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降水措施(2)

2585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降水措施(2)

  井点埋设与使用

  电渗井点埋设程序一般是埋设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预留出布置电渗井点阴极的位置,待轻型井点降水不能满足降水要求时,再埋设电渗阴极,以改善降水性能。电渗井点阴极埋设与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相同,阳极埋设可用75 m m旋叶式电钻钻孔埋设,钻进时加水和高压空气循环排泥,阳极就位后,利用下一钻孔排出泥浆倒灌填孔,使阳极与土接触良好,减少电阻,以利电掺。如深度不大,亦可用锤击法打入。钢筋埋设必须垂直,严禁与相邻阴极相碰,以免造成短路,损坏设备。使用时工作电压不宜大于60V,土中通电的电流密度宜为0.5~1.0A/m2。为防止大量电流从土表面通过,降低电渗效果,减少电耗,应在不需要电渗的土层(如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的阳极表面涂二层沥青绝缘;地面应使之干燥;并将地面以上部分的阳极和阴极间的金属或其他导电物处理干净,有条件时亦涂上一层沥青绝缘,以提高电渗效果。电渗降水时,为清除由于电解作用产生的气体积聚在电极附近及表面,而使土体电阴加大,电能消耗增加,应采用间歇通电方式,即通电24h后,停电2~3h,再通电。

  管井井点

  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管井井点设备较为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较轻型井具有更大的降水效果,可代替多组轻型井点作用,水泵设在地面,易于维护。适于渗透系数较大,地下水丰富的土层、砂层或用明沟排水法易造成土粒大量流失,引起边坡坍方及用轻型井点难以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使用。但管井属于排水范畴,吸程高度受到一定限制,要求渗透系数较大(20~200m/d),降水深度仅为3~5m.

  井点构造与设备

  (1)滤水井管

  下部滤水井管过滤部分用钢筋焊接骨架,外包孔眼为1~2mm滤网,长2~3m,上部井管部分用直径200mm以上的钢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或用竹、木制成管。

  (2)吸水管

  用直径50~100mm的钢管或胶皮管,插入滤水井管内,其底端应沉到管井吸水时的最低水位以下,并装逆止阀,上端装设带法兰盘的短钢管一节。

  (3)水泵

  采用BA型或B型,流量10~25m3/h离心式水泵。每个井管装置一台,当水泵排水量大于单孔滤水井涌水量数量时,可另加设集水总管将相邻的相应数量的吸水管连成一体,共用一台水泵。

  2.管井的设置

  采取沿基坑外围四周呈环形布置或沿基坑(或沟槽)两侧或单侧呈直线形布置,井中心距基坑(槽)边缘的距离,依据所用钻机的钻孔方法而定,当用冲击钻研时为0.5~1.5m;当用钻孔法成孔时不小于3m。管井埋设的深度和距离,根据需降水面积和深度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而定,最大埋深可达10m,间距10~15m。

  3、管井的设置

  管井埋设可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或泥浆护壁钻孔方法成孔。钻孔底部应比滤水井管深200m以上。井管下沉前应进行清洗滤井,冲除沉渣,可灌入稀泥浆用吸水泵抽出置换或用空压机洗井法,将泥渣清出井外,并保持滤网的畅通,然后下管。滤水井管应置于孔中心,下端用圆木堵塞管口,井管与孔壁之间用3~15mm砾石填充作过滤层,地面下0.5m内用粘土填充夯实。

  水泵的设置标高根据要求的降水深度和所选用的水泵最大真空吸水高度而定,一般为5~7m,当吸程不够时,可将水泵设在基坑内。

  4、管井的使用管理

  管井使用时,应经试抽水。检查出水是否正常,有无淤塞等现象,如情况异常,应检修好后方可转入正常使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对抽水设备的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井内水位下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井管使用完毕,井管可用人字桅杆借助钢丝绳、倒链、绞磨或卷扬机将井管徐徐拔出,将滤水井管洗去泥砂后储存备用,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实,上部50cm深用粘性土填充夯实。

  深井井点

  深井井点降水是在深基坑的周围埋置深于基底的井管,通过设置在井管内的潜水电泵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位低于坑底。本法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m),不受吸程限制,排水效果好;井距大,对平面布置的干扰小;可用于各种情况,不受土层限制;成孔(打井)用人工或机械均可,较易于解决;井点制作、降水设备及操作工艺、维护均较简单,施工速度快。如果井点管采用钢管、塑料管,可以整根拔出重复使用;单位降水费用较轻型井点低(80~120元/m2)等优点;但一次性投资大,成孔质量要求严格;降水完毕,井管拔出较困难。适于渗透系数较大(10~250m/d),土质为砂类土,地下水丰富,降水深,面积大,时间长的情况,降水深可达50m以内,对于有流砂的地区和重复挖填土方地区使用,效果尤佳。

