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汇总

7886

  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汇总

  1、梁柱节点箍筋施工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梁柱节点区钢筋密集,构造复杂,特别是处于结构中间部位的柱子,梁柱钢筋纵横交错,梁的纵向受力钢筋要放在柱纵向钢筋内部,呈井子形交叉,这样柱子的箍筋绑扎就很不方便。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普遍采取先安装梁板模板,再绑扎安装梁钢筋,待梁钢筋安装结束,然后整体沉梁,那么节点区箍筋就无法绑扎,致使梁柱节点区出现不放、少放或者即使放也是杂乱的挤在一起,这样就会给节点区质量留下安全隐患。

  由于意识到这个问题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施工人员就采取用两个开口箍筋对向拼合的方法,然而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规范规定的。根据规范的规定,为保证箍筋对混凝土核心区起到约束作用,箍筋要封闭、末端要有弯钩。还有的做法就是在沉梁之前就把柱箍筋绑扎好,然后和梁一起下落,由于箍筋与柱纵筋摩擦且下落不平衡,使得箍筋不能下落出现施工人员强力往下打的现象,不但把箍筋打得变形,而且也不能使得箍筋到位。这样做的结果是箍筋没有得到封闭绑扎且杂乱变形,间距更不会满足规范要求。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解决节点核心区箍筋施工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在钢筋下料加工的时候,就考虑增加若干根与箍筋同级别的短钢筋;具体长度根据节点区箍筋高度确定,箍筋开口处先焊接好,然后把柱箍筋按照设计间距用短钢筋焊接,可以在箍筋每边或两边相对焊接即可,加工成上下开口四周封闭的整体骨架。

  第二,在安装梁钢筋之前,把整体骨架套入柱纵筋并用垫木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然后穿梁纵向钢筋并绑扎,待梁钢筋安装完沉梁时,节点区骨架就与梁整体下落,且不会出现变形、开口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保证节点区箍筋的间距与数量,实施效果很好,使得节点区箍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设计原则,为保证“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要求,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常会比梁板高,而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差距会更大。然而这样的话,就会给实际施工带来很*烦。在框架结构施工中,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柱和梁板混凝土分两批集中浇筑,即节点区采取和梁板结构混凝土相同强度等级浇筑。如果单独浇筑节点区,会存在因供应量少和与梁板分隔困难的问题,若同柱一起浇筑,会因节点区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出现违背规范规定的问题,如与梁板同时浇筑存在节点“夹层”,存在质量隐患。

  根据文献规定,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不宜大于5MPa,如果超过时,梁柱节点区施工时应作专门处理,使节点区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柱相同。特别强调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要与柱相同,不能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而文献规定,当柱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的设计强度时,应该对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节点混凝土的强度。两个规范都在保证强节点的设计原则。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为了方便施工,可以直接在梁端(柱边)设置垂直交界面,采用快易收口网,可避免在板内设置交界面,使施工难度降低;但为防止交界面出现施工冷缝,建议施工时节点区混凝土采用塔吊用漏斗浇筑,梁板混凝土则采用泵送,同时浇筑嘲。

  要保证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具体做法是在节点处增加纵向钢筋,设置型钢或矩形芯柱及增加箍筋予以补强。这种方法施工方便,质量容易保证,易被施工单位接受,但节点区轴压比增大,延性减小。

  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

  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是为满足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厚度大小,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太大则构件表面易开裂。施工时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但实际施工时很难做到。高层建筑中。由于柱箍筋直径较大,间距较密,肢数较多,加工难度较大。安装时内外箍筋很难做到完全重叠,只能部分外突部分内凹,外突箍筋使模板无法安装,为此施工单位总是有意识地将箍筋做小一点以便安装模板。但会造成柱纵筋保护层偏大,解决该问题有赖于提高现场加工精度。

