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1183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和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人员密集场所及其所在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907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GB/T 14107消防基本术语第二部分

  GB 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 4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GA 503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GA 587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GB/T 5907、GB/T 14107、GB 50045、GB 50084、GB 50098、GB 50116、GB 50140、GB 50222、GBJ 16、JGJ 48、GA 503、GA 587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共娱乐场所public entertainment occupancies

  具有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功能并向公众开放的室内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等娱乐、健身、休闲场所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3.2

  人员密集场所assembly occupancies

  人员聚集的室内场所。如:宾馆、饭店等旅馆,餐饮场所,商场、市场、超市等商店,体育场馆,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金融证券交易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楼),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等。

  3.3

  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operating areas for ladder trucks

  靠近建筑,供举高消防车停泊、实施灭火救援的操作场地。

  3.4

  专职消防队private fire brigade

  由专职灭火的人员组成,有固定消防站用房,配备消防车辆、装备、通讯器材,定期组织消防训练,能够每日24h备勤的消防组织。

  3.5

  志愿消防队volunteer fire brigade

  主要由志愿人员组成,有固定消防站用房,配备消防车辆、装备、通讯器材的消防组织。志愿人员有自己的主要职业、平时不在消防站备勤,能在接到火警出动信息后迅速集结,参加灭火救援。

  3.6

  义务消防队dedicated crew

  由本场所从业人员组成,平时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定期接受消防训练;发生火灾时能够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的消防组织。

  3.7

  火灾隐患fire potential

  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3.8重大火灾隐患major fire potential

  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或火灾危害增大,并由此可能造成特大火灾事故后果和严重社会影响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

  4 总则

  4.1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应以通过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提高其预防和控制火灾的能力,进而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证人身和财产安全为目标。

  4.2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应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操作规程,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保障消防安全。

  4.3 人员密集场所宜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产品和方法,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评估,保障建筑具备经济合理的消防安全条件。

  4.4 人员密集场所应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4.5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人员密集场所产权单位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相关租赁合同时,应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4.6 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由人员密集场所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4.7 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人员密集场所,除依法履行自身消防管理职责外,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明确统一管理的责任单位。

  5 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

  5.1 通则

  5.1.1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由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担任。消防安全责任人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承包、租赁场所的承租人是其承包、租赁范围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是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

  5.1.2 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和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应经过消防职业培训,持证上岗。保安人员应掌握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技能。电气焊工、电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人员应熟悉本工种操作过程的火灾危险性,掌握消防基本知识和防火、灭火基本技能。

  5.1.3 志愿和义务消防队员应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的基本技能,定期开展消防训练,火灾时应履行扑救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的义务。

  5.2 人员密集场所产权单位、使用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的职责

  5.2.1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明确本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逐级消防负责人。

  5.2.2 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2.3 开展消防法规和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5.2.4 定期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2.5 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5.2.6 确定各类消防设施的操作维护人员,保障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5.2.7 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疏散人员,维持火场秩序,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5.2.8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和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5.2.9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5.2.10 建立防火档案。

  5.3 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5.3.1 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场所的消防安全情况,全面负责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

  5.3.2 统筹安排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

  5.3.3 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5.3.4 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3.5 组织防火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5.3.6 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5.3.7 针对本场所的实际情况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5.4 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5.4.1 拟订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4.2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落实。

  5.4.3 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

  5.4.4 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5.4.5 组织实施对本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和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5.4.6 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或义务消防队,开展日常业务训练。

  5.4.7 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5.4.8 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5.4.9 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5.5 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

  5.5.1 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5.5.2 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

  5.5.3 按照规定实施消防安全巡查和定期检查,管理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维护管辖范围的消防设施。

  5.5.4 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不能消除的,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5.5.5 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并组织人员疏散和初期火灾扑救。

  5.6 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职责

  5.6.1 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5.6.2 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火灾确认后应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6.3 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部门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5.6.4 不间断值守岗位,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

  5.7 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

  5.7.1 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

  5.7.2 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有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5.7.3 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

  5.7.4 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

  5.8 保安人员职责

  5.8.1 按照本单位的管理规定进行防火巡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5.8.2 发现火灾应及时报火警并报告主管人员,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协助灭火救援。

  5.8.3 劝阻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

  5.9 电气焊工、电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人员职责

  5.9.1 执行有关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履行审批手续。

  5.9.2 落实相应作业现场的消防安全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5.9.3 发生火灾后应立即报火警,实施扑救。