  井点系统设备

  由深井井管和潜水泵等组成。

  井管

  由滤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组成,可用钢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制成,管径一般为300~357mm,内径宜大于潜水泵外径50mm。

  滤水管在降水过程中,含水层中的水通过该管滤网将土、砂颗烂过滤在外边,使清水流入管内。滤水管的长度取决于含水层的厚度、透水层的渗透速度及降水速度的快慢,一般为3~9m,通常在钢管上分三段轴条(或开孔),在轴条(或开孔)后的管壁上焊¢6mm垫筋,要求顺直,与管壁点焊固定,在垫筋外螺旋形缠绕12号铁丝,间距1mm ,与垫筋用锡焊焊牢,或外包10孔/cm2和41孔/cm2镀锌铁丝网各两层或尼龙网。上下管之间用对焊连接。

  简易深井亦可采用钢筋笼作井管,用4~8根¢12~16mm钢筋作主筋,外设¢16~12mm@150~250mm钢筋箍筋,并在内部设¢16@300~500mm加强箍,主筋与箍筋、加强箍之间点焊连接形成骨架,外包孔眼1mm*1mm和5mm*5mm铁丝网。亦可在主筋上外缠8号铁丝,间距2~3mm,与主筋点焊固定,外包14目尼龙网;或沿钢筋骨架周边绑设竹杆,外包草帘、草袋各一层,用12号铁丝扎紧。每节长8m,考虑有接头,纵筋应长于井笼300mm,钢筋笼直径比井孔每边小200mm。

  当土质较好,深度在15m内,亦可采用外径380~600 mm 、壁厚50~60mm、长1.2~1.5m的无砂混凝土作滤水管,或在外再包棕树皮二层作滤网。

  2)吸水管-连接滤水管,起挡土、贮水作用,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的实钢管制成。

  3)沉砂管-在降水过程中,起极少量通过砂粒的沉淀作用,一般采用与滤水管同直径的钢管,下端用钢板封底。

  水泵

  用QY-25型或QW40~25型潜水电泵,或QJ50~52型浸油或潜水

电泵或深井泵。每井一台,并带吸水铸铁管或胶管,配上一个控制井内水位的自动开关,在井口安装75mm阀门以便调节流量的大小,阀门用夹板固定。每个基坑井点群应有2台备用泵。

  集水箱

  用¢325~500mm钢管或混凝土管,并设3%o的坡度,与附近下水道接通。

  深井布置

  深井井点一般沿工程基坑周围离边坡上缘0.5~1.5m呈环布置;当基坑宽大度较窄,亦可在一侧呈直线布置;当为面积不大的独立深基坑,亦可采取点式布置。井点宜深入到透水层6~9m,通常还应比所需降水的深度深6~8m,间距一般相当于埋深,由10~30m,基坑开挖深8m以内,井距为10~15m;8m以上,井距为15~20m。井点不宜设在正式工程上,但可利用少量保护壁的人工挖孔作临时性降水深井用。在一个基坑布置的井点,应尽可能多地为附近工程基坑降水所利用,或上部二节尽可能地回收利用。

  深井井点埋设与使用

  深井井点一般施工工艺程序是:井点测量定位->挖井口、安护筒->钻孔就位->钻孔->回填井底砂垫层->吊放井管->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砂砾过滤层->洗井->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试抽水->降水井正常工作->降水完毕拔井管->封井。

  成孔可根据土质条件和孔深要求,采用冲击钻研钻孔(CZ-22或CZ-20型)、回转钻钻孔、潜水电钻钻孔,用泥浆护壁,孔口护壁护筒,以防孔口坍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坑。孔径应较井管直径每边大150~250mm。钻孔深度,当不设沉砂管时,应比抽水期内可能沉积的高度适当加深。成孔后应立即安装井管,以防坍孔。

