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工程坚持质量问题会诊&制度

3257

工程坚持质量问题会诊&制度

  工程坚持"质量问题会诊"制度

  1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稳步增长,一个质量问题不出现第二次。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工程质量会诊。

  2每一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由项目总工和专业负责人组织项目质量、技术人员以及分包单位管理人员进行现场质量会诊,找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出整改方法和措施,制定整改方案,责成专人负责落实整改,并由项目总工和专业技术、质量负责人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

编辑:www.pmceo.Com

篇2: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各专业质量控制要点为了确保工程的创优目标,避免因为质量问题而引起工期的拖延,针对本工程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在施工前制定质量预控措施。

  1 电气工程

  (1)电线管安装

  使用套丝板时,应先检查丝板牙是否符合规格、标准,套丝时应边套丝边加润滑油;管子煨弯时,应使用定型煨弯器,操作时,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管子的焊缝放在弯曲方向的背面或旁边进行煨制。管径大于25 毫米的管子,应采用分离式液压弯管器,电动顶管;

  配电箱内如果引入管较多时,可在箱内设置一块平挡板,将入箱管口顶在挡板上,待管路用锁母固定后拆去挡板,这样管口入箱仍保持一致高度。

  (2)管内穿线

  穿线前应严格戴好护口,管口无螺纹的可戴塑料护口;

  为了保证相线、零线不混淆,可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线;

  (3)配电箱的安装

  配电箱盘面都要严格安装良好的保护接地(零)线。箱体的保护接地线可以做在盘后,但盘面的保护接地线必须做在盘面的明显处。为了便于检查测试,不得将接地线压在配电盘面的固定螺丝上,要专开一孔,单压螺丝。

  (4)成套配电柜安装

  基础型钢安装时,应先将预留的空位清扫干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然后将型钢放入预留的位置进行水平度和垂直度的调整,直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成排配电柜安装立柜时,可先把每个柜调整到大致的水平位置,然后再精确地调整第一个柜,再以第一个柜子为标准将其他柜子逐次调整,直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电缆线路的施工

  由室外埋地敷设引入室内的电缆,外面的黄麻层应剥除。在同一条电缆沟中敷设很多电缆时,为了做到有条不紊,施放前,应充分熟悉图纸,弄清每根电缆的型号、规格、编号、走向以及放在电缆支架上的位置和大约的长度等。施放时,可先敷设长的、截面大的电源干线,再敷截面小且又较短的电缆。每施放完一根电缆,随即把电缆的标志牌挂好,以利于电缆在支架上的合理布置与整齐排列,避免交叉和混乱现象。

  电缆沿墙垂直安装时,距地面2.5 米高以下一段以及穿过墙壁和楼板的地方,应穿在钢管内,以防机械碰伤。在室内的以及通向室外的电缆保护管,其管口两端应用密封胶密封。

  (6)电缆及末端处理施工时确认及措施

  1)电缆敷设时确认外皮损伤情况;2)电缆敷设时确认相别标志;3)电缆去皮时确认中性线的损伤与否;4)确认中心线防水胶布处理适当与否;5)去除外部半导电层时确认中性线损伤与否;6)去除半导电层后确认余下的半导电体的长度;7)确认使用洗涤布去除电缆表面异物质的情况;8)确认隔离层及半导电性层的去除长度; 9)确认用半导电性胶布缠半导电层和传热体的情况;10)确认接头和导体的接触状态(使用6 角压钳);11)设置收缩Tube(PST)时,确认与半导电层的Over Lap;12)确认电缆引入时相间间距维持情况;13)确认电缆和支持台的规格适合与否;14)接地确认;⒂照相及记录施工年月、操作者及担当者。

  2 管道工程

  (1)管道坡口、组对

  管口组对前必须将坡口及其内外侧表面不小于20mm 范围内的油、漆、垢、锈、毛刺及镀锌层等清除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

  管道或管件对接焊缝组对时内壁应齐平,按要求,内壁错边量不宜超过管壁厚度的10%,这就要求管道壁厚必须严格满足设计要求,但即使管壁厚度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在管口预制组对,尤其是弯头的组对过程中,也要多转动几次管道,使管道内、外壁错边量减少到最小,若错边量仍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可用坡口器或角向磨光机对管道内壁或外壁进行刮口或打磨,这样可以较好地保证管道内壁错边量满足规范要求,甚至消除。

  对于管道安装的最终碰头死口,禁止用强力组对方法来减少错边量、偏心度,也不得用加热法来缩小对口间隙。

  (2)焊材的使用

  健全、完善焊条管理制度,焊材储存室必须通风良好,保持干燥,室内温度10-25℃,相对湿度在65%以下,由专人负责每天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焊条的使用采用统一发放制度,每个领取焊条的焊工必须对焊条规格、种类、根数、使用部位、领取时间等内容进行登记签名。每天焊接工作结束后,每个施焊焊工必须收集好当天使用过的焊条头,连同未使用的焊条,一起退返给焊条发放人,以核查当天的焊条使用情况,避免发生焊条在规定范围之外的重复烘烤和使用。

