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三峡大学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指导意见

7503

  三峡大学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三峡大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41号)和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20**〕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升青年教师技能和水平为重点,加大投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支持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的新格局,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德能并重原则。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兼备的人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坚持需求导向原则。以学校和青年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中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

  (三)坚持重点扶持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原则。既突出对拔尖人才的重点支持,又注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青年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组织实施

  “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实施:

  (一)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为引导,以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分层指导”的原则,实施青年教师助课制,支持青年教师国内外研修,强化教学能力培养,加强教学研究资助,设立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拓展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平台。在全校范围内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工作。

  1.完善青年教师助课制度

  按照《三峡大学青年教师助课工作管理办法》(三峡大人〔20**〕5号),明确指导教师和助课教师职责,各学院选聘指导教师,并对助课工作加强组织和管理。

  2.强化教学能力培养

  通过岗前研习营对新引进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培训、职业发展讲坛和实习实践培训;通过“三峡大学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平台对所有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培训,对骨干教师开展国内访学、出国研修、英语强化、专题进修等培训。

  3.加强教学研究资助

  在学校教学研究项目中设立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专项,资助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新。

  4.设立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教学质量提升奖”的评选活动,对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优秀的青年教师给予“教学优秀奖”,对名次提升较显著的青年教师给予“教学质量提升奖”。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增加“教学新秀”的评选比例。

  5.拓展青年教师教学交流平台

  调动和发挥学院、系部和教研室在教学研究与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针对专业、课程实际和教师特点,开展教育教学领域研讨及经验交流等活动。

  (二)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点面结合,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恪守学术道德的职业素养,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设立校内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专项、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拓展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平台。

  1.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

  按照《三峡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三峡大人〔20**〕20号),在学校重点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中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支持他们围绕水利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争取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或专家人选。

  2.实施“协同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按照《三峡大学校级协同创新中心任务PI团队管理办法》(三峡大科〔20**〕29号),通过团队建设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造就一批省级创新团队,争取在国家级创新团队上有新的突破。

  3.设立校内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专项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学校青年基金专项,支持青年教师开展创新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拓展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组织开展高端学术论坛、博士联谊会和学术沙龙,帮助青年教师及时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加强学术交流,分享成功经验,活跃学术气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共同提升。

  (三)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提升

  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层次合作,提升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实施“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按照《三峡大学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管理办法》(三峡大人〔20**〕6号),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生产、技术、业务管理岗位开展半年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青年教师为水利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

  1.贯彻实施湖北省“博士服务团”计划

  根据《湖北省“博士服务团”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贯彻实施“博士服务团”服务基层计划,引导优秀青年人才向基层和艰苦地区柔性流动开展社会服务,在为基层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同时,锻炼培养一支高素质青年人才队伍。

  2.贯彻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

  积极响应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支持优秀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岗位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3.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青年教师实践基地

  各学院(科研机构)根据本单位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联系并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实践基地的生产、技术、业务管理岗位学习或工作,开展6-12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社会实践能力。

  (四)青年教师国际化能力提升

  按照加大力度、确保重点的原则,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深造、交流,旨在开拓青年教师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建立国际学术关系,造就能跟踪把握本学科发展前沿的国际化人才。

  1.组织在职英语强化学习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举办骨干教师英语强化培训班,开设英语口语基础培训课程,以在职形式学习,旨在帮助教师提高英语交流能力,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2.实施脱产外语培训计划

  为更好的实施国际化战略,并保证“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计划”的顺利实施,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指定培训点组织的出国外语培训(高级班),学习形式为全脱产,时间期限为3-4个月。

  3.实施“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计划”

  按照《三峡大学“骨干教师出国(境)研修计划”管理办法》(三峡大人〔20**〕7号),学校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境)外进修培训、访问交流、合作研究等,时间期限一般为6-12个月。

  四、支持政策

  (一)实行青年教师差别化工作量定额

  适当降低讲师及以下职称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定额,落实助课制度,并保证学习进修时间;新教师进校当年不安排教学任务,仅按照助课制度要求完成助课工作。年度考核实行差别化管理,降低教学工作量的硬性要求。

  (二)实施教学工作量减免

  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社会实践和脱产外语学习,在学校规定的脱产期限内,减免相应的额定教学工作量。

  (三)实施团队补贴

  进一步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完善青年教师参与教学团队制度。校内协同创新团队积极吸纳青年教师参与重要学术活动、重大项目研究等,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对于教学科研团队活动给予支持,发放团队活动补贴。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成立三峡大学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相关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统筹我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工作,做好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具体负责各项计划的组织实施。

  (二)制度完善。加强对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和全面发展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完善科学决策、分工协作、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相关工作制度,确保项目实施。

  (三)经费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设立“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考核管理。强化青年教师能力提升各项计划的目标管理,将其纳入部门和学院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定期督导检查制度,确保各项计划实施效果。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三峡大学