  深井井管沉放前应清孔,一般用压缩空气洗井或用吊筒反复上下取出泥渣洗井,或用压缩空气(压力为0.8Mpa、排气量为12m3/min)与潜水泵联合洗井。

  井管下放时,将预先制作好的井管用吊车或三木塔借卷扬机分段下设,分段焊接牢固,直下到井底。井管安放应力求垂直并位于进孔中间;管顶部比自然地面高500mm左右。当采用无砂混凝土管作井管,可在成完孔后,逐节沉入无砂混凝土管,外壁绑长竹片导向,使接头对正。井管过滤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适当的范围内,井管下入后,及时在井管与土壁间填充砂砾滤料。粒径应大于滤网的孔径,一般为3~8mm的细砾石。砂砾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将设计砂砾规格上、下限以外的颗粒筛除,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分层不均匀和冲击井管,填滤料要一次连续完成,从底填到井口下1m左右,上部采用不含砂石的粘土封口。管周围填砂滤料后,安设水泵前应按规定先清洗滤井,冲除沉渣。一般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法,其原理是当压缩空气通到井管下部时,井管中为气水混合物,密度小于1,而井管外为泥水混合物,密度大于1,这样管内外产生压力差,井管外的泥水混合物,在压力差作用下流进管内,于是井管内就变成气、水、土三相混合物,其密度随掺气量的增加而降低,三相混合物不断被带出井外,滤料中的泥土成分越来越少,直至清洗干净。当井管内泥砂多时,可采用"憋气沸腾"的办法,即采取反复关闭、开启管上的气水土混合物的阀门,破坏井壁泥皮。在洗井开始30min左右及以后每60min左右,关闭一次管上的阀门,憋气2~3min,使井中水沸腾来破坏泥皮和泥砂与滤料的粘结力,直至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洗井应在下完井管,填好滤料,封口后8h内进行,一气呵成,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潜水泵在安装前,应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作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检验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各部位螺栓是否拧紧,润滑油是否加足,电缆接头的封口有无松动,电缆线有无破坏折断等情况,然后在地面上转3~5min,如无问题,始可放入井中使用。深井内安设潜水电泵,可用绳吊入滤水层部位,带吸水钢管的应用吊车放入,上部应与井管口固定。设置深井泵的电动机座应安设平稳,转向严禁逆转(宜有逆止阀),防止转动轴解体。潜水电动机、电缆及接头应有可靠的绝缘,每台泵应配置一个控制开关。主电源线路沿深井排水管路设置。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后始转入正常工作。

  井管使用完毕,用吊车或用三木塔借助钢丝绳、倒链,将井管口套紧徐徐拔出,滤水管理体制拔出洗净后再用,拔出所留的孔洞用砂砾填充、捣实。

  使用注意事项

  井点使用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水,使水位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靠近建筑物的深井,应使建筑物下的水位与附近水位之差保持不大于1m,以免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而出现裂缝。为此,要加强水位观测,当水位差过大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井点供电系统应采用双线路,防止中途停电或发生其他故障碍,影响排水。必要时设置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备用发电机组,以防止突然停电,造成水淹基坑。

  潜水泵在运行时应经常观测水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水沿电缆芯掺入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基坑底部有不透水层时,为排除上层地下水,亦可采砂井配合深井降水。砂井数量和深度根据现场地质水文情况而定,一般间距0.8~2.0m,深度至不透水层以下1.0~1.5m。砂井用粒径5mm粒料与粗砂各50%混合填充而成,填至不透水层以上2~3m处为止。

  砂井可采用高压水枪冲刷土体成孔,较深时可用钢丝吊水枪冲到预定深度,下层水及部分上层水通过砂井渗入下层水中,从而达到较快降水的目的。但用本法要准确掌握地质构造情况,特别是不透水层的位置、厚度变化和走向。

  井点回灌技术

  基坑开挖,为保证挖掘部位地基土稳定,常用井点排水等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在降水的同时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位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使土层中因失水而产生压密,因而经常会引起邻近建(构)筑物、管线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通常采用设置井点回灌的方法。

  井点回灌是在井点降水的同时,将抽出的地下水(或工业水),通过加灌井点持续地再灌入地基土层内,使降水井点的影响半径不超过回灌井点的范围。这样,回灌井点就以一道隔水帷幕,阻止回灌井点外侧的建筑物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变,土层压力仍处于原始平衡状态,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降水井点对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本法适于在软弱土层中开挖基坑降水,要求对附近建(构)筑物不产生不均匀下沉和裂缝,或不影响附近设备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采用。具有设备操作简单,效果好,费用低,可防止降水点周围地下水位的下降以及地基的固结沉降,保证建(构)筑物使用安全、生产正常进行;同时还可部分解决地下水抽出后的排放问题等优点。但需两套井点系统设备,管理较为复杂。

  回灌井点构造

>  回灌井点系统由水源、流量表、水箱、总管、回灌井管组成。其工作方式恰好与降水井点系统相反,将水灌入井点后,水从井点周围土层渗透,在土层中形成一个和降水井点相反的倒转降落漏斗。回灌井点的设计主要考虑其影响范围。回灌井点的井管滤管部分宜从地下水位以上0.5m处开始一直到井管底部,其构造与降水井点管基本相同。为使注水形成一个有效的补给水幕,避免注水直接回到降水井点管,造成两井"相通",两者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回灌井点与降水点间的距离应根据降水、回灌水位曲线和场地条件而定,一般不宜小于5m。回灌井点的埋设深度,应按井点降水曲线、透水层的深度和土层渗透性来确定,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和回灌效果,一般使两管距离:两管水平差=1:0.8~0.9,并使注水管尽量靠近保护的建(构)筑物。

