水采用4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屋面为3厚BAC双面自粘防水卷材,防水的具体做法如下。

  8.1工艺流程:

  安装、预留洞、管道就位正确→基层处理→BAC防水卷材(外侧的保护膜不揭)→细部增强处理→保护层施工。

  8.2施工要点

  (1)基层处理:所有穿墙的管道洞必须就位正确,安装牢固,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收头圆滑,套管洞周围的留设的10×10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再用水泥砂浆抹平;对外墙上的对拉螺杆洞割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对明显的麻面蜂窝等进行剔凿后,用水泥砂浆抹平,使之平滑。所有转角处一律做成半径不小于20mm的均匀一致平滑圆角。

  (2)BAC卷材之间的粘结牢固,搭接接头符合工艺和规范要求。

  (3)BAC卷材外侧的保护膜不揭,底板的防水垫层一侧的不揭,外墙防水外侧的保护膜不揭。

  (4)对于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在大面积施工,先用一布二做附加防水层,宽出20-30cm。

  8.3施工注意事项

  (1)防水材料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后再使用。

  (2)基层处理平整,不得有尖锐的突起。

  (3)BAC卷材料铺完后,进行检查,对局部破损进行修补。

篇3:电厂烟囱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电厂烟囱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 降水

  厂区地下水埋深大于50m,挖土不必要采取降水措施。基坑开挖后,在基坑内做集水井、明沟临时排水系统,用于雨季基坑排水。

  2 挖土

  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人工清槽的方案,开挖深度-10.00m。基坑边坡留置为1:0.75。开挖从烟囱基础北端开始至南端结束。在南端留一6m宽坡道,坡度1:5,用于基础回填和基础施工的通道(见附图)。

  机械开挖到-9.50m后采用人工清槽至设计标高(-10.00m),以避免机械开挖扰动原土层。然后进行黄土夹层的探测和处理。

  3 黄土夹层的探测和处理

  黄土夹层探测的深度为黄海高程171.00m,采用人工挖井观测的方法,布点间距5m,点的大小为直径1m,深度2.5m。

  根据观测的黄土分布范围和深度,黄土夹层的厚度超过1m时将其挖除。清除后的坑槽根据监理的要求,采用C10混凝土进行回灌。

  4 砂砾石垫层回填

  砂砾石垫层从-10.00M回填至-5.00m,分层回填。采用翻斗汽车将人工拌制的砂砾石填料通过烟囱南侧的坡道运至基坑,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厚度每层400mm,分两次完成,每次200mm,避免粒径在200mm以上的块石填入基坑。人工虚铺后使用YZ14型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平碾2遍,振动碾8遍。压实系数不得低于0.97,且干容重为22.6KN/m3。

  每层砂砾石垫层碾压后必须经过试验室的检测及甲方或监理的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回填。回填完毕后在验收时,根据图纸要求需要进行地基静载试验。

  5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环板基础的施工(-5.00~-2.50m),第二步进行环壁的施工(-2.50~±0.00m)。

  烟囱环板基础为大体积砼施工,支模采用定型钢模板,用脚手管弹弧做围檩。混凝土浇筑配备泵车同时从两端中点向边缘分层进行浇灌,罐车运输混凝土,确保基础砼一次浇注完毕,不留施工缝。

  为防止基础混凝土出现裂缝,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a. 采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严格控制砂子、石子的含泥量。

  b.精确设计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砼和易性。

  c. 认真进行砼的热工计算,掌握砼的最高温度,采取在砼内部埋设测温导线,随时掌握砼的内外温差,加强砼的保温工作。

  d. 增加基础侧壁及顶层的温度筋,达到控制砼裂缝的目的。

  e. 使用外加剂,使用前必须经过进厂复试,合格以后才允许采用,并且优先选用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厂家。

  烟囱基础环壁的施工方案采用传统的钢模板配合脚手管的施工方法,在地板与环壁交接处留设施工缝。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浇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