篇2:企业员工培训重在提升5种能力

  企业员工培训重在提升5种能力

  实际上,如何明确职责,如何很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对任何人而言,都存在一个学习与培训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与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的执行力提升。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部门级培训看作是业务技能培训,这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错,因为我们可以把所有为完成业务工作进行曲的任何技能都归结为业务技能。事实上,对于很多部门的员工而言,其能力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接受与理解任务的能力;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总结与提高的能力;领导与组织团队工作的能力。

  我们身边的员工,极少是新进员工,因此如何针对在部门已工作多年,却总是不能得到提升的员工,开展内部培训工作,不妨从以上几个能力方面去分析一下,看看我们的员工,到底缺少哪一方面的能力,再针对具体问题,实施相应的培训。

  接受与理解任务的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日常安排工作加以测试与训练。最初采用复述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主管理与员工之间的共识,使员工能习惯主管的表达方式,从而帮助员工能够快速正确理解主管所下达的任务。主管也要注意布置任务的表达方式,尽可能简洁明确,如果感觉自己表述不清,应放下面子,重复说明,直到员工明确理解为止。

  独立完成业务工作的能力

  对于既定的工作任务,多数员工都具有独立完成的能力。尤其是工作多年的老员工,更应如此,如果部门员工还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主管就有责任加强这方面的培训。一方面,要鼓励员工通过自学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指派一名熟练人员引领其学习,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加以及进解答。

  团队合作的能力

  尽管我们说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各负其职,但管理工作只通过自己是很难实现其管理目的的。只有通过与其他员工、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合作,才能实现其最终管理目标。而更多部门的员工所做的工作,是需要团体协作的。在电力部门典型的工作组制度,就需要工作负责人、工作级成员、签发人、许可人及监护人等的共同合作,才能起到安全互保的作用。学习团队合作,需要引导,并反复通过每次团队合作的实例分析,找出员在合作中存的问题,及时的加以改进。这个过程并不需要通过所谓的拓展训练,只是主管应注意在员工成长的过程中,细心观察其行为,耐心指导,直到其成长起来为止。

  总结与提高的能力

  员工的最初成长需要有人不断的指导,直到当员工具有了自我总结与提高的能力时,才能实现员的自我提升。因此通过前面的训练过程,主管就应引导员工自我总结,通过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找出根源,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其自我能力的提升。到这个时候,主管就完成员工培养的基本过程。

  领导与组织团队的工作能力

  作为主管,还需做最后一项培训工作,从部门员工中发现并培养接班人。当自己出差或外出有事时,能放心的将部门工作交付给员工;当自己获得机会时,能及时找到接手的人。领导与组织团队的能力,需要通过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去发现与培养。作为这类人员,必须具务前面几项能力,然后再通过不断的项目实施过程,由主管加以引导,慢慢形成其团队指挥能力,培养其在员工中的权威。

  明确责任,是保证执行力到位的前提。组织必须通过明确的方式落实组织各级成员的职责,并付于相应的权力,以保证其职责的履行。作为组织成员,应清楚的了解自身职责的内涵,而不仅仅是表象上的工作任务。通过对自身职责的分析与理解,学习与掌握实施自身职责的方式方法,明确其中领导、督查、布置、落实、实施、分析等不同内容的区别。

  在理解自身职责的过程中,容易发生以下几种现象:领导失职,直接参与方案设计等具体的业务工作;督查失职,未能及时将结果公布或反馈给相关部门;组织不够,过多依靠自身的力量;分析不够,执行情况分析流于形式,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改进等等。

  在组织的总体上,也存在相应的问题,过多的将组织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形式化的物象,而忽视了组织成员成长的培训。不能从长远的观点看到组织培训带来的对组织执行力的影响,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明确责任,认真负责是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如何明确职责,如何很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对任何人而言,都存在一个学习与培训的过程,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与提高,才能真正实现组织的执行力提升。

篇3: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心得

  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体会

  根据州委组织部《关于举办全州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精神,我有幸于20**年7月18日-7月24日在州委党校参加了全州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这次培训主要学习了我州工业经济形势及发展思路、国家产业政策、工业园区与产业布局、黔东南产业承接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期间,还组织学员们深入到凯里市炉山工业园区、凯里市经济开发区参观学习。

  这次全州工业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班的举办,充分体现出州委州政府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坚强决心,深切的感受组织部门对工业战线上基层干部的厚爱,为全州工业战线上的同行们提供了一次极其可贵交流机会。这也是本人参加工作二十年首次得到州委党校学习培训的机会,非常珍惜和把握。为期七天的培训班学习,通过认真听取专家和领导们的讲授,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坦诚敬畏的面对面的良性沟通,深化了认识,获得了新知;开拓了视野,受到了启迪;认清了形势,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认清黔东南州发展工业经济的紧迫形势,充分领会州委州政府制定的“工业强州”战略的科学决策