  施工要求

  (1)回灌井点埋设方法及质量要求与降水井点相同。

  (2)回灌水量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调整,尽可能保持抽灌平衡,既要防止灌水量过大,而渗入基坑影响施工,又要防止灌水量过少,使地下水位失控而影响回灌效果。为此,要在原有建(构)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进行精密水准测量,在基坑纵横轴线及原来建(构)筑物附近设置水位观测井,以测量地下水位标高,固定专人定时观测,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调整抽水量或灌水量,使原有建(构)筑物下的地下水位保持一定的深度,从而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避免裂缝的产生。

  回灌注水压力应大于0.5个大气压以上,为满足注水压力的要求,应设置高位水箱,其高度可根据回灌水量配置,一般采用将水箱架高的办法提高回灌水压力,靠水位差重力自流灌入土中。

  做好回灌井点设置后的冲洗工作,冲洗方法一般是往回灌井点大量地注水后,迅速进行抽水,尽可能地加大地基内的水力梯度,这样既可除去地基内的细粒成分,又可提高其灌水能力。

  (5)回灌水宜采用清水,以保持回灌水量。为此,必须经常检查灌入水的污浊度及水质情况,避免产生孔眼堵塞现象,同时也必须及时校核灌水压力及灌水量,当产生孔眼堵塞时,应立即进行井点冲洗。