  6 消防组织

  6.1 消防安全职责部门、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等应履行相应的职责。

  6.2 消防安全职责部门应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指定,负责管理本场所的日常消防安全工作,督促落实消防工作计划,消除火灾隐患。

  6.3 人员密集场所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或志愿消防队。

  6.4 人员密集场所应组建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员的数量不应少于本场所从业人员数量的30%。

  7 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

  7.1 通则

  7.1.1 人员密集场所使用、开业前依法应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的,或改建、扩建、装修和改变用途依法应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批的,应事先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办理行政审批手续。

  7.1.2 建筑四周不得搭建违章建筑,不得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不得设置影响消防扑救或遮挡排烟窗(口)的架空管线、广告牌等障碍物。

  7.1.3 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与甲、乙类厂房、仓库组合布置及贴邻布置;除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外,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与丙、丁、戊类厂房、仓库组合布置;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不宜布置在丙、丁、戊类厂房、仓库的上部。

  7.1.4 人员密集场所不应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和消防设施、降低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内部装修不应改变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减少安全出口、疏散出口的数量及其净宽度,影响安全疏散畅通。

  7.1.5 设有生产车间、仓库的建筑内,严禁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7.2 消防安全例会

  7.2.1 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研究、部署、落实本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措施。

  7.2.2 消防安全例会应由消防安全责任人主持,有关人员参加,每月不宜少于一次。消防安全例会应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提出议程,并应形成会议纪要或决议。

  7.3 防火巡查、检查

  7.3.1 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确定巡查和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7.3.2 防火巡查和检查时应填写巡查和检查记录,巡查和检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名。巡查、检查中应及时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消除火灾隐患,无法整改的应立即报告,并记录存档。

  7.3.3 防火巡查时发现火灾应立即报火警并实施扑救。

  7.3.4 人员密集场所应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结合实际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旅馆、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间应至少每2h巡查一次,营业结束后应检查并消除遗留火种。

  医院、养老院及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和幼儿园应组织每日夜间防火巡查,且不应少于2次。

  7.3.5 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7.3.5.1.1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7.3.5.1.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7.3.5.1.3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

  7.3.5.1.4 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

  7.3.5.1.5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7.3.5.1.6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7.3.6 防火检查应定期开展,各岗位应每天一次,各部门应每周一次,单位应每月一次。

  对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应执行GA503和GA587的相关规定。

  7.3.7 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7.3.7.1.1 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

  7.3.7.1.2 安全疏散通道、楼梯,安全出口及其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

  7.3.7.1.3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

  7.3.7.1.4 灭火器材配置及其完好情况;

  7.3.7.1.5 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7.3.7.1.6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消防控制设备运行情况及相关记录;

  7.3.7.1.7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7.3.7.1.8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

  7.3.7.1.9 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

  7.3.7.1.10 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7.3.7.1.11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

  7.3.7.1.12 楼板、防火墙和竖井孔洞等重点防火分隔部位的封堵情况;

  7.3.7.1.13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7.4 消防宣传与培训

  7.4.1 人员密集场所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与培训。

  7.4.2 对公众开放的人员密集场所应通过张贴图画、消防刊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

  7.4.3 学校、幼儿园和托儿所应对学生、儿童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和启蒙教育,组织参观当地消防站、消防博物馆,参加消防夏令营等活动。

  7.4.4 人员密集场所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从业人员的集中消防培训。

  7.4.5 应对新上岗员工或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

  7.4.6  消防培训应包括下列内容:

  7.4.6.1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

  7.4.6.2 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7.4.6.3 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7.4.6.4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7.4.6.5 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

  7.4.6.6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7.5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

  7.5.1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的内容应明确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定期维护、检查的要求,确保安全疏散设施的管理要求。

  7.5.2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5.2.1 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

  7.5.2.2 人员密集场所在使用和营业期间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的门不应锁闭;

  7.5.2.3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完好,门上应有正确启闭状态的标识,保证其正常使用;

  7.5.2.4 常闭式防火门应经常保持关闭;

  7.5.2.5 需要经常保持开启状态的防火门,应保证其火灾时能自动关闭;自动和手动关闭的装置应完好有效;

  7.5.2.6 平时需要控制人员出入或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有保证火灾时人员疏散畅通的可靠措施;

