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做人做事做管理》读后感:企业执行力

6163

《做人做事做管理》读后感:企业执行力

  《做人做事做管理》读后感:企业执行力

  根据城建公司要求,近期我们反复研读《做人做事做管理》这本书,掩卷之余,我们深深理解和钦佩公司领导的良苦用心,更为这本书传递的诸多理念所倾倒,借此机会,简要谈谈细节运作与管理、细节运作与执行力的关系问题,并聊作阅读感悟。

  有这样一则故事:著名房地产公司万科公司前高管林少洲在重庆房地产公司参观样板房,当脱鞋进房参观完毕,出门再穿鞋时,发现鞋的方向变了--进屋前鞋朝着房间摆,出屋后鞋摆成朝外。当时,林少洲感言道,这个企业能成大器。的确,这个即将上市的企业市值估价已达600多个亿元。每每读到这个故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企业生命力问题。这个细小服务的表现,让万科公司高管都心涌激动,可见细节运作的威力。推而广之,对一个企业而言,细节运作不仅关乎产品服务,还关乎企业的管理和执行力问题。

  一、“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

  在现代企业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同理,房地产企业不缺少运筹帷幄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完善的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中有这么几段话:

  一是细节决定成功差距。上海地铁一号线是一家德国企业设计,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很多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例如:入口处缺少三个台阶,就给二号线在雨天里带来严重质量后患。

  二是忽视细节必然付出代价。任何对细节的忽视,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比如小小白蚁,如果不加以重视,白蚁能将千里河堤造成溃决;对待白蚁,只有进行科学研究和防范,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是微利时代要求细节管理。纵观国内强势企业,都在细节运作上下过很大功夫,企业靠策划挣大钱的想法是落后的,不注意细节管理企业病已直接冲击企业的生命力,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反观我们房地产企业,细节运作无不渗透于每一个工作环节中。从管理层面上看,公共浪费问题、推诿扯皮问题、工作创新问题、市场信息不敏感、部门沟通有障碍、员工责任心不强,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能在细节管理上找到其根源所在。

  以销售部门为例,广告传单字号是否妥当、沙盘里灯管是否发光、销售顾问着装是否整齐,等等。这些小小细节,我们的企业有没有加以注意?对企业来说,小细节不会影响企业发展,但是,对于购房者来说,这些却是购房者对企业整体感知最明显的部分。如果这些细节存在问题,说明管理上缺乏对细节的重视,进一步说,我们缺乏的是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精神,缺乏的是对工作完美的追求。

  二、我们探究一个问题--管理和细节的关系。

  管理出生产力。一个运转良好的企业,必然是细节有序、管理规范的企业。

  管理是有质量的,管理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企业、员工和消费者(购房者)对企业运作的体验。细节就是管理的基本构成元素,无数个细节组合完美度就是管理质量。应该说,细节衡量管理,管理决定企业。

  如何看待企业的管理质量?表面上看,就是要抓生产运营,实际上,需要我们用标准来规范,用细节来优化,惟有如此,才能真正让终端消费者(购房者)感受到企业优质的管理服务。

  所谓细节优化,就是从开工到交房每一个环节都纳入规范的管理体系。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说是细节。任何一个细节的缺失,都会导致整个链条的崩溃。就施工现场而言,钢筋施工是工程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钢筋的出厂证明、品种标识、加工尺寸、形状精度、焊点检测、接头位置分布、受力筋接头设置、板筋负弯起筋长度,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楼宇的质量和安全。

  再如,在楼盘销售中,销售员仪容仪表是否展示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对客户所提问题是否以礼相待,予以解答?对产生怨言的顾客,是否耐心倾听,表示歉意?对意向性购房是否细心记录、及时跟踪......

  可以说,规范的管理体系都是由无数简单的细节组成。一个体系发展的基石就是细节管理的完善,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完美的管理质量也就出现了。

  追求完美,百细节而不足;造成失误,一细节则足矣!

