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集团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

2248

集团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

  集团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

  第七章 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

  第一一四条 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必须执行国家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及集团公司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中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一一五条 利用会计软件进行成本核算,要求原有基础工作较好,如果手工核算程序不规范,手工成本核算基础数据达不到要求,必须先行整顿原有核算程序和方法,务使初始输入基础数据与核算程序符合电算化要求。

  第一一六条 实行成本费用的电算化管理,其初始化主要过程应当是设置规范的成本核算程序及完整准确的企业内部价格体系、定额体系、产品机件目录及相关工艺技术资料等基础信息数据,以及产品成本期初数额等。

  第一一七条 实行成本费用电算化管理,应当注意规范有关核算方法和过程,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在手工条件下过于粗略的核算方法,要进行改正。例如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个别折旧率;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可采用代数分配法;零付加工成本可采用设备复杂系数折算等。

  第一一八条 实行成本费用电算化,应当注意建立完整的材料核算系统、费用核算系统、产品零件及整机成本核算系统、产品零件投入产出核算系统、内部结算系统等,结合内存的各种基础数据资料及软件的核算程序与各项功能,组成完整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

  第一一九条 实行成本费用电算化,其最初阶段应当采用人工与计算机同时进行的双轨制运行方式,以考察成本软件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业务处理能力。双轨制运行的时间,一般应在6个月以上,最好能跨年度。在全部使用电算化代替手工进行成本核算之前,必须经有关部门按规定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

  第一二○条 成本核算电算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各企业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从建立电算化基础工作抓起,在建立过程中,吸收其他企业的经验,使工作逐步达到要求。对于已经实行电算化的企业,也应当注意吸收先进经验,使本企业的电算化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不断提高与完善。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集团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核算

  集团公司成本和费用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核算

  第五章 成本费用核算细则

  第一节 材料费用核算

  第五十一条 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一)购入材料的原价(不含增值税;不包括购入材料包装物或容器的押金);

  (二)购入材料的外地运杂费;

  (三)符合上级主管物资部门制订的、材料运输途中定额损耗率限额内的损耗;

  (四)材料入库前,整理挑选时发生损耗的净损失,及其整理费用;

  (五)进口材料的国外进价,进口环节的各种税金和其他进口费用,以及应分摊的外汇价差。

  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的采购成本为实际支付给代理单位的全部价款。

  第五十二条 企业采用计划价格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月终要分类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不得使用一个综合差异率。

  除外加工材料可按上月差异率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外,都应将耗用的材料按当月实际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调整为实际成本。分类差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月某类材料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额 *100%

  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第五十三条 核算企业生产耗用的各种材料,都要根据合法的材料收发凭证,经过收发、记帐、稽核,按材料的计划价格或实际价格进行核算。

  核算材料成本,要收集当月生产过程中领用、退库、交库的全部材料凭证进行核算。对于尚未付款已经采购入库材料的领用,要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所领用的材料仍应计入领用期成本,不准任意提前或延迟实际领用期。

  外购材料直接发交车间使用时,仍应按照规定的收发程序,办理材料检验和收发手续。

  第五十四条 核算材料成本,应与供应部门发放数核对一致,然后按成本项目进行分配,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或费用项目。

  第五十五条 直接用于产品的材料成本,应当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凡是由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材料,可分别按消耗定额比例、耗用重量比例、产品数量比例等方法,在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第五十六条 车间(分厂)月末已领未用的产品原材料,必须办理实物退料或“假退料”手续。

  产品完工下场,工作命令执行完毕或中途停止执行时,所有已领未用的原材料应全部退库,不得移作他用。

  第五十七条 生产过程中的废料、边角短料和回收的包装物,应按月回收交库。废料、边角短料退库成本,凡是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或工作命令的,应直接冲减原材料成本。如果无法计入产品或原工作命令成本的,可以按成本计算期内的全部商品产品原材料成本的比例扣除,期末在产品可以不分摊废料回收成本。

  第五十八条 车间(分厂)设有二级材料储备小仓库的,必须严格按仓库管理程序,专库保管,专设帐册凭证,专人收发保管。二级材料储备小仓库的期末存料,应办理库存材料的移库核算手续,不得计入生产成本。

  在车间(分厂)二级材料储备的体制下,供应部门材料仓库的发料,作为车间(分厂)储备材料的收入,成本核算要以内部发料凭证为依据。

  第五十九条 不论是准备车间或供应部门,对属于生产工艺过程的下料工序加工,使材料具有初步零件形状的,应作为基本生产工序,纳入生产成本核算范围,不应作为自制材料成本。