  7.5.2.7 安全出口、疏散门不得设置门槛和其他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且在其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

  7.5.2.8 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完好、有效,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

  7.5.2.9 消防安全标志应完好、清晰,不应遮挡;

  7.5.2.10 安全出口、公共疏散走道上不应安装栅栏、卷帘门;

  7.5.2.11 窗口、阳台等部位不应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栅栏;

  7.5.2.12 在旅馆、餐饮场所、商店、医院、公共娱乐场等各楼层的明显位置应设置安全疏散指示图,指示图上应标明疏散路线、安全出口、人员所在位置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7.5.2.13 举办展览、展销、演出等大型群众性活动,应事先根据场所的疏散能力核定容纳人数。活动期间应对人数进行控制,采取防止超员的措施。

  7.6 消防设施管理

  7.6.1 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设施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设施的检查内容和要求,消防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的要求。

  7.6.2 消防设施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6.2.1 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

  7.6.2.2 室内消火栓箱不应上锁,箱内设备应齐全、完好;

  7.6.2.3 室外消火栓不应埋压、圈占;距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2.0m范围内不得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

  7.6.2.4 展品、商品、货柜,广告箱牌,生产设备等的设置不得影响防火门、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灭火剂喷头、机械排烟口和送风口、自然排烟窗、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7.6.2.5 应确保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需要维修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维修完成后,应立即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7.6.2.6 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消防设施,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6.2.7 自动消防设施应按照有关规定,每年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7.6.3 消防控制室管理应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应制订每日24h值班制度和交接班的程序与要求以及设备自检、巡检的程序与要求。

  7.6.4 消防控制值班室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证其环境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应具备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完整的消防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资料、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

  7.6.5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应完整,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7.7 火灾隐患整改

  7.7.1 因违反或不符合消防法规而导致的各类潜在不安全因素,应认定为火灾隐患。

  7.7.2 发现火灾隐患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应报告上级主管人员。

  7.7.3 消防安全管理人或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应组织对报告的火灾隐患进行认定,并对整改完毕的进行确认。

  7.7.4 明确火灾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和所需经费来源。

  7.7.5 在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

  7.7.6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和重大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将火灾隐患整改复函送达公安消防机构。

  7.7.7 重大火灾隐患不能立即整改的,应自行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7.7.8 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应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7.8 用电防火安全管理

  7.8.1 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下列内容:

  7.8.1.1 明确用电防火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8.1.2 电气设备的采购要求;

  7.8.1.3 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

  7.8.1.4 电气设备的检查内容和要求;

  7.8.1.5 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

  7.8.2 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8.2.1 采购电气、电热设备,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要求;

  7.8.2.2 电气线路敷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应由具备职业资格的电工操作;

  7.8.2.3 不得随意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

  7.8.2.4 电器设备周围应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

  7.8.2.5 对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严禁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7.8.2.6 商店、餐饮场所、公共娱乐场所营业结束时,应切断营业场所的非必要电源。

  7.9 用火、动火安全管理

  7.9.1 人员密集场所应建立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并应明确用火、动火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用火、动火的审批范围、程序和要求以及电气焊工的岗位资格及其职责要求等内容。

  7.9.2 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9.2.1 需要动火施工的区域与使用、营业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7.9.2.2 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前,实施动火的部门和人员应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清除易燃可燃物,配置灭火器材,落实现场监护人和安全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7.9.2.3 商店、公共娱乐场所禁止在营业时间进行动火施工;

  7.9.2.4 演出、放映场所需要使用明火效果时,应落实相关的防火措施;

  7.9.2.5 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使用明火照明或取暖,如特殊情况需要时应有专人看护;

  7.9.2.6 炉火、烟道等取暖设施与可燃物之间应采取防火隔热措施;

  7.9.2.7 旅馆、餐饮场所、医院、学校等厨房的烟道应至少每季度清洗一次;

  7.9.2.8 厨房燃油、燃气管道应经常检查、检测和保养。

  7.10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

  7.10.1 应明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10.2 人员密集场所严禁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7.10.3 人员密集场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时,应根据需要限量使用,存储量不应超过一天的使用量,且应由专人管理、登记。

  7.11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

  7.11.1 人员集中的厅(室)以及储油间、变配电室、锅炉房、厨房、空调机房、资料库、可燃物品仓库、化学实验室等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明确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7.11.2 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装备和个人防护器材。

