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3186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作业条件

  2.2.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支构造柱模板

  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 预 检

  支板缝模板

  3.2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支模板:

  3.3.1构造柱模板:

  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圈梁模板:

  3.3.2.1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板缝模板:

  3.3.3.1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基本项目:

  4.2.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4.2.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篇2:厂房高支模装拆施工工艺

  厂房高支模装拆施工工艺

  1、柱模板

  (1)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及模板外控制线→沿柱皮外侧5mm贴20mm宽海绵条→安装柱模→安柱箍→安拉杆或斜撑→办预检

  (2)操作工艺

  1)在保证楼板混凝土尤其是柱子周围充分平整的基础上,弹好柱皮线和模板控制线,在柱皮外侧5mm贴20mm宽海绵条,以保证下口及接缝严密。

  2)安装柱模板:通排柱,先安两边柱,经校正、固定,再拉通线安装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预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边带两个角模),或两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铁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用U形卡将两侧模板连接卡紧,安装完两面再安另外两面模板。

  3)安装柱箍:柱箍可用角钢、钢管等制成,采用木模板时可用螺栓、方木制作钢木箍,根据侧压力大小在模板设计时确定柱箍尺寸间距。根据柱断面大小、柱箍尺寸、间距,计算柱面挠度,加柱断面对拉螺栓。

  4)安装柱箍的拉杆或斜撑。柱模每边设两根拉杆,固定于事先预埋在楼板的钢筋环上,用经纬仪控制,用花篮螺栓调节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杆与地面宜为45°,预埋的钢筋环与柱距离宜为3/4柱高。

  5)将柱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柱模预检。注意垃圾清扫口宜在柱根脚部留,且对角各留一个。

  6)按照放线位置,在柱内四边离地50mm~80mm处事先已插入混凝土楼板的200mm长为18~25的短筋上焊接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

  2、剪力墙模板

  (1)工艺流程

  弹模板控制线→安门窗洞口模板并在侧面加贴海绵条→沿墙皮外侧5mm贴20mm宽海绵条安角模→安一侧模板→安对拉螺栓及顶撑→安另一侧模板→调正固定→办预检。

  (2)操作工艺

  1)按位置线安门洞口模板,下洞口木砖(或洞口埋件)、焊洞口模外顶撑,下预埋件及穿墙套管。

  2)将预先装好的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时应明确规定。

  3)清扫墙内杂物,再安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

  4)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办完预检手续。

  3、梁模板

  (1)工艺流程

  弹线→安门窗洞口模→调正标高→安梁板支撑体系→安装梁底模并按规范要求起拱→安装侧模→绑梁钢筋→梁钢筋就位→办预检

  (2)操作工艺

  1)柱子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弹出轴线和水平线。本工程计划部分采取柱子与梁板一起支模完成再浇混凝土,故可将轴线和水平线弹于柱模之上。

  2)安装梁钢支柱之前,支柱下垫通长脚手板。一般梁支柱采用单排,当梁截面较大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支柱的间距见梁支模计算书。

  3)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板,并拉线找直,梁底板应起拱,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板按设计要求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梁底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蔽验收手续,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把两侧模板与底板用U形卡连接,并贴10mm宽海绵条,使之接缝严密。

  5)用梁托架或三角架支撑固定梁侧模板,注意梁侧模板根部一定要严格顶梁。龙骨间距应由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情况下宜为750mm,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当梁高超过600mm时,加穿梁螺栓加固。

  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梁端为清扫口暂不封堵。经班组自检合格后办预检。

  4、楼板模板

  (1)工艺流程

  地面夯实(本工程为浇首层梁板)→支立柱→安主次龙骨、墙体四周加贴海绵条并用50×100mm单面刨光木方顶紧→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2)操作工艺

  1)土地面应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或长度不小于400mm的50×100mm的枋木,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严格按各开间支撑布置图支模。

  2)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排安装。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定。一般支柱间距为800mm~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mm~1200mm,小龙骨间距为300mm~600mm(注意尽量减少大小龙骨的悬挑尺寸,这与支柱第一排与墙的距离有关)。

  3)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4)铺楼板底模,楼板底模可以采用木模板,保证拼缝严密,不漏浆,普通木模板则要留板缝以备浇水膨胀。顶板模板与四周墙体或柱头交接处应加粘海绵条防止漏浆。

  5)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6)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0mm~300mm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m左右设一道。

  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理预检手续。

  5、楼梯模板

  可采用木模,应严格控制楼梯休息平台、踏步标高和楼梯的几何尺寸及倾斜角度。支模时要考虑踏步、平台、楼板面层装修厚度的不同,留好预留量。

  6、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依据设计和规范强度要求,并且现场宜留设拆模同条件试块,含侧模、底模、外墙挂施工脚手架和楼板混凝土的上人强度;墙、柱、梁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1)柱子模板拆除:称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板的U形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2)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斜拉杆或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运走。

  (3)楼板、梁模板拆除

  应先拆掉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时不拆。

  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

  有穿梁螺栓者先拆掉穿梁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侧模板(包括墙柱模板)拆除时应能保证其