  企业由于生产需要,对库存材料进行的各种加工,包括外部加工和自制,加工后虽然改变了原有材料的形状或规格,但仍具有通用材料性质,并入库待领的,作为自制材料处理。

  凡是自制材料和自制半成品的界限难以划分的加工工序,一般应按照加工完成后入库归属,作为区别的标准:

  (一)材料加工后仍交供应部门仓库保管的,作为自制材料。

  (二)材料加工后交生产计划部门所属毛坯库或在半制品仓库保管的,作为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实际成本,应包括:领用材料和加工费用,扣除退库的余料价值。委托外部加工材料成本,应包括:发生材料成本,外付材料加工费用,扣除下脚废料回收后的实际价格。

  第六十条 车间(分厂)领用各种材料,要按照实际领用数量计价,不得把由于仓库保管责任所造成的材料溢缺、损坏等经济责任,利用“清帐法”自行修正领用数量,转嫁给领用部门承担。

  仓库保管材料盈、亏、毁损的核算规定如下:

  (一)由于物资自然损耗,在上级主管物资部门规定自然损耗率范围以内的,经供应部门、财会部门领导批准,计入管理费用。

  (二)由于材料采购入库和收发工作的疏忽,造成同类材料的型号、规格、颜色等数量相互混杂,但是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或差额极为微小的材料溢缺的等量调整,经供应部门和财会部门领导批准,差额可以计入同类材料价格差异。

  (三)由于采购和保管责任而造成盘盈盘亏、毁损的,要由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提出书面说明和改进措施,经主管厂长和总会计师共同签署后(超过规定限额,要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其盘盈数按计划价格,盘亏和毁损按实际成本,扣除责任人赔偿,并通过规定的待处理核销程序后计入管理费用。

  (四)由于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造成的损失,应查清原因,扣除保险公司和有关责任人的赔偿,减去残余价值,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将净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

  不论是库内保管物资,或是露天堆放物资,都要定期盘点核实库存数。如有盘亏或毁损,应按上述规定处理,不得擅自采用定额损耗率予提损耗计入成本。

  第六十一条 铸造车间领用熔铸材料,要实行计量交接,明确经济责任。可以逐日填制领料凭证,也可以逐日交接记录数量,月终汇总填制领料凭证,但不得实行由车间包干采购数量,溢缺不计、责任不清,更不得将熔铸用材料仓库划归铸造车间管辖,转移物资仓储职能,削弱物资计量交接,混淆物资保管责任。

  第六十二条 实行钢材切割核算的企业,应该根据同规格材料的领用成本,减除余料短料价值,按已经切割完工的各产品零件切割后重量的比例,分配核算钢材切割成本。

  第二节 低值易耗品费用核算

  第六十三条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劳动资料。一般是指使用年恨在一年以内,或单位价值在两千元限额内的劳动资料。

  第六十四条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低值易耗品,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一般低值易耗品皆可采用一次性摊销的办法,即在领用时一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

  (二)对于单位价值较大,或一次领用数额较大,影响当期成本水平的,可以分期摊销,但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不论采用何种摊销办法,企业都应加强对低值易耗品的日常管理,建立在库、在用台帐,严格按原始凭证办理借领、退库和报废手续。

  第六十五条 产品专用工具和工艺装备,不管自制或外购,在领用时,按产品型号或工作命令,一次计入产品成本。两种以上产品共同使用的专用工装,可以根据产品制造数量和制造工时的比例,分摊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专用工装成本不多的,也可以全部计入当月产品成本。

  第六十六条 企业各种自制通用工具,要纳入厂部工具总库的管理范围,按照辅助生产核算办法核算自制成本,并进行完工入库计价入帐,领用时按规定计入生产成本。

  期末库存的自制工具,要按工具储备资金管理,不能采用计量不计价、领用不结算的管理办法。

  第六十七条 领用工具采用计划价格核算的企业,应参照材料价格差异分摊办法,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六十八条 铸工车间用于产品铸造的专用砂箱、专用型板和模具,按专用工装进行核算。通用砂箱和其他铸造工具,在领用时一次摊销,但必须将当月报废的砂箱和其他铸造工具办理废料交库手续,冲减报废月份的铸工工具领用成本。

  第三节 工资及福利费核算

  第六十九条 企业支付全体在册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的各项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以及属于国家规定工资总额范围内的辅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都应当根据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进行计算、支付、汇总、分配。