  7.11.3 应制定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操作程序。

  7.11.4 应列入防火巡查范围,作为定期检查的重点。

  7.12 消防档案

  7.12.1 应建立消防档案管理制度,其内容应明确消防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消防档案的制作、使用、更新及销毁的要求。

  7.12.2 消防档案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7.12.2.1 按照有关规定建立纸质消防档案,并宜同时建立电子档案;

  7.12.2.2 消防档案应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7.12.2.3 消防档案内容应详实,全面反映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纸、图表;

  7.12.2.4 消防档案应由专人统一管理,按档案管理要求装订成册。

  7.12.3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7.12.3.1 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7.12.3.2 所在建筑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场所使用或者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许可文件和相关资料;

  7.12.3.3 消防组织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7.12.3.4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7.12.3.5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配置情况;

  7.12.3.6 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7.12.3.7 消防安全管理人、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电气焊工、电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人员的基本情况;

  7.12.3.8 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7.12.4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7.12.4.1 消防安全例会纪要或决定;

  7.12.4.2 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7.12.4.3 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记录;

  7.12.4.4 火灾隐患、重大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7.12.4.5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7.12.4.6 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等记录资料;

  7.12.4.7 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7.12.4.8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7.12.4.9 火灾情况记录;

  7.12.4.10 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8 消防安全措施

  8.1 通则

  8.1.1 设置在多种用途建筑内的人员密集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h的楼板和2.0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满足各自不同工作或使用时间对安全疏散的要求。

  8.1.2 设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内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屋面,且宜在屋面设置辅助疏散设施。

  8.1.3 营业厅、展览厅等大空间疏散指示标志的布置,应保证其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并使人员在走道上任何位置都能看见和识别。

  8.1.4 防火巡查宜采用电子寻更设备。

  8.1.5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人员密集场所或其所在建筑,其火灾自动报警和控制系统宜接入城市火灾报警网络监控中心。

  8.1.6 除国家标准规定外, 其他人员密集场所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可按GB50084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局部应用系统或简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8.1.7 除国家标准规定外, 其他人员密集场所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可设置点式火灾报警设备。

  8.1.8 学校、医院、超市、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安全出口、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易于从内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紧急出口”标识和使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以下方法:

  --设置报警延迟时间不应超过15s的安全控制与报警逃生门锁系统。

  --设置能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且具备远程控制和现场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门锁装置。

  on----设置推闩式外开门。

  8.2 旅馆

  8.2.1 高层旅馆的客房内应配备应急手电筒、防烟面具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其他旅馆的客房内宜配备应急手电筒、防烟面具等逃生器材及使用说明。

  8.2.2 客房内应设置醒目、耐久的“请勿卧床吸烟”提示牌和楼层安全疏散示意图。

  8.2.3 客房层应按照有关建筑火灾逃生器材及配备标准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备,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8.3 商店

  8.3.1 商店(市场)建筑物之间不应设置连接顶棚,当必须设置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8.3.1.1 消防车通道上部严禁设置连接顶棚;

  8.3.1.2 顶棚所连接的建筑总占地面积不应超过2500m2;

  8.3.1.3 顶棚下面不应设置摊位,堆放可燃物;

  8.3.1.4 顶棚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

  8.3.1.5 顶棚四周应敞开,其高度应高出建筑檐口1.0m以上。

  8.3.2 商店的仓库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隔墙与营业、办公部分分隔,通向营业厅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8.3.3 营业厅内的柜台和货架应合理布置,疏散走道设置应符合JGJ 48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8.3.3.1 营业厅内的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

  8.3.3.2 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当一层的营业厅建筑面积小于500m2时,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可为2.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可为1.5m;

  8.3.3.3 疏散走道与营业区之间应在地面上应设置明显的界线标识;

  8.3.3.4 营业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大于30m,且行走距离不应大于45m。

  8.3.4 营业厅内设置的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

  8.3.4.1 应在疏散走道转弯和交叉部位两侧的墙面、柱面距地面高度1.0m以下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确有困难时,可设置在疏散走道上方2.2m~3.0m处;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8.3.4.2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规格不应小于0.85m×0.30m,当一层的营业厅建筑面积小于500m2时,疏散指示标志的规格不应小于0.65m×0.25m;