  (6)回灌井点必须在降水井点启动前或在降水的同时向土中灌水,且不得中断,当其有一方因故停止工作时,另一方应停止工作,恢复工作亦应同时进行。

篇2: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配套项目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2
  1.1施工图纸:2
  1.2主要规范、规程:2
  1.3施工组织设计:2
  2工程概况3
  2.1总体介绍3
  2.2建筑概况3
  2.3结构概况4
  3施工安排5
  3.1工期安排5
  3.2开挖方式5
  3.3劳动组织5
  4施工准备5
  4.1技术准备5
  4.2施工机械的配置5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6
  5.1施工测量6
  5.2护坡6
  5.3降水6
  5.4土方开挖6
  5.5土方回填8
  6.季节性施工方案9
  6.1冬期施工方法9
  7.安全、保卫措施9
  7.1施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安全保证措施9
  8.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10
  8.1防噪声污染10
  8.2施工防扰民措施10
  8.3防止扬尘和运输遗撒措施10
  9.土方开挖示意图11
  10.土方回填工程质量控制图13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图纸名称图纸内容工程号归档日期设计单位
  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总平面布置图20**-13-(D26-2)
  20**-13-(D26-3)
  20**-13-(D26-5)20**年8月16日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槽图
  结构图
  建筑图
  暖通施工图
  电气施工图
  1.2主要规范、规程:
  编号规范、规程名称规范、规程编号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91
  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
  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1-83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西三旗住宅及配套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08-09
  7《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工程编号:20**吉综字016号
  1.3施工组织设计:
  名称编制日期编制人
  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施工组织设计20**年9月1日
  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降水、护坡施工方案20**年9月3日
  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安全施工方案20**年9月2日
  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环保施工方案20**年9月2日
  2工程概况
  2.1总体介绍
  项目内容
  工程名称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工程
  工程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
  建设单位北京住总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北京市海淀区监督站
  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建设综合勘查研究设计院
  2.2建筑概况
  建
  筑
  概
  况工程位置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新都东路,原北京首创轮胎厂内,具体位置范围四至是:东至建中路西侧,西至黄平东路,南至西三旗路,北至城市铁路13号线
  工程类型民用住宅
  建筑面积(m2)79831
  层数D26-2地上21层,地下2层
  D26-3地上21层,地下2层
  D26-5地上21层,地下2层
  层高(m)地下二层3300mm
  地下一层3100mm
  首层3150mm
  标准层2800mm
  室内外高差(m)500mm
  2.3结构概况
  结
  构
  概
  况场地条件场地地势平坦,在D26地块有深坑,深坑范围如平面图所示,坑深在6米~9米范围内,坑内常年有积水,水深最深处超过2米。拟建的D26-3号楼东端、D26-5号楼西端位于坑内。
  土质情况D26地块的3栋楼房(D26-2、D26-3、D26-5)位于场地的东南角,该地段的杂填土厚度较大、性质差。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埋深最浅在6.0~7.0米,且地下水层数较多,水量较大。
  地基承载力D26-2#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160Kpa
  D26-3#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160Kpa
  D26-5#车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160Kpa
  基础类型D26-2#楼、D26-3#楼、D26-5#楼为筏板基础。
  抗震烈度8度
  场地土类型杂填土
  结构类型住宅楼部分为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基槽详细数据
  楼号平均自然地坪(m)±0标高(m)槽底标高(m)
  D26-2#楼42.41743.235.074
  D26-3#楼42.41743.4535.324
  D26-5#楼42.41743.435.274
  3施工安排
  3.1工期安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D26-2#楼开挖时间:20**年9月10日,计划开挖15天。D26-3#楼、D26-5#楼开挖时间:20**年9月10日,计划开挖20天。
  D26-2#楼、D26-3#楼、D26-5#楼肥槽在基础施工完毕后于20**年4月份进行回填。
  3.2开挖方式