  不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计入产品实际成本的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应该是当月实际支付的应付工资。

  凡是经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劳动部门共同核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应按国家规定的工资基金数计算分配进入成本。

  第七十条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计件生产工人的工资,可以根据上月实际完成合格品的实物量,或按实物量折算的劳动量,乘计件单价计算。计件工人由于从事工艺过程未规定的额外工作,或由于工作条件变更而补付的工资补贴等,应按企业规定的审核程序,填制各类凭证后计算发放,并计入产品成本。

  第七十一条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的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基数,按规定为企业每月实际的应付工资。不准任意变动计提的基数和提存率。

  第七十二条 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在两级核算的体制下,为了有利于考核,对车间(分厂)的工资费用可按实际支付数进行核算,企业按国家核定的工资基数与企业实际应付数的差额,列入管理费用。

  第七十三条 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福利费,凡是能直接划分产品成本归属的,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计件工资一般应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不能直接划分产品成本归属的计时工资和职工福利费,可以根据产品加工的定额工时,或产品重量的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七十四条 企业在归集和分配工资费时,应当严格区分工资费的用途,不能将应由其他项目负担的工资费用和应列入产品成本费用中的工资费用混淆。

  第四节 动力、折旧和其他费用核算

  第七十五条 企业的动力费用,包括外购和自制的水、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费用。外购动力按实际支付数核算,自制动力作为辅助生产核算。

  外购电力需要经过企业变电所变压输电的,一般仍应作为外购电力核算。变电所的费用可列入管理费用。如果企业变电量较大的,也可以单独列作辅助生产核算。

  月终结算外购动力成本时,应扣除增值税,按无税成本分配核算动力费用。生活福利部门、专项工程等耗用的外购动力,要按含税实际成本核算。

  实行内部结算制的企业,动力费用的结算,可按内部结算单价执行。

  第七十六条 动力费用应当根据企业各单位的实际耗用量分摊计算。能直接划分产品动力消耗的,应按产品实际耗用量直接计算动力成本。无法划分产品的动力费用,可以分别车间(分厂)和部门,与其他间接费用同作为工缴成本分摊计算。外购动力费用的实际支出,与内部动力消耗仪表显示数之间的差额,按下列情况处理:

  (一)实行动力计划价格或结算价格核算的差额应计入动力成本差异,最终计算动力实际成本。

  (二)实行动力实际价格核算的,要按实际支付金额和厂内实际耗用总量重新计算单价,据以分配各受益单位的动力费。

  第七十七条 企业计提折旧的范围,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八条 计提折旧的方法,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具体按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六项规定执行。

  第七十九条 企业应按使用车间(分厂)和部门,分别核算折旧费,一般不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为间接费用分配核算。生产车间计提的折旧,记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应提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租出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计入其他业务支出。

  第八十条 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按实际发生额一次或分次计入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

  修理费用的内容一般包括:房屋、建筑物及设备的修理、维护及保养费用,补付的零星修理费,限额内的简易料棚,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小型零星土建改造设施的实际费用等。

  属于外包的修理费,按实付金额计算。属于厂内委托修理的劳务费,可以按实际发生额计算,也可以按厂内劳务结算价格进行结算,以明确双方的经济责任,车间(分厂)内部机电维修工人为本车间进行经常性维修工作,一般只计材料消耗,不计人工成本。

  第五节 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予提费用核算

  第八十一条 企业对于一次支付分期摊入当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的各种待摊费用,应按受益期限,分月摊入成本,分摊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如超过一年,应转作递延资产管理。

  第八十二条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分期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等。开办费内容按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界定,按照不短于五年的期限平均摊销。

  第八十三条 对于应由本月成本负担而在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应在下列费用范围内通过予提科目计入本月产品成本:

  (一)租入固定资产的修理费支出;

  (二)按季结算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支出;

  (三)根据产品质量三包要求,企业在商品出厂后继续进行的工序费用成本,如安装调试成本、油漆成本等;

  (四)其他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该确认为当期的费用,但尚未发生,或者由于结算期滞后与成本计算期不一致的费用。

  第八十四条 予提费用应按项目、按供货单位进行明细核算,不得在一级会计科目内合并汇总核算。

  予提费用与实际发生数的差额,必须及时调整成本负担数,或在年终结算时结清,不得保留余额。因特殊情况必须保留余额的,应经企业主管部门批准。企业不准利用予提费用虚列费用,调节成本。

  第六节 辅助生产核算

  第八十五条 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应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一般可分两种情况:

  (一)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如供水、供电、供汽、运输等部门,可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