  8.3.4.3 疏散走道的地面上应设置视觉连续的蓄光型辅助疏散指示标志。

  8.3.5 营业厅的安全疏散不应穿越仓库。当必须穿越时,应设置疏散走道,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与仓库分隔。

  8.3.6 营业厅内食品加工区的明火部位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隔墙与其它部位分隔。敞开式的食品加工区应采用电能加热设施,不应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8.3.7  防火卷帘门两侧各0.5m范围内不得堆放物品,并应用黄色标识线划定范围。

  8.4 公共娱乐场所

  8.4.1 公共娱乐场所的外墙上应在每层设置外窗(含阳台),其间隔不应大于15.0m;每个外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5m2,且其短边不应小于0.8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2m。

  8.4.2 使用人数超过20人的厅、室内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1.1m的疏散走道,活动座椅应采用固定措施。

  8.4.3 休息厅、录像放映室、卡拉OK室内应设置声音或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其画面、音响切换到应急广播和应急疏散指示状态。

  8.4.4 各种灯具距离周围窗帘、幕布、布景等可燃物不应小于0.50m。

  8.4.5 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指定专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清除烟蒂等火种。

  8.5 学校

  8.5.1 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和集体宿舍的公共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不应设置卷帘门、栅栏等影响安全疏散的设施。

  8.5.2 集体宿舍严禁使用蜡烛、电炉等明火;当需要使用炉火采暖时,应设专人负责,夜间应定时进行防火巡查。

  8.5.3 每间集体宿舍均应设置用电超载保护装置。

  8.5.4 集体宿舍应设置醒目的消防设施、器材、出口等消防安全标志。

  8.6 医院的病房楼、托儿所、幼儿园

  8.6.1 病房楼内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罐。

  8.6.2 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使用明火取暖、照明,当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防火、防护措施,设专人负责;厨房、烧水间应单独设置。

  8.7 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的展览厅等场所

  8.7.1 临时举办活动时,应制定相应消防安全预案,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大型演出或比赛等活动期间,配电房、控制室等部位须有专人值班。

  8.7.2 需要搭建临时建筑时,应采用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材料。临时建筑与周围建筑的间距不应小于6.0m。

  8.7.3 展厅等场所内的主要疏散走道应直通安全出口,其净宽度不应小于4.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2.0m。

  8.8 人员密集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

  8.8.1 生产车间内应保持疏散通道畅通,通向疏散出口的主要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0m,其他疏散走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5m,且走道地面上应划出明显的标示线。

  8.8.2 车间内中间仓库的储量不应超过一昼夜的使用量。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集中摆放,机电设备、消防设施周围0.5m的范围内不得堆放可燃物。

  8.8.3 生产加工中使用电熨斗等电加热器具时,应固定使用地点,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8.8.4 应按操作规程定时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飞絮。

  8.8.5 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不应擅自拉接电气线路、设置炉灶。

  8.8.6 员工集体宿舍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h,且应砌至梁、板底。

  9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和演练

  9.1 预案

  9.1.1 单位应根据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的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9.1.2 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9.1.2.1 明确火灾现场通信联络、灭火、疏散、救护、保卫等任务的负责人。规模较大的人员密集场所应由专门机构负责,组建各职能小组。并明确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其职责;

  9.1.2.2 火警处置程序;

  9.1.2.3 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9.1.2.4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9.1.2.5 通信联络、安全防护和人员救护的组织与调度程序和保障措施。

  9.2 组织机构

  9.2.1 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担负公安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之前的指挥职责,组织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等工作。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9.2.2 灭火和应急疏散各项职责应由当班的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承担。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成立各职能小组,由消防安全管理人、部门主管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义务消防队及其他在岗的从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通信联络:负责与消防安全责任人和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之间的通讯和联络;

  --灭火:发生火灾立即利用消防器材、设施就地进行火灾扑救;

  --疏散:负责引导人员正确疏散、逃生;

  --救护: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保卫:阻止与场所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保护火灾现场,并协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火灾调查;

  --后勤:负责抢险物资、器材器具的供应及后勤保障。

  9.3 预案实施程序

  当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同时开展下列工作:

  --向公安消防机构报火警;

  --当班人员执行预案中的相应职责;

  --组织和引导人员疏散,营救被困人员;

  --使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设施扑救初起火灾;