  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土方开挖单位负责配合修理边坡及清理。
  D26-2#楼、D26-3#楼、D26-5#楼共采用6台1m3反铲挖土机进行开挖。
  土方开挖路线见附图
  3.3劳动组织
  土方开挖施工前由施工方向监理公司提供土方开挖方案及分包方登记资质等材料,经审查合格后允许施工。土方开挖需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施工,分包单位签订合同后,进场施工前必须与各部门签订进场协议,最后由安全部门审核方可进厂施工。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建筑定位:开挖前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水准基点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D26-2#楼、D26-3#楼、D26-5#楼基础开挖由于挖深较深,考虑降水及护坡。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避免基坑存水,保证施工连续性及安全。
  在挖土的同时考虑场区的排水坡向进行场区坡向均衡,场区排水坡度3‰。
  4.2施工机械的配置
  本工程采用机械大开挖,配备6台1m3反铲挖掘机(W100)进行挖土,挖土最大深度负10米,最大挖掘半径10.85米。配备60辆8吨卡车运土。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施工测量
  5.1.1为保证整个场地定位的正确,首先对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以甲方提供的BM1、BM2、BM3、BM4水准点为依据,引出8个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楼0.000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
  5.1.2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距结构外墙皮线15m做楼大角控制桩,形成控制方格网。控制桩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桩用5×10木方预埋件做成,桩点处嵌入铁钉,桩位应进行编号并有防雨措施。
  5.1.3标高控制:为保证开挖进行,测量人员必须全天候配合作业。开挖时以场区内标高控制点为依据,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人工清槽,将标高抄至到设计标高。应严格控制标高,不能超挖,在护坡上测设一条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以此来控制开挖和垫层施工。
  5.2护坡
  5.2.1D26-2#楼、D26-3#楼、D26-5#楼地堪报告中显示均位于水坑中,基底为杂填土,杂填土最大厚度为10米,已超过基础底标高需要换填,为保证边坡安全和不可预见的成本投入,放坡系数选为1:1,采用自然放坡,挂网喷水泥浆。
  5.2.2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先挖出护坡施工的工作面,保证护坡连续施工。
  5.3降水
  D26-2#楼、D26-3#楼、D26-5#楼地堪报告中显示地下水位较高,水位在38米左右,建议采用井点降水。
  5.4土方开挖
  5.4.1开挖方向:
  土方开挖方向分两个阶段布置:
  第一阶段:第一步土开挖,从3#搂水坑边向西与2#搂一起开挖,在2#楼西侧设一马道(马道宽4米,使用两台挖土机);5#搂从水坑边向东开挖,在东端设一马道(马道宽4米,使用一台挖土机);3#、5#搂之间水坑坑底淤泥清理分三条线,每条线设一台挖土机,在3#、5#搂之间位置设一马道(马道宽8米),在清理淤泥的同时进行铺路为第二步土方开挖作准备。具体布置见附图(土方开挖图(挖第一步土))。
  第二阶段:第二步土开挖,2#搂从东向西挖,在2#楼西侧设一马道(马道宽4米,使用两台挖土机),在2#、3#搂之间留一个4米左右的平台;3#搂从西向东挖,5#搂从东向西挖,在3#、5#楼之间设一个马道(马道宽8米)。具体布置见附图(土方开挖图(挖第二步土))。
  5.4.2开挖范围:开挖范围基槽下口为建筑物基础垫层外800mm。开挖过程中土方开挖单位配合护坡施工单位进行边坡修整,拉线、吊线做到上下口和转角线横平竖直,表面平整顺畅。
  5.4.3开挖深度:
  D26-2#楼、D26-3#楼、D26-5#楼土方开挖深度按照设计基底标高为8.126米,由于地堪报告中显示在基底标高处土质仍为杂填土,需要继续下挖换填,最终开挖深度为10米左右。
  5.4.4开挖顺序:
  2#、3#、5#搂同时开挖,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开挖顺序如下:
  第一阶段:第一步土开挖,土方开挖挖深4.5米,淤泥清理2.5米左右。具体布置见附图(土方开挖图(挖第一步土))。
  第二阶段:第二步土开挖,土方开挖挖深见老土为止,最深处4.5米左右,最浅处挖深挖到槽底标高,挖深3.5米左右。具体布置见附图(土方开挖图(挖第二步土))。
  5.4.5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注意各种控制桩的位置,注意保护,不得破坏和扰动控制桩。
  5.4.6土方开挖过程中在现场南侧大门处不设置洗车池(水源较远不易铺设水管,此处土质为杂填土且离边坡较近,对边坡安全存在一定影响),我单位在D26-2#楼北侧设专门洗车池(详见附图施工现场洗车池),在我现场每个马道处设专职清理人员,保证汽车轮胎不携带泥土,车身外不携带土块,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5.4.7土方换填:
  根据地堪报告显示2#、3#、5#搂着三栋楼所处地段的填土厚度较大,多数超过了8米,其基础持力层可能位于填土中,在编制地基处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填土的影响,必要时应对填土进行换填。待挖至槽底后经过设计、地堪等专家验槽后我方将根据处理方案编制补充方案。
  5.4.8边坡修理及土钉墙护坡:
  在对基槽进行土方开挖过程中,护坡单位跟随土方开挖进度,做到随挖随修坡,进行土钉墙施工(土钉墙施工详见《西三旗(原北京轮胎厂)住宅及配套项目D26-2、D26-3、D26-5号楼降水、护坡施工方案》),土方施工单位配合支护单位进行修理边坡。
  5.4.9塔吊基础开挖:
  塔吊基础随土方开挖一起开挖,塔吊基础顶标高与基础设计底标高相同,为保障塔吊使用安全,在塔基底部打混凝土桩,保证塔基基底的承载力,和塔吊整体的稳定性。
  5.4.10土方开挖质量标准:
  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柱基、基坑、基槽
  主控项目1标高+0、-50