  (二)提供多种产品或多种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如工具、修理车间等,除按车间别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外,还应按各种产品和劳务,分别设立成本计算单,登记直接费用。其他费用可先在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车间明细帐核算,月末再采用适当标准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或劳务成本计算单中。

  第八十六条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一)自制的材料、工模具等,完工后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帐户,各车间领用时,比照材料的核算方法,按用途和数量,转入有关费用帐户。

  (二)提供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等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根据各受益部门的耗用数量进行分配。但由于辅助部门之间也互相提供劳务,所以应先进行辅助部门之间的交互分配,然后再确定实际单位成本,向基本生产车间分配。一般的分配方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分配法,即不进行交互分配,仅在各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之间,按受益数量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的标准不够完整,特别是在辅助部门之间互相提供劳务较多时。

  2.一次交互分配法,即分两次进行分配,第一次只限于各辅助部门之间交互分配费用;第二次是各辅助生产部门分配前的费用,加上分入费用,减去分出费用,计算出实际费用和单位成本,再按直接分配法分配给各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等。

  3.内部结算价格分配法,或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根据事先确定的内部结算价格或计划价格,和各受益单位的实际耗用数量,计算应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各辅助部门的差异,可列入管理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续简单,计算快速,并能考核各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有利于厂内经济核算。但价格若制订的不准确,会影响成本的准确性,价格一般应以市场价为基础。

  4.代数分配法,是利用多元方程的原理,计算出各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成本,再按直接分配法分配于各基本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等。代数分配法的最大优点是分配结果准确,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达到的,但如企业辅助部门较多,计算起来就较麻烦,所以只适用于辅助生产部门较少,或实现了电算化的企业。

  企业可根据其生产特点和其他方面的条件采用某种方法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但辅助生产车间如有对外销售产品或对外承制工业性作业,以及为自营基建工程等提供产品或劳务,则必须按工作命令分别归集每项产品作业的费用,采用定单法核算实际成本。

  第七节 制造费用核算

  第八十七条 制造费用的归集,设置制造费用明细帐,按车间别设置帐户,采用多栏式帐页,按明细项目归集费用发生额,月末汇总结转生产成本帐。制造费用明细帐期末应无余额。

  第八十八条 制造费用的分配,应分别车间进行。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分配方法一般可按生产工时(实动工时或定额式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或财务制度规定的其他分配方法。

  一般较多采用工时比例法,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资料容易取得,方法较简单,在原始记录和工时统计资料比较健全的车间,都可采用这种方法。但不论采用实动工时、定额工时、或者机器工时都不应忽视各种机床小时工缴费的差别。如果在一个机床型号较多、精密复杂程度相差悬殊的车间里,就必须根据各类机床的折旧、维修、保养等方面费用为依据,计算与编制设备复杂系数表,再按系数别统计与折算生产工时,据以分配制造费用,这样更为合理准确。企业应当加强基础工作,争取采用这种按系数折合工时的工缴费用分配方法。

  第八节 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成本核算

  第八十九条 企业各基本生产车间(分厂)必须加强在产品的管理和核算,设置在产品数量台帐,记录车间在产品投入、转移、交库等数量变动及生产进度。车间(分厂)内部如设有中间库的,应当设置实物收发保管数量卡片,根据车间内部收发凭证进行登记。为了保证在产品数量的准确性,车间(分厂)计划调度员要对在产品数量台帐和中间库的数量卡片进行定期稽核,作到卡物相符。

  已制订另件定额成本并实行二级核算的企业,其车间核算员应设置产品投入产出明细帐,登记毛坯投入,零件交库及期末在产的数量和定额成本。同时进行内部结算,并负责与生产管理部门半成品库的明细帐核对,保持帐帐相符,保证在产品成本的准确、完整。

  第九十条 企业生产管理部门所属的毛坯库、零部件库,都要加强实物管理和记帐核算。实物的收发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半成品的发放和入库,都要实行点数交接。也可根据管理要求,实行毛坯、半成品的内部转移结算。准备车间与加工车间之间、各加工车间相互之间的半成品交接,都要通过生产管理部门所属仓库办理领交手续,以有利于掌握准备和生产的进度,一般不要在车间之间自行交接流转。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自制半成品,应在自制半成品科目下单独设置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第九十一条 企业对在产品、半成品应当定期组织盘点,防止成本虚增、虚减。要建立全厂在产品的盘存制度,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盘存。盘存工作一般可按下列办法进行:

  (一)单件小批生产和轮番投产的生产类型,当产品完工下场时,应及时组织静态盘点。

  (二)成批大量生产的生产类型,应定期组织盘点。在设有实物台帐的企业,一般每季度盘点一次。

  (三)在年度终了前,要组织在产品、半成品的全面盘存,发生盈亏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 经批准后,扣除责任人赔偿,计入管理费用。如果没有在产品实物数量记录的,必须按月组织盘点。

  企业应当根据在产品的数量记录、盘存记录,正确计算月末产品成本,不得任意估计。

  第九十二条 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如果各月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少,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

  (二)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如果在产品数量各月变化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影响很小,为简化计算,各月在产品成本可固定按年初数计算。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可全部作为当期完工产品的总成本。但必须在年终进行盘点,并根据实盘的数量重新计算在产品成本。

  (三)按直接材料费用计算

  如果直接材料费用在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其他费用全部由当期完工产品负担。计算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材料费用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四)约当产量法

  是指将月末在产品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产量,并按在产品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比例分配工缴成本的一种方法。(原材料不折算)。这种方法适用面较广泛,特别是在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在产品数量不稳定的生产车间。为简化计算,一般采用50%作为综合折率,计算公式是: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完工产品加工费用成本=月初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本月发生加工费用-期末在产品加工费用成本

  (五)按定额成本计算

  是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和产品零件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项消耗比较准确稳定,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比较均衡的企业。产生的定额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使用定额成本计价,简化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划分的手续,并使完工产品成本指标能及时反映当期成本管理的工作质量。其计算公式是:

  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件产品材料费用

  在产品定额加工成本=∑在产品数量×单件产品加工费用

  在产品定额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在产品定额加工成本

  注:单件加工费用应按加工工艺路线及设备复杂系数、定额工缴单价计算。此外,在产品加工成本仍可以采用约当法折算。

  (六)定额比例法

  是按照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直接材料按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加工费用按各该定额工时或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公式是,以制造费用为例:

  月初在产品实际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

  本月完工产品定额工时+月末在产品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本月完工产品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也可以采用简易方法进行费用分配,公式如下:

  月末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月初在产品定额消耗量+本月投入定额消耗量-本月完工产品定额消耗量

  但这一种计算方法容易掩盖在产品的盘亏,容易产生误差,所以采用这一方法必须结合定期盘点制,根据实盘数量及时调整修正在产品成本。

  第九十三条 企业的在产品成本按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选用:

  (一)采用定单法核算成本的单件小批生产,在完工产品分月出产时,按定额成本资料结合成本实际发生数,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也可以按照定单加工完成进度计算约当产量,用比例分摊计算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

  (二)采用分步法核算成本的连续性复杂工艺生产,如果期初、期末在产品变动不大的,工序在产品可以只计算直接材料成本。

  (三)采用简单法核算成本的连续简单工艺生产,如铸冶生产等,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或只保留在产品的材料成本。

  (四)采用定额比例法核算成本的企业,可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定额消耗量及定额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

  (五)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的企业,期末在产品可以按定额成本计算。

  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类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自行确定合理的在产品核算 方法,但不得以估计成本作为在产品成本。

  第九十四条 企业根据管理的需要,对自制半成品的流转,可以采用成本逐步结转法或成本平行结转法。实行成本逐步结转法,对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是否需要还原,应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自制半成品成本的结转,以使用定额成本为好,不仅简化了计算,更可以分清经济责任,且免去了还原计算。

  第九十五条 已经完工的产成品和工业性作业,应在检查合格后填制完工交库凭证,办理入库手续。已经制造完工的自制材料、自制工具等自制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办理完工报告或完工交库手续,划清产成品和在产品、自制材料和自制半成品的成本界限。

  企业应当根据本月完工产成品的交库凭证或统计资料,正确计算产成品实际成本,按月编制分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并据以结转产成品成本。

  第九十六条 企业应当加强产成品仓库的收发管理,要根据检验合格的成品交库单和手续齐全的发货凭证,记录成品卡片或成品台帐。财务会计部门设置的产成品明细分类帐,要按月与产成品库核对一致。产成品结转销售的明细分类核算,一般应按加权平均计算的实际成本进行。

  产成品仓库发生盈亏毁损,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和责任。按照规定的待处理核销程序,在扣除过失人赔偿后,计入管理费用。

  第九节 销售成本核算

  第九十七条 产品的销售成本,一般应当是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产成品实际制造成本。当期实际发生的销售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亦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等。但计价方法一经确定,则不能任意变动。若确需变动,应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篇3: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