  --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

  --保护火灾现场,维护现场秩序。

  9.4 预案的宣贯和完善

  9.4.1 应定期组织员工熟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通过预案演练,逐步修改完善。

  9.4.2 地铁、高度超过100m 的多功能建筑等,应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进行评估、论证。

  9.5 消防演练

  9.5.1 目的

  9.5.1.1检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职能组和有关人员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内容、职责的熟悉程度。

  9.5.1.2检验人员安全疏散、初期火灾扑救、消防设施使用等情况。

  9.5.1.3检验本单位在紧急情况下的组织、指挥、通讯、救护等方面的能力。

  9.5.1.4检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9.5.2 组织

  9.5.2.1旅馆、商店、公共娱乐场所应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演练,其他场所应至少每年组织一次。

  9.5.2.2宜选择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较大和重点部位作为消防演练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火灾模拟形式。

  9.5.2.3消防演练方案可以报告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争取其业务指导。

  9.5.2.4消防演练前,应通知场所内的从业人员和顾客或使用人员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时,应在建筑入口等显著位置设置 “正在消防演练”的标志牌,进行公告。

  9.5.2.5消防演练应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实施。

  9.5.2.6模拟火灾演练中应落实火源及烟气的控制措施,防止造成人员伤害。

  9.5.2.7地铁、高度超过100m 的多功能建筑等,应适时与地公安消防队组织联合消防演练。

  9.5.2.8演练结束后,应将消防设施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总结。

  10 火灾事故处置与善后

  10.1 确认火灾发生后,起火单位应立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通知建筑内所有人员立即疏散,实施初期火灾扑救,并报火警。

  10.2 火灾发生后,受灾单位应保护火灾现场。公安消防机构划定的警戒范围是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尚未划定时,应将火灾过火范围以及与发生火灾有关的部位划定为火灾现场保护范围。

  10.3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内,不得擅自移动火场中的任何物品。

  10.4 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10.5 有关单位应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情况,查找有关人员,协助火灾调查。

  10.6 有关单位应做好火灾伤亡人员及其亲属的安排、善后事宜。

  10.7 火灾调查结束后,有关单位应总结火灾事故教训,改进消防安全管理。

篇2:桑拿洗浴场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桑拿洗浴场所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一、消防常识

  浴场的安全疏散

  1.浴场是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之一,安全疏散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浴场要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多方位地均匀设置;不应设置影响顾客人流安全疏散的旋转门、侧拉门等。

  2.浴场楼梯、走道、疏散外门等的疏散宽度,应符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安全出口、疏散用门、楼梯等通道,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

  浴场的消防设施

  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中心、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应急广播、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系统的联动控制,以及灭火器材等。

  1.火灾报警系统应能准确报警,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要熟悉消防设备的操作,熟练掌握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

  2.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主备泵能自动互投,动力配电柜的主备电源能自动切换。室内消火栓泵应能在消火栓箱处和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喷淋泵能够按系统功能要求在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和自动启动。自动喷淋系统应有稳压(增压)设施;自动喷水系统的湿式报警阀及水力警铃要保持正常的报警功能。

  3.防排烟系统。采用自然排烟时,开窗、开口面积应符合要求,以满足排烟的需要。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应保证楼梯间压力40~50Pa,前室或合用前室30~25Pa。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口平时应处于关闭状态,排烟口应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当任一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自行启动;在排烟支管上、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

  4.常闭式防火门应能保持关闭状态;常开防火门处不应有阻碍防火门关闭的障碍物,在火灾时应能自动关闭。防火卷帘门应能自动启动和手动启动,防火卷帘下部不能摆设柜台、堆放货物影响卷帘门的降落。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用卷帘门代替疏散门。

  消防安全管理

  (一)日常防火管理

  浴场应按照《消防法》的要求,认真履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浴场的法定代表人或行政负责人应当负责浴场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是浴场的防火负责人;浴场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抓好落实;浴场应建立逐级防火安全责任制,签定防火安全责任书;要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制定灭火预案及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消防器材,使消防器材能完好使用;要建立防火档案,对浴场的防火工作情况认真记载。

  (二)明火管理

  浴场的顾客流量大,其中不乏吸烟者,随意乱扔烟头往往造成火灾。

  因此在浴场中应禁止吸烟,并设置禁止吸烟标志牌。浴场在设备安装、检修、柜台改造过程中,营业区与装修区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动用电气焊割作业时,应在动火作业前,履行用火审批手续。现场必须有人监护,备有消防器材,做好灭火准备。