  作为学习工业企业管理专业的一个基层干部,我91年毕业后有幸参与了施秉县最大的自办工业项目建设。对办工业的感受,要比一般人更加的深切。这么多年来,尽管离开工业战线过,现在回到工业部门,对工业的热爱有增无减。纵观黔东南州工业发展,产业建设无比的艰辛与曲折,甚至一段时期工业经济似乎已经无人再感兴趣、再去关注。其实,黔东南州在发展工业的历史上,早就走在历史的前沿。近代工业史上,镇远清溪铁厂就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黔东南工业经济也在全省排列前茅。作为当时贵州省仅有两个上市公司,凯里棉纺集团就是其中一家。黔东南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工业产业的追求与梦想。然而,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州中央“三线”企业的战略性迁出,工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黔东南工业基础开始滑坡。从此,“黔东南州能不能办好工业”的思想开始蔓延开来,尤其随着旅游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更加使得这一消极思想占据主导地位。“黔东南不能办工业”似乎已经成为一些专家和领导的共识。直到现在,依然还有不少的同志坚持认为,黔东南不能发展工业。一个地区在工业产业经济的认识滑坡,必然会带来始料不及的苦果。忽视工业经济,倡导旅游强省战略,终于使得黔东南州经济发展逐渐走在全省地州的后头,而以人均指标来看,更是排名在全省地州市的挂末。这一发展消极效应同样在贵州经济发展上得到裸露。

  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产业资本必须要通过原始积累,才能加速产业资本循环与集聚,这是产业经济获得主动权和制高点的基石。没有产业资本的集聚,也就没有企业单体做强做大的机会,更何况地处西南之地的黔东南从历史上以来都没有摆脱过金融资本缺乏的禁锢制约。当我们看到湖南人一个个从摆地摊,卖假货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实现产业资本集聚,逐渐渗透临近的贵州以后,才觉醒资本经营的强大威力。

  实施“工业强州”战略,这是我州没有回避发展矛盾和规避工作不足作出的英明决策,可喜可贺。事实上,这么多年,本人一直在思考,落后的贵州怎样才能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然而,这个答案来得居然出乎意料:推进城镇化。因此,我州在迅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强工业经济建设,主动承接产业区建设,就是科学的决断。我认为,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上,目前必须要大力宣传,统一思想非常之必要。有效破解一味的“生态保护论”或“旅游强州论”。黔东南之短在于工业,落后也在于工业,发展的希望还是在工业。但是,黔东南的工业经济发展的路子和方式,要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模式,即始终注重实现工业经济和旅游生态产业的组合。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做大优势产品,优先扶持名牌企业,推进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发展,绝不放弃发展自身优势的能源型重工业的机会。我认为,为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我州完全有必要在全州上下开展一次“黔东南工业经济发展”大讨论活动。黔东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首要的是自己要发展,不能老是等、靠、要,凭借国家或其他发达省市的施舍去过没有尊严的生活。发展工业与发展旅游经济并不矛盾,其实在很大程度二者还是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高度发达的工业经济恰恰是对旅游产业和生态环境最强有力的支撑。黔东南既要保留青山绿水,更要发展工业经济,努力在二者良性并举上面实现黔东南科学发展之路。缺乏工业经济支撑的黔东南,注定没有出路。

  二、进一步理清发展工业经济的工作思路,增强立足工作岗位服务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紧迫意识、责任意识

  “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只有发展才有说服力,才有吸引力,才有凝聚力。黔东南发展工业经济也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一个地区产业发展,必须要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定位要准确,园区建设必须符合实际,且记贪大求全,盲目建设,要严防新一轮产业建设的泡沫经济。作为不具备大型工业园区建设的雷山县,我们工作的切入点要放在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旅游产业园区,同时抓好现有的公统工业园区和乌开轻工业食品园区建设。在建设方式上,既要政府投入必要的资金,更要注意调动企业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在资产经营上,推行政府建设标准厂房租赁经营的方式,提高政府资产收益,减轻企业负担,引导企业在产品科研上和品牌打造上多投资多努力。在规划县域产业方面,必须密切对接好州省产业发展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力争产业园区建设一个,发挥一个效益,最大限度的提高政府和企业投资有效性和资金效益。作为,负责工业经济管理的工业信息化局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支持企业搞好经营管理上,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公平竞争的环境。在抓工业经济上,尤其要坚持扶优扶强,力争有5年时间,在县域经济中涌现出1-2家上规模的大型企业,通过这个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经济建设。近期,力争完成贵州雷公山银球茶企业集团的组建工作。

  同时,要积极为中小企业搞好服务。美国营销大师德鲁克说过:“决定经济向前发展的并不是财富500强,他们只决定媒体、报纸、电视的头条,真正在GDP中占百分比最大的还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创新的中小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贴近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排忧解难、尽职尽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