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拆模板强度常温下取1.2MPa且无大气温度骤变时可控制10天。)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

  (4)注意即使梁板混凝土达到100%强度,有时也不能拆,因为本层混凝土楼板可能承受不了上层传来的施工荷载,因此往往要隔层,甚至隔两层拆模。

  (5)即使混凝土已达到100%强度,上面拆模时也要注意临时堆放模板是否超过混凝土楼板允许使用荷载,作好验算,以免压坏楼板。

篇3:纪念馆高支模工程施工工艺技术

  纪念馆高支模工程施工工艺技术

  (一)技术参数

  1、基本参数

  根据本工程特点,确定高支模部位梁、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支撑体系上层龙骨采用50×100木方,下层龙骨采用100×100方木(或Φ48×3.2mm焊接钢管),内部支架采用Φ48×3.2mm焊接钢管搭设满堂架,立柱顶端采用U型顶托进行高度调节(顶托螺杆高度不能超过150mm)。根据梁截面积数据及楼板厚度,确定如下支撑体系:

  (1)、梁模板

  A、截面H≤1500mm的梁,立杆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600mm,步距≤1500mm,横向龙骨(第一层龙骨,50×100,平行于梁截面)间距不大于250mm,方木搁置在下部支撑体系的二层龙骨上,二层龙骨间距不大于600mm,梁侧支撑采用50×100方木,间距不大于300mm。

  B、截面H≤900mm的梁,立杆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900mm,步距≤1500,横向龙骨(第一层龙骨,50×100mm,平行于梁截面)间距不大于300mm,方木搁置在下部支撑体系的二层龙骨上,二层龙骨间距不大于600mm,梁侧支撑采用5*100方木,间距不大于300mm。

  C、对高度大于800mm的梁,设置对拉螺杆:按照首排距离梁底200mm,顶排距板底小于300mm,沿高度及纵向间距500mm设置。

  (2)板模板

  楼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2mm钢管,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架立杆的步距h=按实际高度设置,不超过1.5m。

  (3)1#馆、4#馆,支撑体系在地下室顶板上,地下室顶板支撑不拆除。旅游接待中心高跨部分支撑体系基础需平整夯实,C20混凝土硬化地面,厚150。

  2、其它构造要求

  A、梁底立杆上部扣件采用双扣件。

  B、板底、梁底及立杆底部纵横方向设置扫地杆(为上下各第一道),高度不能超过200mm,立杆底部第二道水平杆离底部不大于1.5m。

  C、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 5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同时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也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0 -60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0 -60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相应要求。

  D、当层高在 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 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于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二)工艺流程

  1、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弹出轴线及标高线→搭设梁底支架→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竖向背塄、加固横管及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并安装斜撑→与相邻模板连接。

  2、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搭设支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调整模板下皮标高→铺设面板→预检。

  3、拆除工艺流程: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原则。

  (三)施工方法

  1、框架柱拆模后在底板砼上弹出轴线,并在柱身上弹出50线及轴线,在地面弹出梁位置线,立杆下垫厚5cm,宽30cm通长木板,根据梁位置线、标高控制线及设定的技术参数搭设梁模板支撑体系,安装U型托,调整好U型托的高度,铺设龙骨。

  2、根据标高架设梁底板,本工程因梁跨度较大考虑按跨度的3/1000起拱,楼板随梁,悬臂梁自由端上拱4/1000mm。

  3、梁模板支撑体系确定后,根据设定的技术参数搭设板支撑体系,安装U型托,调整好U型托的高度,铺设龙骨,所有拼缝下面都必须有方木,板铺设时从一端开始,板缝间采用不干胶条粘贴。

  4、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按计算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加密加强。

  5、模板用过后,要及时清理,用时刷脱模剂,坏损的模板不可再用在工程上,保证打出的砼成清水型。

  6、因本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考虑竖向构件先浇筑,因此考虑采用钢管连接使支撑体系与先浇筑砼柱进行可靠连接。

  (四)检查验收

  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撑时,下层楼板尖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立柱铺设配套底座。

  (2)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3)钢管、配件应有产品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

  (4)有弯曲、凹腔、裂缝、锈蚀严重和焊口断裂的钢管不得使用。

  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观察检查。

  A、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模板内无积水;

  B、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C、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模板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的,粗糙、麻面。观察检查。

  (3)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起拱高度为跨度的3‰。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符合规定。尺量检查。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符合规定。经纬仪、水准仪、2m靠尺和塞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6)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中规定。

  一般项目 预埋件、预留孔偏差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3

  插筋中心线位置(mm)5

  外露长度(mm)+10,0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mm)2

  外露长度(mm)+10,0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mm)10

  尺寸(mm)+10,0

  模板安装轴线位置(mm)5

  允许偏 差底模上表面标高(mm)±5

  截面内部尺(mm)基础±10

  柱、墙、梁+4,-5

  层高垂直度(mm)不大于5m6

  大于5m8

  相邻两扳表面高低差(mm)2

  表面平整度(mm)5

  3、模板拆除

  (1)、主控项目

  A、底模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达到100%。

  (2)、一般项目

  A、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操作。

  B、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撑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按拆模方案观察检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