  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200
  -50
  一般项目1边坡设计要求
  2表面平整度20
  3基底土性设计要求
  5.5土方回填
  5.5.1回填准备:肥槽回填前肥槽中必须清理干净不允许有施工垃圾,必须做好50mm厚的聚苯防水保护层,施工时注意外墙防水的保护,若意外损坏时,应及时修补。
  5.5.2土质要求: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机杂物,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cm。
  5.5.3肥槽回填:
  回填土填至-0.5米处即停止回填。肥槽距地下外墙宽度下口0.5m上口0.8m范围内回填2:8灰土,其余回填素土,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边角处人工夯实。
  灰土配比采用体积比,须采用标准容器计量,保证配比准确,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应颜色一致。
  灰土施工时,严格控制含水量,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灰土施工前,应将条基内的虚土、树叶等杂物清理干净。分层铺灰土每步厚度控制在150mm左右,夯实后灰土厚度控制在100mm以内,采用蛙式打夯机夯打密实,夯压三遍,每层夯压完成后用环刀取样送验,按规定分层取样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灰土留槎应符合规定: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茬,上下两层灰土的接茬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茬时应将茬子垂直切齐。
  找平和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高处用铁锹铲平,低的补打灰土。
  肥槽回填施工中要求打灰土用的土,要做到“五随”(筛、拌、铺、覆盖),认真执行接茬、留槎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地下外墙防水施工完毕后,肥槽回填土为2:8灰土,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边角处人工夯实。灰土配比采用体积比,须采用标准容器计量,保证配比准确,做干容重试验。
  肥槽回填素土。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回填土虚铺厚度控制在素土每步150mm,夯实后灰土厚度控制在100mm以内,土的最佳含水率控制在13%-18%,粒径不大于5cm,并做干容重试验及记录。
  5.5.4土方检验:土方回填现场检验,除采用外观检查外,还要进行干密度试验。干密度要求:灰土1.55~1.60g/cm3,素土1.65~1.70g/cm3。土方干密度试验采用环刀法。试验资料要真实、准确,签字要齐全。
  6.季节性施工方案
  6.1冬期施工方法
  1.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至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时增加。
  2.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地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的表层100c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
  3.冬期填方的高度当室外平均气温为-5至-10C,不宜超过4.5m;当室外平均气温为-11至-15C,不宜超过3.5m。
  7.安全、保卫措施
  7.1施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安全保证措施
  7.1.1限制边坡顶部槽边堆载,堆料距槽边1m以上。
  7.1.2限制场区施工道路与槽边距离,防止过大振动造成坡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
  7.1.3基础施工必须按规定标准架设护身栏,并悬挂明显警示标志,夜间在护身栏上设置红灯警示。
  6.2现场防护措施
  7.2.1施工现场和作业区要悬挂相应的安全标志牌。
  7.2.2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安全鞋。
  7.2.3施工现场管理执行北京市的四项基本标准(即:《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现场管理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7.2.4施工安全检查:执行“国家行业标准”JGB59-99。
  8.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
  8.1防噪声污染
  8.1.1严格执行北京市有关建筑施工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所有作业的项目尽量在早8:00-晚8:00间完成,最迟到晚10:00。减少噪音污染。
  8.1.2教育工人不大声喧哗,不有意制造噪音。
  8.2施工防扰民措施
  8.2.1施工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就位后,立即熄火,严禁大油门哄车及高速行驶,严禁鸣喇叭。
  8.2.2开槽期间尽可能多地采用人工修坡,减少机械作业。
  8.2.3施工中尽可能采用低位置、低照度照明,减少光源污染。
  8.3防止扬尘和运输遗撒措施
  8.3.1土方施工:现场一般情况下不堆放土方,需要在现场附近堆放时,应采取覆盖、种草、表面临时固化,及时淋水降尘等措施。
  8.3.2运土车辆在出大门口外,要设蓄水凹池,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除轮胎上外带土块;运土车两侧搭设便于工人拍打车内土方的架子,将车厢内土拍实、苫盖运出施工场区。
  8.3.3回填土所用的石灰采用袋装或搅拌好后进入现场,及时将石灰袋回收入库。禁止将白灰沿槽边倾倒,以免石灰颗粒飘散产生扬尘。
  8.3.4施工现场道路: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派专人随时清扫现场主要施工道路,(清扫前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8.3.5土方施工在夜间施工结束后,在早六点之前清扫施工污染,把尘土污染的公路路面清扫干净。
  9.土方开挖示意图
  10.土方回填工程质量控制图
  