  三、细节运作影响企业管理的执行力。

  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绩效考核等都是企业执行力的内容。

  执行力,不仅仅在于管理者是否关注和重视细节,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用心去挖掘细节,并将这些细节运用的手段流程化和规范化。说到底,细节是执行力的问题。

  有关研究证明,一个真正成熟的公司,它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它成熟的管理、内部效率和外界资源整合能力。流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企业经营的策划和创意对于竞争的差异化固然重要,但它们都是附着于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所形成的竞争力是极为有限的。不妨考察一下“麦当劳”,有人说,麦当劳是服务的麦当劳,更是数字麦当劳。它内部的一切管理都是数字化的,从面点温度、食品烤制、牛肉饼大小到吸管粗细、柜台高度、等待时间,麦当劳都做到精确到位。

  企业执行力对细节的把握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的。企业执行力是富有弹性的,执行力的完善是在细节的发掘、确认和积累中慢慢实现的。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要做到在繁重日常事务中有条不紊,百密无疏,就必须注重将一个个管理细节固化于组织的流程和制度中。

  执行力并无所谓的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最终的执行效果,企业管理中的细节演绎到最终是执行,因为只有执行过程的完美才会有完美的结果产生。

  执行终究靠的是人。培育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其实就是培育强有力的执行力,建设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使他们能够有责任感和权力去完成企业期待的目标,这是每个企业都希望做的。

  细节和执行力如果简单规范一下,一是制度与流程的固化,二是管理者自身能力,三是团队作用力。有个著名的管理三段论法,即“管理就是把想到的事情记下来、把记下来的东西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做、然后把做过的事情再写下来”。这是对企业管理本质性的描述,将管理中的细节和执行力者运用、实施到实际管理当中去,管理者才具效果。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公共关系》读后感:企业重在良好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读后感:企业重在良好的公共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比尔兹利曾说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拥有技术、资金和管理三要素是不够的,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公共关系”。所以我今天的心得主题是公共关系的重要性,着重阐述有三点:

  首先我们弄清楚什么是公共关系。北欧航空公司一位公共部的经理在向公共关系培训班的学员们讲解什么是公共关系时,曾这样说道:“公共关系好比一名青年追求伴侣,可以有许多办法,大献殷勤就是一种,这不算公共关系,而是推销;努力修饰自己的外貌和风度,讲究谈吐举止,这也是一种吸引人的办法,不过这也不是公共关系,而是广告;如果这位青年经过周密的研究思考,制定一个计划出来,埋头苦干,以成绩来获得他人的称赞,然后通过他人的口将自己的优良评价传递出去,这就是公共关系了”。很显然,这个公关部经理通告故事正好讲出了公关关系的定义,其定义为:通过宣传与一般公众建立的关系,公司、组织或机构等向公众报告它的活动、政策等情况,企图建立有利的公众舆论的职能。

  因此,作为一个企业,必须了解企业目前的公关关系状态,对各类关系的正确把握,从而有效的组织和参加各种公关关系活动,使企业的公关关系处在一个平和的状态。所以,公关关系的基本要素:主体是社会组织,客体是公众,中介是传播。在处理好公关关系的时候,必须要做好公关关系的三要素。

  其次,了解公关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基本原则。公关关系的角色主要体现在:

  1、收集信息,主要有:产品信息、组织形象信息、政府信息、媒介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信息、内部公众信息等,只有收集大量的信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咨询决策,主要职能有对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评估与咨询,公众心理的分析预测与咨询,从公众角度对企业决策进行评议;

  3、传播沟通;

  4、教育引导。

  公关关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塑造角色;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公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1、求真务实,向公众说真话,用行动来说明;

  2、真诚互惠,真诚的对待公众,给公众实际的利用;

  3、全员公关,领导者超前的公关意识,全体员工配合协助公关。北京的一个企业提出一个口号“9+1=0”就是说一个产品由100个零部件组成,其中99件是合格的,只要一个零件不合格,到了顾客手上,这个产品就是一个废品,组织的形象在这位顾客的公共关系就是一个0。此外,组织还要使全体员工懂得,它们实际上也处于公共关系的第一线。

  4、尊守法纪,遵守相关法律,符合社会道德;5、平时联络;6、不断创新。

  最后,我们要关注企业公共关系。企业公共关系是社会一切赢利性组织通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协调关系、处理危机、塑造形象的公共关系活动。其特点就是直接参与企业的营销活动,为组织增加经济效益。