  (3)管道焊接

  碳素钢管焊接前,一般不需要进行预热,但如果环境温度较低,或管壁上有露水、霜时,可以用火焰加热法进行简单预热,温度为80-100℃,烘烤范围在管口向两侧100mm区域。

  管子焊接时,应将管段两端临时封堵或包扎,防止管内穿堂风。

  在进行高空水平管道对口焊接时,为使接口处不塌腰,保证管道坡度,便于对接,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有:当管径小于300mm 时,用弧形承托板在管下托住接口处,将接口用定位焊固定,然后去掉承托板再施焊;当管径大于300mm 时,常采用搭接板对口。

  除焊接作业指导书有特殊要求的焊缝外,焊缝应在焊完后立即用钢丝刷或角向磨光机去除渣皮,飞溅物,然后进行焊缝外观检查。不允许有裂纹,表面气孔,表面夹渣,缺陷。

  (4)管道试压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试压效果,使试验压力指示准确度偏差减少到最小,首先应将待试系统完全隔断,如利用系统阀门隔断,还应在阀门后加插盲板,以避免试验因阀门渗漏而出现偏差。其次,对水压试验的管道系统,选择合适的高点和低点,设置高点放空和低点排凝,优先利用已有的高点放空和低点排凝,必要时,经设计同意可在系统中增加临时放空和排凝点。试压、吹扫合格后,将这些临时点焊死,封闭。第三,应利用系统设计压力表接管,选择合适位置设置压力表,并将不用的接点临时封堵。试验用压力表必须经校验合格。另外,系统中的安全阀、调节阀等不能随系统一同试压的阀门及部件应拆除,用临时法兰短管替代,并将法兰连接处紧固严密;不允许拆除的设备、仪表、安全阀等,应加置盲板隔离,并有明显标志。

  水压试验灌水时,排空点开始冒水后,应等待一会儿,确认系统内空气排尽后再关闭放空阀。升压应分级缓慢,每0.2-0.3MPa 为一升压等级,当系统达到每一压力等级后停压、检查,逐级升压,形成升压阶梯。达到试验压力后停压1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对试压管道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主要针对管道、焊缝、不拆卸法兰连接处等。停压时间以检查时间为准,且不少于30min。

  (5)管道丝接口处有渗水或滴水现象

  1)原因:

  丝头管件有裂纹,

砂眼等缺陷;

  丝扣加工操作不规范,缺丝断丝较多,或丝头过短;

  填料不合格,填加不均匀,聚四氟乙烯生料常脱滑,最好使用油麻填料;

  管道接头时操作不到位,拧紧程度不合适;

  2)防治:

  严格材料的验收入库关,操作工人在安装中还必须对每一个管件进行挑选,不合格的填料禁止使用。

  针对工人操作的质量情况进行培训,交底并定期检查评比,做出样板件。

  严格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丝头,绝不勉强使用。

  3 通风空调工程

  (1)系统噪音对舒适度的影响

  1) 为保证在末端消声器之后的风管系统不再出现过高的气流噪声,在管道拐弯处应采用曲率半径大的弯头。

  2) 消声器、消声弯头应单独设置支、吊架,不能使风管承受消声器或消声弯头的重量,且有利于单独检查、拆卸、维修和更换。

  3)为避免噪声和振动沿着管道向围护结构传递,各种传动设备的进出口管均应设柔性连接管,风管的支架、吊架及风道穿过围护结构处,均应有弹性材料垫层,在风管穿过围护结构处,其孔洞四周的缝隙应用不燃纤维材料填充密实。

  4)为便于现场对设备减振基础进行平衡调整,在设备安装时应在减振器上带有可调整的校平螺栓。

  5)消声器内的穿孔板孔径和穿孔率应符合设计要求,穿孔板径钻孔或冲孔后应将孔口的毛刺挫平,因为如有毛刺,当孔板用作松散吸声材料的壁板时,容易将壁板内的玻纤布幕划破;当用作共振腔的隔板时也会因空气流经而产生噪声。

  6)对于送至现场的消声设备应严格检查,不合格产品严禁安装,在安装时,要严格注意其方向。

  7)对于风管及支、吊架应用相应的防隔振结构与措施。

  8)严格风管的密封性措施,杜绝由于风管系统漏风的噪声形成。

  9)采用先进的风管无法兰连接工艺,以使漏风率控制效果得到提高。

  (2)内弧线或内斜线角弯头导流叶片的设置问题

  导流片设置不好会增大阻力损失,噪声变强,影响气流的稳定性。

  预防措施:

  导流片的片距、片数必须根据弯头的宽度A 尺寸而定,即如下表所述:

  导流片数、片距明细表

  序号A片数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

  1500395120**0

  26303115145170

  38005105125140160170

  410005115130150165180

  512506125140155170190205

  616008135150160175190205215230

  720009145155170180195205215230240

  (3)法兰的制作、铆接、连接。

  法兰制作、铆接、连接的施工对风管系统的外观质量、漏风量影响极大。

  预防措施:

  1)法兰制作时下料要准确,下料后角钢应找正调直。

  2)法兰胎具应确保准确。

  3)法兰冲孔时两片法兰应用夹子夹牢,确保法兰孔的对称性和互换性。

  4)风管制作也应确保尺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法兰铆接时不偏心、不扭曲。

  5)法兰铆接时必须按施工方案中的规定执行,且钻铆钉孔时钻头应与铆钉直径配套,对于铆接不严的必须坚决拆掉重新铆接。

  6)法兰连接前要检查密封垫是否粘牢、位置是否准确,四角无缝隙,紧螺栓时,螺栓朝向应一致并作对称操作,用力应适当均匀,应防止用力过猛而导致密封垫挤出或挤入。

  (4)保温材料粘合不好引起的结露问题

  预防措施:

  1)保温材料的材质、厚度、平整度都应符合技术文件及设计施工规范要求。

  2) 粘接保温钉前确保粘接物表面清洁,同时要在粘接胶的适用条件下(温、湿度,操作时间等)进行,且要选用性能好的胶水,保温钉的间隔符合规范要求。

  3)敷板时,应保证胶水的凝固时间,板材之间接缝应采用企型接口,接口处必须涂抹胶水。

  4)板材接缝处用铝箔胶带粘牢,风管法兰部分保温做法按下图所示。

  风管法兰部分保温示意图

篇3:桩基础施工注意质量问题

  桩基础施工注意的质量问题

  1、预制桩必须提前定货加工,打桩时预制桩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应增加养护期一个月后方准施打。

  2、桩身断裂。由于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碍物等原因造成,或桩在堆放、起吊、运输过程中产生断裂,没有发现而致。应及时检查。

  3、桩顶碎裂、由于桩顶强度不够及钢筋网片不足、主筋距桩顶面大小,或桩顶不平、施工机具选择不当等原因所造成。应加强施工准备时的检查。

  4、桩身倾斜。由于场地不平、打桩机底盘不水平或稳桩不垂直、桩尖在地下遇见硬物等原因所造成。应严格按工艺操作规定执行。

  5、接桩处拉脱开裂。连接处表面不干净、连接铁件不平、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接桩上下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线上等原因所造成,应保证接桩的质量。

篇4:分析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分析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建筑行业中由于建筑电气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事故越来越多,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危害人民生命安全。许多事故都是由于在施工中没有按规范操作或忽视了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项所造成的质量事故。本文列举并分析了电气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电气施工质量。

  1 电气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问题

  施工管理人员无资质证书,作业人员无上岗证,大多数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施工水平达不到规范要求,致使一些安装工程质量达不到规定指标的要求。近年来一些施工企业不愿意在工人培训上投入,技术培训工作薄弱,只想从市场上找一些技术水平好的工人施工,但不愿意长期使用。所以,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一定要加强工人队伍素质的培训,树立长期思想,培训一批懂管理,技术水平好的管理人员,有一支施工水平好的工人队伍。

  2 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2.1 电气设备的主要质量问题

  ①使用非国标产品,无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技术说明书和检测试验报告等文件资料;②导线电阻率高、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每卷长度不够数等;③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④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⑤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2.2 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的原因分析电气材料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和无证产品多。采购人员识别真假能力差,缺乏电气材料专业知识,把关不严。

  2.3 针对问题,应对措施分析

  2.3.1 施工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起来,加强采购人员素质,把好材料质量关。可通过市场考查的方法,直接到有一定生产规模、信誉好、产品质量过硬的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

  2.3.2 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检查货物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清点说明书、合格证、零配件,并进行外观检查,做好开箱记录,并妥善保管。

  2.3.3 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3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3.1 电线管敷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①薄壁管代替厚壁管,黑铁管代替镀锌管,PVC塑料管代替金属管;②穿线管弯曲半径太小,并出现弯瘪、弯皱,严重时出现死弯,管子转弯不按规定设过渡盒;③金属管口毛刺不处理,直接对口焊接,丝扣连接处和通过中间接线盒时不焊跨接钢筋,或焊接长度不够,“点焊”和焊穿管子现象严重。镀锌管和薄壁钢管不用丝接,用焊接;④钢管不接地或接地不牢;⑤管子埋墙、埋地深度不够,预制板上敷管交叉太多,影响建施工。现浇板内敷管集中成排成捆影响结构安全;⑥管子通过结构伸缩缝及沉降缝不设过路箱,留下不安全的隐患;⑦明、暗管进箱进盒不顺直,挤成一捆,露头长度不合适,钢管不套丝、PVC管无锁紧“纳子”。