  会计电算化管理规范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指导和规范集团会计电算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并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各子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作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三条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集团每位员工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集团及各子公司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做到整个集团的信息一体化。

  第四条 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各子公司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第五条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公司内部各个方面,各子公司应当指定专门的负责人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公司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子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公司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第六条 各子公司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公司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例如:可先实现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账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先采用微机单机运行,然后逐步实现网络化。也可根据子公司实际情况,先实现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见效快项目的电算化,然后逐步向其它项目发展,最终实现与集团联网运作。

  二、实施细则

  第七条 电子计算机和电算化软件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硬件方面各子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目标,投入一定的财力;在软件方面,当前集团要求统一采用已经过财政部批准的金蝶软件,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八条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并由各个子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统筹安排操作权限的分配。

  一、系统管理员:负责所有会计核算软件数据的初始化、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运行错误的登记与排除工作;负责系统操作使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分配操作人员的工作权限,并设置操作使用人员的保密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二、系统操作员:负责录入收、付、转凭证等会计数据,录入完毕进行自检核对,核对无误后交系统审核员复核;在输入过程中,发现输入数据与凭证数据不符合时,应按凭证数据予以修改;同时负责凭证、会计账簿、报表的输出,此岗要求具备会计软件操作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三、系统审核员:负责对已录入计算机的凭证编号及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审核,确保入账数据的完整与正确,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系统审核员不得进行相关数据的录入,复核时发现凭证录入错误,必须通知系统操作员进行修改,系统审核员不得进行已录入数据的修改操作,待系统操作员修正录入数据后再进行复核签字操作,此岗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四、系统维护员: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此岗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经过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

  五、数据分析员: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要求具备计算机和会计知识,达到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第九条 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各子公司可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公司的工作需要,参照上条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进行调整和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

  第十条 电算化软件只有经过授权的操作人员才能使用,未经授权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使用电算化软件。

  第十一条 各操作人员必须设置电算化软件的登陆密码,并应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泄露;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或擅自上机操作。

  第十二条 操作人员离开计算机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第十三条 各子公司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或由服务器记录系统操作日志,并由网络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日志维护。

  第十四条 具备条件的子公司应尽快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替代手工记账之前,各子公司应计算机与手工并行三个月以上(一般不超过六个月),且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一致,并应接受集团的监督。

  第十五条 替代手工记账的子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配备并安装了金蝶软件和相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配备了相应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

  三、建立了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六条 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期间,可采用计算机打印输出的记账凭证替代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装订成册,作为会计档案保存,并据以登记手工账簿。如果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结果不一致,要由专人查明原因并向本公司领导书面报告。

  第十七条 替代手工记账后,当天发生业务,必须经过审核后及时录入系统,以便查询数据的需要。期末及时过账、结账并打印输出会计报表。

  第十八条 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印输出书面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要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保存期限按集团<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一般账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季或按年打印;但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每月打印,当天发生的业务当天必须入账;打印的账簿要求字迹清晰,不能错行。

  第二十条 建立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定期应采用磁带、光盘等介质存储会计数据,尽量不采用软盘存储会计档案,存储的会计数据应作到双备份。

  三、对正在使用的电算化软件进行修改、升版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更换等工作,要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批并报公司相关负责人许可;在软件修改、升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

  四、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五、健全必要的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要求所有具备电算化操作权限的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并能实时升级病毒库。

  第二十一条 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它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包括报表格式和计算公式)等数据。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集团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并由专人负责。

  三、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应准备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

  四、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三、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由上海绿谷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规范报经批准后从 5月1日起执行。

篇4: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防范成本费用中的差错与舞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成本费用支出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主要指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

  公司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

  第三条 成本费用控制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一)坚持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二)成本费用控制应遵循以指标控制为主,实际发生为辅的原则。

  (三)成本费用的控制应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实行控制。

  (四)成本费用管理应严格划清各种支出的界限:

  1、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区分购建长期资产的支出和与经营相关的支出。

  2、严格划分与产品、劳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3、严格划分与本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还是与前期或后期收益相关的支出,正确核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费用。

第二章

  第四条 公司成本费用业务严格规范和执行如下程序:

  (一)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二)支出审批与执行程序;

  (三)控制、核算与考核程序。

  第五条 公司成本费用岗位的基本分工如下:

  (一)经营部负责编制、执行采购成本计划;

  (二)生产部负责编制、执行产品制造成本计划;

  (三)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执行管理费用计划;