  1、现代营销理念的变化

  美国市场营销学者杰克逊提出了关系营销的概论,所谓关系营销,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相关人的关系的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现代营销的重要性,它注重企业的整体形象,发挥企业无形资产的市场号召力,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营销环境,不计一时的得失,关注企业长远利用和发展。

  2、公共关系与企业名牌战略

  公共关系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作用,首先表现在企业名牌战略的定位及传播上,要意识到名牌的性质和功能,从直观上讲,名牌是企业的商标,含有产品的质量、价值、知名度、市场认可度等经济指标。但名牌的背后,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企业文化的呢个方面高层次、高质量的持之以恒的工作,因此,要是名牌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3 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战略。

  整合传播形成的原因,整合营销传播的指导原则,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公众调查为依据,一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为目的。

  4、企业公共关系与CS战略。

  CS是指顾客满意度。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用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

  以上这些内容只是这本书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公共关系学是一个和营销关系学和基础管理学是有紧密联系的,他都是一个企业在经营和销售中所要必备的一些重要因素。作为我们物业管理性质的企业,在公共关系中必须要很好的把握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名牌效益形象,细致周到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和客户、租户和谐共赢的相处,保持和维护各级部门和机构的公众关系,利用良好的公共关系,为企业的赢利塑造先决条件。

  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今后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用心去维护和协调好各个领域的公关关系,为企业的永续经营注入更直观的血液。

篇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6)

  几年之前就听说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不过只知道这是一本畅销书,在网上看到了别人写的读后感,介绍了一下七个习惯的具体含义,当时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所以就与该书失之交臂了。

  最近,在书店里又发现了这本书,而且该书仍然是位于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实际上,这本书已经十几年如一日般地一直高居在各国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这不禁让我有了足够的耐心来从头到尾认真阅读一下全书,而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却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能够把这本书的核心观点理解透彻,牢记于心,并熟练应用,那么,绝对可以使你的人生少走弯路,少浪费时间,甚至少被骗,也可以为自己的持久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本书区别于其它成功学和管理学书籍的特色有以下几个:

  第一,它很简练,抓住了要害而又提纲挈领,而非面面俱到。第二,他阐述的是如何以一种符合自身规律和客观规律的方式由内而外地改造自身和环境,既不是热情鼓动和心理安慰,也不是简单的听话照做。即它给人的是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思考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受到个人,商界,科技界,政府等不同人群广泛欢迎的根本原因。第三,它建立了一个合乎规律的模型,更容易记住和操作。

  下面概要介绍一下这本书要人们养成的七个核心习惯的含义,详细的内容还是看原书比较好。

  习惯一:积极主动

  它的含义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和选择负责,要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并为之努力,它是所有其它习惯的基础。不积极主动就不会有明确的目标,容易被家人、朋友和社会所左右,就只能让别人来’安排’你的命运。

  习惯二:以终为始

  把你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作为衡量一切言行是否应该发生的基础,所有的都要与此相应,要牢记自己的目标,否则你就会把时间浪费在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上,甚至南辕北辙。“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毕竟人生路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习惯三:要事第一

  一个人要能够分清要事和急事的区别,人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紧急的事当做重要的事。“《成功的普遍共性》一文的作者格雷(E.M.Gray)一直致力于研究所有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出众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的影响,但都比不上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要事第一’。”

  习惯四:双赢思维

  这个比较简单,它指的就是利人利己。在竞争中它指的是并非一定要打败对方才能收获,有时候也可以互利。在团队合作中它指的是要尽量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利益,这样才能做到1+1>2,即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并互补,实现后面的‘统合综效’;如果利益只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则会导致1+1<2,因为互相争夺利益,排斥对方而使得团体内乱,导致团体效率下降。要实现‘双赢思维’需要相关的每一方和每一个人都能够建立这种思想,并有勇气适当放弃一部分自己的利益,必要时要签订‘双赢协议’。

  习惯五:知彼解己

  这是一个应用在人际交往当中的准则,就是先要了解对方,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要学会聆听,学会换位思考,而不要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或凭借自己的经验猜测来提要求,下评论。日常中的很多误会和争端实际上都是因为没有做到‘知彼解己’。