  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或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技术不过硬;操作中不认真负责,图省事方便,现场管理人员要求不严,监督不够。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①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现场管理人员严格坚持三检制度,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②禁止用割管器切割钢管,用钢锯锯口要平(不斜),管口用圆锉把毛刺处理干净。暗配钢管如需焊接,可采用套管连接,套管长度为连接管外径的1.5到3倍连接管的对口应在套管的中心,焊接牢固、严密,不允许管口对管口直接焊接;③明管、暗管必须按规范要求可靠接地,进入配电箱的镀锌管、薄壁管用专业接地线卡和≥4mm的双色软导线与箱体连接牢固。直径≥40mm的管子进入配电箱可以用点焊法固定在箱体上,并注意防锈防腐;④管子埋入墙内或地面内,管子外表面距墙面、地面深度≥20mm,保证墙面、地面沿管子不裂缝。预制板上敷管尽量避免交叉,如果PVC20mm管子穿线超过规定根数,可并放1根PVC16mm管子分穿。现浇楼板内敷管,禁止成捆敷设,应成排分开间隔放置,减少对地板结构的影响;⑤管子通过伸缩缝和沉降缝应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箱(盒)放置应平整牢固。

  3.2 配电箱体、接线盒、吊扇钩预埋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

  ①配电箱体、接线盒、吊钩不按图设置,位置偏移明显,排灯位、吊扇钩盒偏差大;②现浇混凝土墙面、柱子内的箱、盒歪斜不正,凹进去的较深,管子口进箱、盒太多。箱盒固定不牢,被振捣移位或混凝土浆进入箱盒,箱盒不作防锈防腐处理。

  针对上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马虎,土建工人与电工配合不当造成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①灯具、开关、插座、吊扇钩盒预埋时,应符合图纸要求,在定位时,左右、前后盒位允许偏差≤50mm,同一室内的成排布置的灯具和吊扇中心允许偏差≤5mm,开关盒距门框一般为150~200mm,高度按图说明去做,如果没有说明一般场合不低于1.3m,托儿所、幼儿园、住宅和小学不低于1.8m。

  ②在现浇混凝土内预埋箱盒要紧靠模板,固

定牢,密封要好。混凝土浇筑时,电工跟班检查,确保配管和箱盒不被损坏移位,出现问题及时解决。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箱盒内的杂物和锈斑,刷防锈防腐漆。

  ③在预埋施工中,根据现浇板的厚度,吊扇钩用φ10圆钢先弯一个内径35~40mm的圆圈,把圆圈与钢筋缓缓地折成90°,插入接线盒底中间,再根据板厚把剩余钢筋头折成90°,搭在板筋上焊牢。模板拆除后,把吊环折下,圆钢调垂直,位于盒中心,吊钩与金属盒清理干净,刷防锈防腐。

  3.3 防雷接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①防雷接地极,避雷网施工中,焊接不符合要求。

  ②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

  防雷接地存在的问题要引起很大的重视,要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工作人员未参加过培训,不知道如何施工或对设置防雷的概念不清楚,模棱两可,似懂非懂就容易出现此类的问题,所以针对问题要采取以下方面的对策:

  ①现在的避雷接地极一般采取桩基筋、基础筋焊接为一体,通过柱筋连接到避雷网。设计图上再出现“断接卡”测试点不妥,应改为设置接地极测试点。测试点用40×4镀锌扁铁引出。

  ②在高层住宅防雷施工中,9层以上的金属门窗框应用25×4镀锌扁铁与接地筋焊接,防止侧雷击在门框、窗户上。从一层至顶层每隔一层的圈梁外围主筋搭接处跨钢筋焊牢,再接到避雷引下线的柱筋上作为均压环。

  4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智能建筑部分的施工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上现象。要提高工程质量,首先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施工技术,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坚持施工过程的三检制度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质量验收之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使工程质量。

篇5:对预应力管桩质量问题成因一些看法

  对预应力管桩质量问题成因的一些看法

  内容提要:本文是笔者于1994年11月15日在番禺市召开的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预制混凝土桩专业委员会九四年度年会上的发言稿。文章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预应力管桩在制作和应用两大方面所曾经出现过的质量问题,并且指出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性,供制作厂家和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借鉴之用。

  预应力管桩的质量应包括产品质量(严格来说应为商品质量)和工程质量两大方面,而工程质量又有勘察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之分;就施工质量来说,也不单指打桩质量,还包括吊装、运输、堆放及打桩后的开挖土方、修筑承台时的质量问题。