  (四)财务部负责编制、执行财务费用计划;

  (五)各部门编制的成本费用计划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批,临时计划还应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六)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项成本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考核各项成本费用的完成;

  (七)财务部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报告;

  (八)公司监事会办公室负责定期审计检查成本费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九)公司总经理及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有关成本开支的审批,费用统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三章

  第六条 公司财务部应当根据公司历史成本费用数据、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的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本量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等专门方法,对公司次年成本费用水平进行预测。

  第七条 公司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公司的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

  第八条 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按照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的期限,充分考虑成本费用预测的不确定因素。

  第九条 公司财务部每年年初将相关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公司相关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严格控制执行。

第四章

  第十条 采购成本的控制

  (一) 采购成本控制包括采购计划、询价、核价、合同签订、物资入库、货款结算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经营部编制采购计划要严格根据各物资使用部门编制的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的《物资使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经财务部审核、经营副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三)经营部实施物资采购时必须“比质比价、货比三家”尽量采购质优价廉的物品。大宗物品按公司招标采购办法实行招标采购。

  (四)采购物资办理入库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有“物资采购计划”;

  2、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物资库房一律不予受理。

  (五)采购物资登记入账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供应商开具增值税发票;

  2、价格、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物资验收完全符合“物资采购计划”的要求。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受理。

  (六) 采购物资付款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已经列入当期货币资金支出预算;

  2、双方往来账务核对无误;

  3、“付款申请单”已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付款。

  第一十一条 制造成本的控制

  (一)制造成本控制包括成本计划、领料、考核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制造成本计划要严格执行财务部核定的目标成本和经济指标,生产部要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各班组岗位。

  第一十二条 期间费用的控制

  (一)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和控制。

  (二) 管理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各个职能部室,管理费用中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由综合部控制使用,后勤维护费由后勤部控制使用,差旅费由财务部控制使用。其余费用由财务部按费用项目性质归口到职能部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财务部进行综合考核。

  (三) 财务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部,由财务部按照费用项目严格控制。

  (四)公司经营部每月按各部门的费用计划编制《成本费用指标计划》列入公司当月生产经营计划,公司各部必须严格执行。公司财务部据此对各部的成本费用进行考核。

  (五)各项期间费用发生支出时,由财务部严格按计划控制,超出预算部分,一律不予列支。期间费用的支出程序如下:

  1、费用支出部门填写“费用报销单”;

  2、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请有关领导在“费用报销单”上审批签字;

  3、费用支出经办人按审批的费用报销单到财务部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六) 财务部的会计人员在办理费用报销时,应当根据手续齐全的“费用报销单”,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五章

  第一十三条 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成本开支范围

  公司生产成本包括发出电力销售前的全部费用:

  1、燃料费:指公司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煤矸石费、燃油费等能源消耗之和。主要是:发电正常运行耗用的燃料;

  2、点火费:指锅炉检修、事故修理后烘炉、点火、暖机耗用的燃料和燃油。

  3、水费:指发电生产用水的费用,

  4、材料费:指公司的生产运行、维修所耗用的消耗性材料、事故备品备件。

  5、职工薪酬:指直接从事电力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含津贴、补贴和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住房补贴、独生子女费、属于职工薪酬的劳务费(含临时工工资)等。

  6、制造费用: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二)成本核算项目

  成本划分:燃料费、水费、材料费、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和其他费用六个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第一十四条 公司按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中的“电力生产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进行成本费用核算。

  第一十五条 公司财务部应定期对成本费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

  第一十六条 公司对年初分解给各二级部门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指标从严考核。建立相应的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控制部门进行考核和奖惩。

  成本费用考核工作主要包括修订成本费用预算、确定成本考核指标和分析、评价业绩等。

  第一十七条 公司在进行成本费用考核时,可以通过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综合考核各部门成本费用预算或开支的执行情况,保证考核评价公正、合理。

  第一十八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监督检查,制定制度,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公司财务部和监事会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

  (一)成本费用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二)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六章

  第一十九条 本制度从公布之日实施

篇5: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范本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范本

  第一章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防范成本费用中的差错与舞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成本费用支出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主要指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

  公司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

  第三条 成本费用控制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一) 坚持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二) 成本费用控制应遵循以指标控制为主,实际发生为辅的原则。

  (三) 成本费用的控制应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实行控制。

  (四)成本费用管理应严格划清各种支出的界限:

  1、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区分购建长期资产的支出和与经营相关的支出。

  2、严格划分与产品、劳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3、严格划分与本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还是与前期或后期收益相关的支出,正确核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费用。