  (三)易燃品管理

  浴场内经营指甲油、摩丝、打字纸、丁烷气等易燃危险商品时,应控制在两日的销售量以内,同时要防止日光直射,与其他高温电热器具隔开,妥善进行保管。地下浴场严禁经营销售烟花爆竹、发令枪纸、汽油、煤油、酒精、油漆等易燃商品。对日用少量易燃液体,要放至封闭容器内,随用随开,未用完的送回专用库房,现场不得储存。

  二 室内消火栓使用应急预案

  1. 工程部接到防损部火灾报警后,立即派专职人员赶到消防水泵房,查看喷淋泵、消防泵电源开关箱是否处于自动状态;(3分钟内)

  2. 防损部员工负责利用浴场消火栓内的水笼带铺设到失火现场,接上水笼带与水枪、水闸的接口,二人一组,做好出水准备;

  3. 在灭火器无法控制火势的情况下,防损部员工或保安按动消火栓内紧急按钮,启 动消防水泵,用水笼带与水枪进行灭火,同时防损部通知工程部已启动消防水泵。

  4. 灭火结束后,防损部通知工程部将消防泵关闭,并使消火栓系统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

  三. 消防报警处理程序

  1. 消控中心消防报警系统报警后,红色火警灯亮、蜂鸣器响.

  防损部值班人员根据显示的火灾资料,查看消防报警设备标签,确定报警点所在区域。

  3. 根据报警点所在区域,查看地形图,确定报警点实际位置。

  4. 防损部值班人员用对讲机呼叫防损员到报警点查看实际情况。

  5. 防损员将查看的实际情况报告防损部值班人员,随后采取措施:

  1)有火警,防损部采用火灾应急程序。

  2)无火警,防损部值班人员将报警器复位。

  3)有故障,防损部值班人员报工程部检修。

  6.防损部值班人员将实际情况、处理结果记录在案,写明日期、时间、报警内容、处警人、报警原因及处理结果。

  四, 消防常识复习

  1.什么叫火灾?

  答: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2. 什么叫燃烧?

  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3. 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哪些?

  答:(1)要

  有可燃物;(2)要有助燃物(氧化剂);(3)要有着火源(火种)。

  4.什么叫火灾隐患?

  答:有可能直接造成火灾或火灾发生后阻碍灭火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安全因素。

  5.火灾成因规律和特点是什么?

  答:(1)生活用火不慎;(2)小孩玩火;(3)违反安全操作规定;(4)违反电器安装使用安全规定;(5)吸烟;(6)放火;(7)自燃。

  6.依据火灾中燃烧物的特性,火灾可分为哪五类?

  答:固体物质火灾、液体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气体火灾、金属火灾、带电火灾。

  7.火灾发展分哪五个阶段?

  答:(1)初起阶段;(2)发展阶段;(3)猛烈阶段;(4)下降阶段;(5)熄灭阶段

  8.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有哪些?

  答:(1)短路;(2)过负荷;(3)接触电阻过大;(4)电火花和电弧。

  9.、固体物质燃烧的四种形式是什么?

  答:(1)蒸发燃烧;(2)分解燃烧;(3)表面燃烧:(4)阴燃。

  10.公共娱乐场所火灾危险性主要有哪些?:

  答:(1)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防火要求;

  (2)装饰装修使用大量可燃材料,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

  (3)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4)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11.公民在消防工作中应当承担哪些义务?

  答: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12.《消防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是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厂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13.消防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谁主管,谁负责”

  14.水的灭火使用有哪几个方面?

  答:(1)水能够冷却燃烧的物质;

  (2)水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窒息;

  (3)水能够稀释某些液体,冲淡燃烧区内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强度;能够浸湿未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

  (4)水在机械作用下具有冲击力。水流强烈冲击火焰,使火焰中断而熄灭。

  15.泡沫灭火有哪三个方面的作用?

  答:(1)覆盖; (2)冷却; (3)稀释。

  16.什么叫初起火灾?