  在框架结构施工中,由于楼面标高是一致的。双向框架梁同时穿越柱节点时,必然造成一侧框架梁面筋保护层厚度偏大(往往会超过40mm)。井宇架梁节点也有同样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避免。但需注意:一是梁箍筋的下料问题.由于一向框架梁面筋需从另一向框架梁面筋底下穿过。若该向框架梁端箍按原尺寸下料,面筋无法直接绑扎到箍筋上,对梁骨架受力不利,因此梁端箍筋下料时高度可减小2-3cm(仅一向框架梁端需要);二是施工时以哪一向为主,保护层厚度增大,截面有效高度变小,正截面受弯承能力减小(约5%),设计时是否考虑这种影响,另一方面构件表面容易开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第9.2.4条规定: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对此须在设计时就明确以哪一向为大,并对保护层厚度偏大的一向梁端加铺一层钢丝网以防表面开裂。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冬期施工的问题

  冬期施工首先要编制冬期施工技术措施与方案。编制冬施技术措施与方案一定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具体、适用,确保冬施质量。做好室外气温与周围环境温度测量,以便及时掌握冬施的开始时间。在施工现场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测温点,定时定点每昼夜测温不少于4次,求出平均温度并做好统计与记录。

  量混凝土出罐、人模温度。每一工作班不少于4次。混凝土养护温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在易于散热的部位设置测温孔(孔深宜为10cm~15cm,也可为墙厚的1/2或板厚的1/2),全部测温孔均应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测量混凝土温度时,温度计应采取措施与外界气温隔离,温度计留置在测温孔内的时间不应少于3min,在达到临界强度以前每2h测量一次,以后每6h测量一次,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

  从施工实践来看,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一般宜优先选用综合蓄热法,其施工简单,经济合理且易于保证质量。综合蓄热法即根据室外及周围环境温度掺加早强防冻剂,同时对混凝土及时进行保温覆盖,充分利用预加热量和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放出的水化热,防止热量过快损失,减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使混凝土在正常温度条件下达到预定的设计强度。在城市小区群体工程建设中,由于受现场场地条件限制以及文明施工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考虑通常都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所以,在冬期施工混凝土的配制方面主要由商品混凝土厂家来具体控制。施工现场主要是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养护严禁浇水且混凝土外露表面必须及时覆盖,覆盖层的厚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时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

篇2:乳胶漆常见施工问题其产生原因

  乳胶漆的常见施工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涂刷乳胶漆后墙面发花的原因?

  1)漏底发花:乳胶漆施工过程中由于涂刷不均匀造成发花;

  2)泛碱发花:基层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腻子碱性过高,破坏了乳胶漆的成分导致发花;

  3)水迹发花:基层含水量过高,干燥程度不同,导致被涂刷表面有发花的现象;

  4)使用劣质的滚筒施工。

  2、涂刷乳胶漆后墙面泛黄是什么原因?

  在通风条件较差的条件下,稀释剂中的二甲苯成分与乳胶漆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墙面泛黄。

  3、涂刷乳胶漆后墙面起粉是什么原因?

  1)过度稀释,破坏乳胶漆的分子结构易造成粉化;

  2)基层含水率过高;

  3)墙体碱性过高。

  4、涂刷乳胶漆后墙面开裂是什么原因?

  1)墙体本身存在结构性的裂纹,导致表层乳胶漆开裂;

  2)基层的腻子出现裂纹,导致表层乳胶漆开裂;

  3)施工时,气温过高,乳胶漆涂刷过厚,易形成乳胶漆表里干燥速度不同,导致乳胶漆开裂。

  5、涂刷乳胶漆后墙面出现霉点是什么原因?如何判别是霉点?

  1)表面发霉:主要原因是通风不佳,湿度较高。乳胶漆表面存在的有机物易滋生霉点;

  2)基层发霉:由于基层的腻子处理不当,残存有有机物,并在没有干燥完成的情况下施工,导致基层出现霉点并滋生到乳胶漆表面;

  3)霉点一般为咖啡色,如是基层发霉,低部为黑色,一直渗入腻子中;

  4)温度、湿度、有机物是霉点出现的必要条件,三者缺一不可,也可理解为,只要抑制其中一项即能达到防霉的目的。

  6、涂刷乳胶漆后墙面有块状剥落是什么原因?