  习惯六:统合综效

  即要让整体的效果大于部分之和,如果一个团体内有持相同意见或能够做重复事情的人,则说明团体有冗余存在。双赢思维是发挥统合综效的基础。(作者注:统合综效也不能就认为一个团体内就不能存在能够做相同事情的人或实现相同功能的人,关键要适度,比如实际中我们在有些时候就需要各人之间适当存在部分的功能重叠,以便‘调休’或避免‘单点故障’)

  习惯七:不断更新

  这指的是一种平衡的更新,包括在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等几个方面。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下蛋’(产能)的能力,以便下更多的‘蛋’(产出)。之所以要做到平衡更新就是因为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这四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方面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产能下降,进而导致产出减少。由此可知不断的平衡更新对于一个人的持久发展的重要性。

  附言--该书中一些重要观点摘录:

  (1)稳定的经济基础并非来自工作,而是来自个人的产能(思考,学习,创造,调整)。真正的经济独立不是家财万贯,而是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是内在的.

  (2)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3)很少人曾在家庭或其他人际关系中,体验过集体创作的乐趣,但日常生活中却习惯封闭和多疑。这常造成一生中最大的不幸--空有无尽的潜力却无用武之地.

  (4)“不断更新”意味着要兼顾这四种要素,要以睿智而均衡的方式,经常并持续使用我们天性中的这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

  (5)以终为始说明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认清方向。毕竟人生路途的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追求成功的梯子搭错了墙,但是为时已晚,所以说,忙碌的人未必出成果.

  (6)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第一次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想;第二次创造:付诸实践。

  (7)意志可以战胜命运,但这种能力并不能产生及时效果,并非一朝成功就可以享用一世,也无法靠这种力量做出永久性的成功.

  (8)《成功的普遍共性》一文的作者格雷(E.M.Gray)一直致力于研究所有成功人士身上普遍存在的共性。他发现成功的决定因素并非辛勤的工作,出众的运气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举足轻重的的影响,但都比不上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习惯三"要事第一"

  (9)对自己投资,对我们用来处世和做贡献的唯一工具进行投资是我们一生中作出的最有效的投资。我们取得成绩的工具就是我们自己.

篇4:《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5)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5)

  史蒂芬?柯维的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内容很好,读后深受启发。习惯在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它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高效能人士,创造卓越的企业文化,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习惯一: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不仅能消极选择反应,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采取主动并不表示要强求、惹人厌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为自己开创前途的责任。

  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尤其再配合聪明才智,差距就更远了。想要生命的产能与产出平衡,进而追求圆满人生,主动精神实在不可缺少。

  我想一个人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和消极逃避的态度会给你的人生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在我们的平时教学要认真对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积极主动地要求承担各项任务,如各级公开课、课题研究等等。不要等领导分配任务,可以自己积极主动地提出要求。这样既争取到了机会,又会给自己带来成功。

  习惯二: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这个原则告诉我,学校管理不能盲目地只是处于无约束的状态。像我们的学校,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有目标、有制度。而且要有人人参与的角度。每人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及任务。他们应该知道完成任务后的成就和奖励。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达到老子说的无为而治的境界。如果延伸去,在班级管理方面也能达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层次。这样的班级肯定是最出色的。这样的学生毕业出去后会成为自觉的人才。

  习惯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点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再靠自制力来掌握重点,时刻把它们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所左右。有效的个人管理可分为四个步骤:

  确定角色--写下个人认为重要的角色。假若以往不曾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就把这时闪过脑际的角色逐一写下。

  选择目标--为每个角色确定未来一周欲达成的2至3个重要成果。

  安排进度--根据上面所列目标,安排未来7天的行程。

  逐日调整--每天早晨依据行事历,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务。

  这人对我的启示是应该在周末就安排好下周所要做的事。而且在每天早晨就安排好一天的事务。先安排重要的事,然后安排不紧要的事。事情要分轻重缓急,不能按喜好乱来。否则事半功倍。而且每周要总结一下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寻找改正的方法。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比如,开学第一周的工作要在开学前就安排好。其中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接到新班级还要熟悉学生、新教材要彻底的读通透、要备好开学的第一节课等。这么多的事情,必须安排好先后顺序,重要的先做,学生必须先熟悉的,然后是备课等等。