  答:是指火灾开始发生的一段时间,燃烧的速度比较缓慢,火焰不高,燃烧放出的辐射热能较低,燃烧面积不大,烟热积聚在起火建筑的原有空间范围内。

  17.根据燃烧原理,扑救初起火灾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1)断绝可燃物;(2)冷却灭火;(3)窒息灭火;(4)抑制灭火;(5)扑打灭火;(6)断电灭火;(7)阻止火势蔓延;(8)防止爆炸。

  18.针对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火灾危险性,如何采取切实可靠的防范措施?

  答:(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防火意识;

  (2)建筑防火设计要符合防火要求;

  (3)装饰装修必须遵守有关防火安全规定;

  (4)电气灯具设置要符合防火要求;

  (5)消防器材配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防排烟装置以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及通道的设置要符合标准:

  (6)搞好消防知识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9.地下建筑火灾的特点?

  答:(1)火场温度高,烟雾大,且不易散出;

  (2)毒气重;(3)疏散困难;(4)火灾扑救困难。

  20.灭火器有哪几类?

  答:(1)泡沫灭火器;(2)二氧化碳灭火器; (3)1211灭火器;(4)干粉灭火器;(5)水型灭火器。

  21.在发生火灾时人们的心理及行为有哪几种?分别表现为什么?

  答:(1)习惯心理:总是爱走熟悉的、常走的出口或楼梯;

  (2)趋光心理:以明亮的方向为行动的目标;

  (3)空间脱险心理:以开阔的空间为行动目标;

  (4)恐惧心理:即使身在安全之处也要逃向相反的方向;

  (5)盲从心理:人在极度恐慌时失去正常的控制能力,盲目跟随别人行动;

  (6)捷径反应:都力求走最近的路脱险,另外的人在危险逼近时,就会逃向狭小的角落,也有的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发挥出预想不到的力量。

  22.消防工作的“三懂、三会、三能”是什么?

  答: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火灾危险性;

  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

  懂得火灾扑救方法;

  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处理各种危险事故;

  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3.什么是安全第一?

  答: 当生产经营任务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解决安全问题,使生产经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4.火场疏散的方法有哪些?

  (1)有组织的疏散;

  (2)正确的通报防止混乱;

  (3)疏散引导;

  (4)制止脱险者重返火场。

  25.火场寻找被困人员的方法有哪些?

  (1)询问知情人;

  (2)主动呼喊;

  (3)搜寻被困人员。

  26..如何自救逃生协助救援?

  答:发生火灾时,首先是不要惊慌保持冷静。选择最近的安全出口为正确的逃生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或爬行撤离火场。如果有条件时,可用水将自己从头到脚浇湿以防衣服着火。用衣服裹住皮肤外露部分,以防烧伤或烫伤皮肤。通过烟火区时,还要尽量减少呼吸次数,以防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中毒窒息。如果被烟火困在房间内,首先要触摸门板是否发烫不要冒然开门,以防被烟气或热气浪烫伤,用湿布条塞住门缝,防止烟气进入,并不停的给门上浇小、降温。利用通讯工具报警求救,如果通讯器具失效,可利用向窗户外扔东西提醒过路人注意,或大声叫喊提醒过路人注意而报警解救,如果楼

  层较矮可以用床单、窗帘等物织成绳子利用它自行解救。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办法安全的撤出火场。

  27.什么是安全出口?

  答:是指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使人员安全逃生的门和楼梯,如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有防火分隔物隔开的疏散楼梯都是安全出口,公共建筑的每部室内疏散楼梯宽度不应小于是1-1米。

  28.消防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9.火灾探测器有几种?

  感温式;2、感烟式;3、感光式;4、可燃气体;5、复合式。

  30.防火门有几种?

  答:共有3种防火门。

  (1)甲级防火门

  (2)乙级防火门

  (3)丙级防火门

篇3:农家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农家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营业期间确保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

  二、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标志等消防设施,加强维护保养,确保完整好用。

  三、严格用火、用电管理,严禁超负荷使用电器,私拉乱接电气设备,严禁在客房或活动内使用明火。

  四、严禁夏季在未经许可深水区游泳,冬季在未经许可冰面垂钓尤其儿童、老人。

  五、严禁存放过量易燃易爆化学物和其它危险物品。

  六、严格遵守农家乐停车场管理规定,严禁随意停放,堵塞消防安全通道。

  七、值班人员做好值班巡查工作,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及时消除。

  八、熟悉灭火疏散预案,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组织引导顾客疏散,积极向游客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防火知识。

  九、积极整改上级监督部门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确保安全事故的零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