  衡量管桩产品质量最终最直观的尺度是它的耐打性;评价管桩工程质量最主要的指标是桩的承载力,检查桩体的完整性、桩的偏位值和斜倾率就是为了保证桩的承载力。本文将根据我国尤其是广东地区近十年来生产和应用上千万米预应力管桩的过程中所曾出现过的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问题逐一加以列举,并指出产生原因及危害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尽管有些产品质量问题是个别现象且现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教训,对制造厂家尤其是新近投产的厂家可能有所帮助;至于工程质量问题,更应引起各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的重视;作为制造厂家,熟悉工程质量问题,对加强管桩质量、合理使用管桩等方面也都是有益的。

  下面就管桩的质量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管桩的产品质量问题

  为叙述方便,将管桩在吊装、运输、堆放中出现的问题归入产品质量之中,同时也将桩尖质量问题一并列出:

  (1)端头板的设计宽度小于管桩设计壁厚。如曾有Ф550—100管桩,端板实用宽度只有70mm。

  原因:设计错误,偷工减料。

  危害:无端板处的混凝土高出端板2—3mm,很难接驳,若要接驳,只能将高出部分的混凝土敲掉,不仅费时费工,而且往往将内壁混凝土敲掉桩壁变薄,使桩的传力性能减弱。

  (2)端板四周的坡口不按设计要求加工,误差大,坡口尺寸偏小。

  原因: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加工质量差;未认真检查验收;有些甚至是施工单位提出的加工要求。

  危害:焊缝厚度得不到保证;有的坡口甚至塞不进焊条,接头质量差。

  (3)端头板焊接性能差。

  原因:不用A3或AY3钢板,而用一些如旧船板等可焊性差的钢板作端头板。

  危害:焊接质量难以保证;接头极易开裂。

  (4)端头板翘曲不平。

  原因:加工不平整;加工好后被压弯而仍然使用。

  危害:桩头处易打碎;桩身无法接长或接头质量很差。

  (5)端头板微凹成盆碟状。

  原因:主筋位于设计壁厚的中间或稍偏里,张拉时端板受力不匀,外侧小内侧大;施加预应力时桩身横截面受力不匀,内侧压缩量大于外侧压缩量,从而使端板内侧微凹成盆碟状;端板厚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危害:对接不平,传力性能差;打桩时桩顶混凝土应力集中易破碎。

  (6)端头板与桩身轴线不垂直,即端部倾斜。

  原因:预应力钢筋长短不一;张拉力偏心;桩模端部倾斜。

  危害:打桩时桩头受力不匀,应力集中易破碎;桩身接长后不是一直线而是折线状。

  (7)镦头凹出端板面。

  原因:端板上的镦头孔太浅;镦头形状不规则或异型。

  危害:桩头接长时端面不能吻合;打桩时应力集中,桩头或桩接头很快破碎。

  (8)端头板上手镦头孔底被拉脱。

  原因:镦头孔钻得太深,或端板太薄,以至孔底厚度太薄,张拉时镦头将孔底拉脱穿孔而出。

  危害:无法张拉,成不了预应力管桩。

  (9)钢套箍凹陷。

  原因:钢套箍加工质量差;成型后尚未入模时受外力撞磕而变形。

  危害:桩头处易跑浆,外观难看。

  (10)钢套箍与端头板连结质量差。

  原因:焊接马虎,焊缝质量差;有的厂家采用先将钢筋穿入端板孔然后再镦头的落后工艺,于是,钢套箍与端板的连结不能在内侧连续焊接而只能在外侧用点焊连结,不仅连结力不足,而且将薄板烧坏。