  习惯四:双赢思维--人际领导的原则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利人利己可使双方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及共蒙其利。要达到互利的境界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及与人为善的胸襟,尤其与损人利己者相处更得这样。培养这方面的修养,少不了过人的见地、积极主动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作为基础。

  这条习惯告诉我们,现代社会不能单凭自己的个人力量来完成。为了取得更好的成功,必须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双方开展有效的合作。而且要讲求实效,必须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

  比如,同事要开公开课,我们要认真去替他考虑,备课时一起分析。试教时仔细聆听,有问题要及时提出,不能在背后说别人,要当面指出课存在的问题,如果能指出解决的方法更好。还有备课时能集体备课更好,大家一齐分析讨论优缺点。这样备出的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心胸开阔,不要有小心思,保留一手。大家要把最拿手的本领拿出来。要记住别人的进步就是自己的进步。看到同事取得了成就,自己的付出不也有更好的回报了。所以合作能带来双赢。

  习惯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则

  若要用一句话归纳我在人际关系方面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这一原则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

  同理心倾听不只是理解个别的词句而已。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一成通过语言来进行,三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六成则得靠肢体语言。所以在同理心倾听的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我想,同理心很像我们以前学习到的换位思考,或者说是角色变换。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的想法会截然不同。有些事情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会有思考的局限性。我们做老师的,在处理教学上的问题时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那么准备预案、课堂教学、作业评价等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种高高在上,只顾自己一面之想,会处处失败的,也得不到学生的欢迎。

  习惯六:统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统合综效的基本心态是:如果一位具有相当聪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见不同,那么对方的主张必定有我尚未体会的奥妙,值得加以了解。

  与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视不同个体的不同心理、情绪与智能,以及个人眼中所见到的不同世界。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要有分歧才有收获。

  这条习惯给我的启示是,同不同个性人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能够得到互补。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其中一人必属多余。教学上,学生是每个绝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可以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小组成员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最后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经常安排一些开放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五花八门,这时可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原则

  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他人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

  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假使看到一名伐木工人,为了砍一棵树已辛苦工作了5个小时,精疲力竭却进展有限,你当然会建议他:“为什么不暂停几分钟,把锯子磨得更锋利?”

  在这里我必须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观念,习惯七的主旨就是磨练自己,从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等四个方面,增进个人产能,累积其他修养的本钱。这种修养功夫完全得靠自己,旁人无法越俎代庖,它属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上述七个习惯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愈是积极主动,就愈能掌握人生方向,有效管理人生。能够不断砥砺自己的人,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同理,一个人愈独立,就愈善于与人相处。磨练自己,则可以提升前六个习惯的境界。

  如果我们每日坚持由内而外的修身功夫,就一定会带来成果。在播种、除草、培植幼苗的过程中,定能感受到成长的激动,并最终尝到和谐圆满生活结出的鲜美硕果。

  通过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正确的原则上,在办事和增强办事能力之间平衡,我们就能获得能力,创造圆满平静的生活。

篇5:《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4)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我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从改变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以及对竞争环境的理解入手;也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辅助一些必要和实用的有效方法。“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愿景;″要事第一”的把握;“双赢思维”的互赖;“知彼解己”的沟通;“统合综效”的合作;“不断更新”的创造;会使每一个人走向世成功的彼岸。

  习惯一:积极主动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我常因为价值观不明确;或者说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为谁而战?为何而战?所以就迷茫;当我急于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很主动积极;因为目标已经很明确了;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该事完成。

  习惯二:以终为始

  目标都可以设定;会写字的人都会;但以终为始说的是“以结果为目标”;因为目标有可能得不到;但结果是一个人一定得到的;所以用自己希望的结果;来刺激自己;调动自己的主动积极性;这才是好习惯。

  习惯三:要事第一

  读过该书后;我明白了;要关注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紧急性;要把精力放在影响圈内;然后在圈内改善产出和产能之间的平衡;我将全力以赴实现重要目标;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习惯四:双赢思维

  双赢是人赢;而非物赢;目的是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患不足的敌对式竞争那么要不伤害自己还要让双方都好;就必须有两好的人际关系;双赢还要需要勇气和体谅。

  习惯五:知彼解己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

  统合综效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歧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

  习惯七:不断更新

  不断更新这个习惯提升了其它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还要通过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