  1)基层的腻子过于松散;

  2)乳胶漆涂刷太厚,易造成漆膜起块并剥落(大多出现在边角处)。

  7、涂刷乳胶漆后墙面可以撕皮是什么原因?

  1)基层的腻子过于松散,强度硬度不够,导致附着力不够,易造成漆膜撕皮;

  2)批嵌腻子加水过量,造成腻子表面粉化,表层乳胶漆易撕皮剥落;

  3)可以使用加入50%水的801建筑用胶水涂刷墙面,起到加固墙面的作用。

  8、涂刷乳胶漆后墙面起皱是什么原因?

  墙体含有过量水分,水分的移动或蒸发形成的气体容易形成皱纹。

  9、涂料施工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和基层要求是什么?如何正确认识环境要求?

  1)无油脂、尘污和松散物质,需充分干燥(含水率〈10%〉);

  2)墙面使用中性或弱碱性基层批刮材料;

  3)避免在雨天或相对湿度大于80%及基层温度低于10℃时施工;

  10、涂刷乳胶漆后墙面造成视觉色差是什么原因,及其表现方式?

  1)乳胶漆光泽度的不同可能造成视觉色差;

  2)墙面的干燥程度不同,干、湿程度不同易造成视觉色差;

  3)光线强度及周边色彩不同易造成视觉色差;

  4)基层不够平整,易造成视觉色差。

  11、墙面涂料耐擦洗性国家标准是什么?销售中各种品牌如何宣传耐擦性?如果正确引导用户?

  国标合格品耐擦洗200次以上,一等品500次以上,优等品1000次以上。

  12、怎样在老墙面上涂刷乳胶漆?处理不当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何处理?

  1)老墙面必须做必要的的清理方可涂刷乳胶漆。清理墙面的老漆膜,用砂纸打磨墙面,清理墙面的油脂、浮尘及污物;

  2)不能在老墙面乳胶漆表面批嵌腻子;

  3)如何处理老墙面:1、直接打磨清理后直接涂刷,可不用底涂;2、把老墙面彻底处理后,重新施工。

  13、怎样对已上漆的墙面作局部修补?

  1)对于已上漆墙面的修补相对而言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所以对于已上漆墙面的修补

  最好是整块的墙面,或尽可能选择较大的面积进行修补,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色差;

  2)尽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减少修补的可能。

  14、乳胶漆用刷、滚、喷,哪种方法好?各品牌涂料为何推荐不同的方法?如何向用户理性介绍?

  刷涂手感较粗糙,有明显的纹理效果,用料较节省,传统施工工艺,非常简单,易修补,施工进度慢

  滚涂手感较平整,有一定质感,用料节省,传统施工工艺,比较简单,易修补,施工进度快

  喷涂手感非常平整光滑,用料浪费,现代化施工工艺,需专业人员施工,修补困难,且对于多种颜色施工困难,对非涂刷部位的保护困难,施工进度非常快。

  各品牌涂料是根据涂料本身的特性及客户所要求达到的效果推荐使用的。

篇3:外墙保温施工问题

  外墙保温施工问题

  外墙外保温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保温层脱落,抹面层开裂,渗漏,室内结露,外墙保温有板痕墙面不平。

  主要原因:

  保温层脱落:1.基层墙体有浮灰油污;2.基层墙体强度不够;3.粘结砂浆强度不够;4.板材强度不够;5.粘接面积不足。

  抹面层开裂:1.抹面砂浆压折比不符合要求;2.抹面砂浆厚度不足;3.网格布不耐碱或网格布质量不足;4.网格布搭接不符合要求;5.板材应力太大,翘曲变形引起。

  渗漏:1.抹面层开裂;2.门窗洞口节点处理不周密;3.穿墙管件在保温层处防水不严。

  室内结露:1.节点设计不合理;2.冷热桥形成。

  墙面不平有板痕:1.抹面砂浆厚度不足;2.基层墙体不平,未找平;3.粘贴板材时粘接砂浆厚度控制不均匀;4.保温板未打磨就进行抹面操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