  危害:钢套箍起不了围护混凝土的作用;打桩时钢套箍会整个脱落;烧焊时散热作用差,易烧坏桩身混凝土。

  (11)镦头被拉脱。

  原因:钢筋材质差;镦头形状不规则,尺寸偏小;镦头工艺差,强度损失大。

  危害:脱头钢筋无法张拉,其余钢筋超张拉,易发生断筋;预应力不匀,桩身耐打性差。

  (12)断筋。

  危害:未断钢筋超张拉;预应力不匀;桩身易成香蕉形;桩身耐打性差。

  (13)内外表面露筋(包括主筋和箍筋)。

  原因:钢筋骨架成型时质量差;混凝土拌和物质差;桩身混凝土坍落。

  危害:打桩时桩身易破裂;桩基耐久性差。

  (14)预应力钢筋内移。

  原因:手工绑扎的钢笼直径偏小;滚焊机中的定位块上的孔特别是铜圈磨损大而不及时修补或更换,故成型的骨架直径偏小。

  危害:预应力分布不匀;桩身抗弯强度减少。

  (15)桩身粘皮。

  原因:桩模未涂脱模剂,或涂得不均匀,或脱模剂质量不良,或脱模剂来不及成脱就灌混凝土;蒸养制度不合理。

  危害:外观难看;深度大或面积大的粘皮有损桩身质量。

  (16)桩身麻面。

  原因:桩模内侧不平,存在麻点、起鳞、锈蚀等缺陷;混凝土流动性能差,离心工艺制度不合理,表面出现成片水泡。

  危害:外观难看。

  (17)桩身合缝漏浆。

  原因:桩模合口间隙太大;桩模合模时螺栓上得不紧;缝合处止浆措施不良。

  危害:外观难看;漏浆太多,桩身出现一条无浆的碎石沟,桩身耐打性差。

  (18)钢套箍与桩身结合处漏浆。

  原因:止浆措施不良;钢套箍变形。

  危害:外观难看;漏浆多时只露出石子,桩头混凝土松散,极易破碎。

  (19)桩头内部有空洞和蜂窝。

  原因:钢套箍漏浆严重;桩头内有空气,离心时空气跑不出以至混凝土无法充满桩头空间;桩头构造筋太密,混凝土扩散困难;混凝土太干或时间太长流动性差,成型困难;混凝土中石子太大。

  危害:打桩时桩头易破碎。

  (20)内表面混凝土坍落。

  原因:混凝土搅拌不匀;桩模跳动;离心制度不当。

  危害:桩身薄弱易打断。

  (21)桩壁太薄。

  原因:混凝土量不足;浮浆太多。

  危害:桩的耐打性差。

  (22)桩身混凝土分层离析,外侧石子、内侧浮浆层次十分清晰。

  原因:混凝土配比不当;水灰比太大,离心制度不合理;离心时桩模跳动。

  危害:桩身强度内外差别大、强度低。

  (23)桩身混凝土脆性大、强度低。

  原因:静养时间短;蒸气养护时升温太快、太高,降温太快;掺合料不合理。

  危害:桩身经不起锤击,容易脆裂或爆裂。

  (24)桩身浮浆多而又残留在桩孔内,有的甚至占据一半内孔。

  原因:水灰比太大;浮浆多而不倒掉。

  危害:桩身强度降低;桩重;外观不雅;安放承台插筋时很难插入。

  (25)桩身纵向弯曲大,呈香蕉形状。

  原因:预应力钢筋长度误差大;有少量断筋;偏心张拉造成应力不匀;长细比太大,脱模强度低,Ф300桩尤为多见。

  危害:接驳不直;打桩时易打断,易烂桩头;受力不良。

  (26)同规格的管桩外长误差大。

  原因:桩模直径误差大,尤其是不同厂家的管模混用,生产出来的管桩直径有大有小。

  危害:如果直径大一些的桩在下一节,上一节直径小一些,桩的摩擦力损失大;上下节桩接头质量差。

  (27)桩身有冷却裂缝。

  原因:压蒸工艺制度不合理

,高压蒸养出釜时,温差太大,外界温度太冷而又没有保温措施,或淋上雨水。

  危害:桩身不耐打,耐久性差。

  (28)桩身局部磕损。

  原因:吊装过程中发生碰撞;运输时有菱角的铁件上震荡摩擦。

  危害:严重损坏时不能应用。

  (29)桩身出现纵横裂缝。

  原因:吊装、堆放、运输过程中管桩发生强烈碰撞或掉地摔坏;堆放为不合理、上下支点不在同一垂线上。

  危害:管桩报废不能用。

  (30)桩身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水泥、砂、石质量有问题;水灰比太大;离心制度或蒸养制度不合理;管理混乱。

  危害:产品质量不合格,或降级使用。

  (31)用普通钢筋代替高强进口钢筋。

  原因:偷工减料,经营作风不正。

  危害:产品不符设计要求;损害厂家信誉。

  (32)用PC管桩冒充PHC管桩。

  原因:经营作风不正,以次充好,以低顶高。

  危害:破损率高,损害厂家信誉。

  (33)不经压蒸养护的管桩混杂在压蒸养护的管桩中。

  原因:产品供不应求时经营作风不正。

  危害:破损率高,损害厂家信誉。

  (34)十字桩尖底座板不是整块盖住管桩截面,仅仅盖住内孔口,十字刃直接焊在端板上。

  原因:桩尖设计错误,偷工减料。

  危害:应力集中,易打烂桩端部。

  (35)桩尖十字刃宽度超过桩直径。

  原因:下料不准,没有扣除焊缝的增量;制作粗糙。

  危害:桩尖大桩身细,桩侧摩阻力大大减少。

  (36)桩尖十字中心或圆锥形尖尖端不在桩中心轴线上。

  原因:制作粗糙。

  危害:打桩时桩身易倾斜。

  (37)外观难看:例如止浆棉纱在桩头随风飘;钢套箍上混凝土薄片残留……

  原因:堆场前未加清理;管理不善。

  危害:有损管桩外观,有损厂家水准。

  (38)桩尖焊在桩身上的焊缝质量差。

  原因:焊接不认真。

  危害:管桩内渗水,若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页岩等软质岩,遇水变软,承载力达不到要求。