  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四条 公司成本费用业务严格规范和执行如下程序:

  (一)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二)支出审批与执行程序;

  (三)控制、核算与考核程序。

  第五条 公司成本费用岗位的基本分工如下:

  (一)经营部负责编制、执行采购成本计划;

  (二)生产部负责编制、执行产品制造成本计划;

  (三)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执行管理费用计划;

  (四)财务部负责编制、执行财务费用计划;

  (五)各部门编制的成本费用计划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批,临时计划还应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六)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项成本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考核各项成本费用的完成;

  (七)财务部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报告;

  (八)公司监事会办公室负责定期审计检查成本费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九)公司总经理及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有关成本开支的审批,费用统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三章 成本费用预测、预算控制

  第六条 公司财务部应当根据公司历史成本费用数据、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的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本量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等专门方法,对公司次年成本费用水平进行预测。

  第七条 公司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公司的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

  第八条 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按照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的期限,充分考虑成本费用预测的不确定因素。

  第九条 公司财务部每年年初将相关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公司相关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严格控制执行。

  第四章 成本费用的控制

  第十条 采购成本的控制

  (一) 采购成本控制包括采购计划、询价、核价、合同签订、物资入库、货款结算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经营部编制采购计划要严格根据各物资使用部门编制的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的《物资使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经财务部审核、经营副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三)经营部实施物资采购时必须“比质比价、货比三家”尽量采购质优价廉的物品。大宗物品按公司招标采购办法实行招标采购。

  (四) 采购物资办理入库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有“物资采购计划”;

  2、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物资库房一律不予受理。

  (五)采购物资登记入账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供应商开具增值税发票;

  2、价格、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物资验收完全符合“物资采购计划”的要求。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受理。

  (六) 采购物资付款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已经列入当期货币资金支出预算;

  2、双方往来账务核对无误;

  3、“付款申请单”已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付款。

  第一十一条 制造成本的控制

  (一)制造成本控制包括成本计划、领料、考核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制造成本计划要严格执行财务部核定的目标成本和经济指标,生产部要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各班组岗位。

  第一十二条 期间费用的控制

  (一)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和控制。

  (二) 管理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各个职能部室,管理费用中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由综合部控制使用,后勤维护费由后勤部控制使用,差旅费由财务部控制使用。其余费用由财务部按费用项目性质归口到职能部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财务部进行综合考核。

  (三) 财务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部,由财务部按照费用项目严格控制。

  (四)公司经营部每月按各部门的费用计划编制《成本费用指标计划》列入公司当月生产经营计划,公司各部必须严格执行。公司财务部据此对各部的成本费用进行考核。

  (五)各项期间费用发生支出时,由财务部严格按计划控制,超出预算部分,一律不予列支。期间费用的支出程序如下:

  1、费用支出部门填写“费用报销单”;

  2、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请有关领导在“费用报销单”上审批签字;

  3、费用支出经办人按审批的费用报销单到财务部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六) 财务部的会计人员在办理费用报销时,应当根据手续齐全的“费用报销单”,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五章 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与考核

  第一十三条 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成本开支范围

  公司生产成本包括发出电力销售前的全部费用:

  1、燃料费:指公司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煤矸石费、燃油费等能源消耗之和。主要是:发电正常运行耗用的燃料;

  2、点火费:指锅炉检修、事故修理后烘炉、点火、暖机耗用的燃料和燃油。

  3、水费:指发电生产用水的费用,

  4、材料费:指公司的生产运行、维修所耗用的消耗性材料、事故备品备件。

  5、职工薪酬:指直接从事电力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含津贴、补贴和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住房补贴、独生子女费、属于职工薪酬的劳务费(含临时工工资)等。

  6、制造费用: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二)成本核算项目

  成本划分:燃料费、水费、材料费、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和其他费用六个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第一十四条 公司按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中的“电力生产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进行成本费用核算。

  第一十五条 公司财务部应定期对成本费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

  第一十六条 公司对年初分解给各二级部门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指标从严考核。建立相应的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控制部门进行考核和奖惩。

  成本费用考核工作主要包括修订成本费用预算、确定成本考核指标和分析、评价业绩等。

  第一十七条 公司在进行成本费用考核时,可以通过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综合考核各部门成本费用预算或开支的执行情况,保证考核评价公正、合理。

  第一十八条 公司应当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监督检查,制定制度,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公司财务部和监事会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

  (一)成本费用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二)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六章 附则

  第一十九条 本制度从公布之日实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