  二、管桩的工程质量问题

  管桩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外乎:桩位及桩身倾斜率超过规范要求;桩头打碎,桩身(包括桩破损,接头开裂)断裂;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至于环境质量方面的问题不在此叙述。

  (一) 桩顶偏位超过规范要求(一般要求≤10cm)。

  原因:

  (1)测量放线有误;

  (2)现场放样桩受外界影响变位而未纠正;

  (3)插桩对中马虎;

  (4)在软土地基或桩密集处,先施工的桩易被挤压而偏位;

  (5)打桩顺序不当能引起桩顶大偏位;

  (6)大承台处若桩间距太小易使桩偏位;

  (7)孤石和其他的障碍物可将桩尖和桩身挤向一旁;

  (8)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而使桩尖偏位;

  (9)接桩不直,桩中心线成折线状;

  (10)桩身倾斜率太大都可使桩顶偏位较大;

  (11)边打桩边开挖基坑;

  (12)开挖基坑时桩周土体高差悬殊。

  危害:桩基受力不良;有些偏位太大的桩,桩身可能断裂;承台尺寸变化,给施工带来困难。

  (二) 桩身倾斜超过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1%)。

  原因:

  (1)打桩机导杆不直;

  (2)施工场地不平,地耐力不足引起打桩机前倾后仰;

  (3)插桩马虎,第一支桩倾斜过大;

  (4)桩身本身是香蕉形;

  (5)桩端面与桩轴线不垂直,倾斜太大;

  (6)开始打桩时桩身未稳定就猛烈撞击,易使桩身倾斜;

  (7)在淤泥软土层中开始打桩,一锤击就沉下去几米甚至十几米,此时桩身最容易倾斜;

  (8)施打时,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偏心受力;

  (9)桩垫或锤垫不平,锤击时会使桩顶面倾斜而造成桩身倾斜;

  (10)桩帽太大,引起锤击偏心而使桩身倾斜;

  (11)多节桩连接后成曲折线;

  (12)遇到孤石和障碍物,使桩尖跑位桩身倾斜;

  (13)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石灰岩地区多见;

  (14)先打的桩被后打的桩挤斜,尤其是打桩顺序不当时更显得严重;

  (15)先打的桩送桩太深,附近后打的桩会往送桩孔的方向倾斜;

  (16)锥形桩尖尖端或十字桩尖交叉点偏点;

  (17)“钻孔埋桩法”施工时,钻孔本身倾斜而引起管桩倾斜;

  (18)送桩器套筒太大或送桩器倾斜也会引起管桩倾斜;

  (19)边打桩边开挖基坑易使桩倾斜;

  (20)开挖基坑时桩周土体高差悬殊。

  危害:桩基偏心受压,承载力减少,倾斜太大桩身会折断。

  (三) 桩头碎裂。

  原因:

  (1)桩头结构设计不合理,或制作时不按设计要求进行;

  (2)桩头严重跑浆,形成空洞;

  (3)蒸养制度不当引起混凝土脆性破坏;

  (4)PC桩混凝土龄期不足二十八天;

  (5)桩顶面不平整或翘曲;

  (6)预应力主筋镦头高出桩端面;

  (7)桩顶面与桩轴线不垂直;

  (8)桩身弯曲度太大;

  (9)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桩头严重损伤;

  (10)柴油打桩锤选用不当,过轻、过重;

  (11)自由落锤落距太大,一般超过1.5m易将桩头击碎;

  (12)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或桩头尺寸偏差太大;

  (13)桩帽衬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

  (14)桩身倾斜,偏心锤击;

  (15)打桩机倾斜,偏心锤击;

  (16)遇到石灰岩等硬岩面时继续猛打;

  (17)贯入度要求大小,总锤击数过多,或每米锤击数过多;

  (18)贯穿厚度较大的硬隔层进易打击碎桩头。

  危害:桩头击碎,不能继续锤击,桩无法打下去,收不了锤,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是打桩中常见的事故。在单桩承台中发生桩台破裂,连补桩都困难。

  (四)桩身裂断(包括桩尖破损,接头开裂,桩身出现横向、竖向、斜向裂纹或断裂)。

  原因:

  (1)在卵石层中打开口管桩,下端桩身有发生劈裂的可能;

  (2)桩尖遇裸露的新鲜岩面仍硬打,桩尖易击碎;

  (3)十字平头桩尖一半嵌岩一半入土时也会引起桩尖破裂;

  (4)桩尖焊接质量差易打烂;

  (5)底板只盖住桩孔、十字刃直接焊在端板上的桩尖破裂;

  (6)接桩时接头焊接质量差易引起接头开裂;

  (7)端板可焊性差的接头经不起锤击;

  (8)坡口小的接头易开裂;

  (9)镦头高出端板的接头易破碎;

  (10)接缝间隙只用少量钢条填塞的接头易引起集中传力而破碎;

  (11)焊接时自然冷却时间太少,焊好后立即施打,焊缝遇水淬火易脆裂;

  (12)桩身强度不足,质量差,锤击时易打烂桩身;

  (13)合缝漏浆严重,或内壁坍落严重的桩身易打断;

  (14)蒸养制度不当,桩身混凝土脆性大,经不起重锤敲击;

  (15)打桩锤选择不当,过轻、过重;

  (16)打桩时未加桩垫或桩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

  (17)桩身出现断裂裂缝而未发现;

  (18)在“上软下硬、软硬突变”的地质条件下打桩易断桩;

  (19)桩身断筋或预应力值不足,不足以抵抗锤击时出现的拉应力而产生横向裂缝;

  (20)桩身弯曲度过大;

  (21)打桩时偏心锤击;

  (22)桩身由于各种原因倾斜过大;

  (23)管桩内孔充满水时密封锤击易使管桩产生纵向裂缝;

  (24)桩身自由段长细比过大,桩尖处又遇到坚硬土层时,打桩易使桩身颤动而折裂;

>  (25)一根桩总锤击数达3000-4000击,桩身混凝土疲劳破坏;

  (26)桩身已入硬土层后再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易将桩身扳断;

  (27)桩身已改硬土层后再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易将桩身扳断;

  (27)打桩完毕露出地面部分的桩身,易被施工机械碰撞而断裂;

  (28)边坡滑移可使成片桩倾倒折断;

  (29)开挖基抗土方不当引起桩身大倾斜大偏位而使桩身断裂。

  危害:桩基质量存在严重隐患;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大多数断桩只可按报废处理。

  (五)沉桩达到设计的控制要求(主要指贯入度和持力层)。

  原因:

  (1)勘探资料有误码有假;

  (2)桩头被击碎无法继续施打;

  (3)桩身被打断,无法再打;

  (4)设计选择持力层不当,如要求打到中风化微风岩石层是不现实的事;

  (5)沉桩时遇到地下障碍物或厚度较大的硬隔层;

  (6)打桩锤选得太小,或柴油锤破旧锤击力不足,跳动不正常;

  (7)布桩密集或打桩顺序不当,使后打的桩无法达到设计标高,并使先打的桩涌动上升;

  (8)在厚粘土层中的桩不是一气呵成地打到底面而是间歇时间太长,以至无法再打下去;

  (9)送桩深度超过设计要求还收不了锤,或配桩长度短而盲目送桩,易造成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

  (10)“一脚踢”的承包方式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结果。

  危害:桩基质量存在较多问题,有的桩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有的桩下沉量过大……

  (六)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

  (1)桩身断裂,桩尖破损,接头碎坏,桩头破碎;

  (2)桩头碎裂无法打至设计的持力层;

  (3)打桩时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桩长不够;

  (4)收锤贯入度不是当天测定,而是过了几天以后才测定;

  (5)送桩太深,收锤贯入度不能真实反映实际;

  (6)配桩不准,送桩后收不了锤;

  (7)厚粘土层中的桩不是一气呵成地打进持力层;

  (8)地质资料有错有假,持力层弄错;

  (9)工程地质条件太差,如淤泥层太厚,强风化岩层太薄等;

  (10)先打的桩被后打的桩拱动上涌;

  (11)锤击过度,收锤贯入度很小而使桩身损伤;

  (12)设计要求太高,脱离实际,根本达不到这样高的承载力;

  (13)在“不宜应用预应力管桩的工程地质条件”下应预应力管桩。

  (14)持力层为软质强风化岩而桩端渗水,使持力层软化、承载力降低。

  (15)布桩密集,打桩速度过快,超孔隙水压力陡增,日后基桩成片上拱,单桩承载能力下降。

  危害: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基无法使用,不是补桩就是报废。

  以上列出管桩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方面的诸多问题,并不是说我们的管桩质量不好,应该说我们国家管桩的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有些厂家的产品已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笔者希望制造厂家不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降低成本,降低消耗,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一流产品;但施工方面的质量也千万不能忽视,要知道,如果施工质量有问题,再高质量的管桩也会被打碎打烂;如果施工技术高超,稍有疵病的管桩也会被好好地打到设计要求,所以,制作和施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我们只有同心同德,共同努力,才能将我国的管桩生产和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