篇3:武汉X商住楼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一、工程概况2
  二、工程地点及周遍环境2
  三、工程建筑及结构2
  四、工程设计主要内容3
  五、现场实际情况4
  六、现场土质情况4
  第三章施工组织6
  一、组织机构6
  二、施工准备6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8
  一、施工总体安排8
  二、车辆道路的选择8
  三、边坡处理8
  四、开挖顺序及方法9
  五、土方开挖施工要求9
  六、积水井的开挖10
  七、卸土10
  八、土方回填10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11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
  第一章编制说明
  本施工作业设计的编制是以我司编制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冶南方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图纸;武汉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交的本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法规、规定为依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确定的,为确保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项目各级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武汉**工程
  2、建设单位:武汉深江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工程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环湖路8号。
  2、周围环境:本工程周边主要交通道路已修建完成,交通运输较为便利。北侧及西侧为前期开发的项目,南侧为环湖路。
  三、工程建筑及结构特点
  1、建筑特点
  武汉**工程包括5-1号楼、5-2号楼、商场及车库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0776.47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3046m2,商场建筑面积约为3594m2,住宅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1065.47m2,地下汽车库建筑面积约为2711m2。
  5-1号楼及5-2号楼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22层,一梯八户塔式住宅楼,建筑总高度为71.0m(室外地坪至主体屋面面层)。商场部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即地下停车库。
  2、结构特点
  本工程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丙类,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结构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地下室及上部剪力墙抗震等级四级。建筑物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地震液化判定:无液化现象。
  四、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1、地基与基础
  本工程基础采用机械钻孔灌注桩+筏板基础。机械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3-3)层粘土混碎石,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470KN。桩进入(3-3)层≥2500,有效桩长约为19m。5-1号楼及5-2号楼筏板基础厚度为1700mm,商场及地下室部分筏板基础厚度为500mm。
  2、主体结构工程
  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5-1号楼及5-2号楼
  楼层标高剪力墙框架梁楼板
  地下室-9基础顶面-23.170C35C30C30
  10-1623.170-43.470C30C25C25
  17层以上43.470-屋面C25C25C25
  基础:筏板:C35;地下室墙:C35。
  2、钢筋:本工程的钢筋采用普通热轧Ⅰ、Ⅱ级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预埋件和连接件所用的型钢及钢板采用Q235,各种预制构件吊顶及吊挂用的吊钩均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235级钢筋制作。
  3、填充墙:
  墙体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100、25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200厚钢筋混凝土墙,地下室除电梯筒为200外,其它内墙为250厚。
  墙体防潮层做法:在室内地坪以下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掺5%防水剂)防潮层。
  五、现场实际情况
  本工程两栋主楼有桩基工程,目前工程桩正在施工,地下车库及商铺为筏板基础,场地标高在20.76~22.05米之间,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现场围墙及临建的布置已开始,尚未完成,场地尚有部分没有进行平整及硬化。
  现场东面设大门两处,现场主要以该东南面大门为主要进出通道(该大门直通环湖中路),在开挖前应完成该处的临时道路及洗车设施的施工。
  六、现场土质情况
  根据武汉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武汉恋湖家园住宅小区五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现场开挖面主要土层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
  人工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形成的一般粘性土、上更新统冲洪积形成的粘性土、粘性土混碎石及白垩-下第三系砾岩组成。安时代成因、岩性及力学性质分为四层、八个亚层,各层特征描述如下:
  (1-1)杂填土(Qml):杂色,稍湿,高压缩性,结构松散。层厚0.50~2.20m。主要成分为砖渣、碎石、粘性土组成,局部为素填土或耕植土。全场分布。
  (1-2)淤泥(Ql):灰黑色,稍湿。高压缩性,流塑状。层顶埋深0.50~1.80m,层厚0.30~2.70m。上部为塘底淤泥,含较多腐植物、有机质、贝壳。局部分布。
  (2-1)粘土(Q4al):褐灰色,湿。中偏低压缩性,可塑状。层顶埋深1.10~2.90m,层厚0.70~2.00m。含铁锰氧化物,含灰色团状物。局部缺失。
  (2-2)粉质粘土(Q4al):褐黄、褐灰色,湿。中等缩性,可塑状。层顶埋深0.60~2.3m,层厚0.60~4.90m。含铁锰氧化物,有机质,含高岭土。局部缺失。
  (3-1)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褐红色,稍湿。中偏低压缩性,硬塑状。层顶埋深2.0~4.40m,层厚3.80~10.70m。含铁锰氧化物及结核,含少许高岭土。分布均匀。
  (3-2)粉质粘土混粉土(Q3al+pl):褐黄、黄色,稍湿。中偏低压缩性,可塑状。层顶埋深8.1~13.20m,层厚7.80~12.00m。粉质粘土混粉土,层中夹粉细砂,含铁锰氧化物,石英、云母,分布均匀。
  (3-3)粉土混碎石(Q3al+pl):褐黄,稍湿。低压缩性,硬塑状。层顶埋深21.0~22.5m,层厚4.3~0.6m。粘土混粉细砂、砾卵石,上部以粉细砂、中粗砂为主,下部主要含砾卵石、碎石,分布均匀。层顶埋深26.2~27.6m,最大揭露厚度5.5m。
  (4)强风化砾岩K-E:褐灰、灰,稍湿。坚硬状。
  场地地貌单元属侵蚀堆积平原地区,相当于长江冲洪积二阶地,据场地地层的水理性质、赋水性能及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上层滞水赋存于场地上部(1)层人工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透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大气降水以及周边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排放量的影响而波动,一般而言水量较小,易于疏干。
  第三章施工组织
  一、组织机构
  本工程土方开挖由我方开挖,为保证土方的顺利、安全的开挖,项目部专设指挥部:
  1、总指挥:马顺东(全面负责、全盘指挥)
  2、副总指挥:谢主章(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各方面事宜)。
  3、现场调度:张怀忠、汪建华、葛鑫(负责车辆调度、技术、质量事宜)。
  4、安全负责:赵刚(负责整个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
  5、测量负责:张怀忠、汪建华、葛鑫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根据桩基施工单位移交的测量点位,施工前由项目测量员放出基坑开挖边线(以最边上基础梁外边为准,向外退1.5米),项目部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作业交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与土方开挖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在土方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查红线桩及定位桩是否产生移位,若有移位应会同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3)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其保护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
  2、现场准备
  完成主要临建的施工,主要道路的平整;主入口处的道路及洗车设施应在施工前完善;对车辆主要进出场道路进行疏通,确保挖土车辆的畅通无阻。
  3、劳动力准备
  在土方开挖前落实一下劳动力:
  土工40人负责人工清挖及局部开挖
  石工25人负责桩头的破除
  普工15人负责零星施工材料的运输及坑内杂物的运输。
  砖工35人负责地基梁砖胎膜的施工
  抹灰工10人负责胎膜的抹灰
  4、机械准备
  根据本次开挖土方量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开挖选用以下机械进行开挖,开挖设备在8月18日前进入现场:
  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
  1反铲挖土机1.0M32台
  2反铲挖土机0.5M31台
  3自卸汽车12T10台
  4推土机80HP1台供平整道路用
  5、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1)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引至土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
  (2)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8个5KW大太阳灯照明。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施工总体安排
  测量放线
  支护桩施工
  土方开挖至地面下2.00m
  施工锁口梁、施工第一排锚杆
  土方开挖深度1.3m
  施工第二排锚杆
  土方开挖1.5-2.5m,施工第三排锚杆
  地下室底板施工
  二、车辆道路的选择
  根据我方安排,本次土方开挖采用分区开挖,分为三个开挖区:1、图98-365Y18-2中,G轴以北1.1m处-渗UEA膨胀剂的混凝土加强带以北的农贸市场及商场地下车库为开挖一区;2、2#楼为开挖二区;3、1#楼及加强带以南地下车库为开挖三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土方开挖车辆路线采用两套方案:1、一区开挖时,车辆由东北角位置的大门进出,U形行驶。2、二、三区开挖时,车辆由东南角位置正门进出。指定专人协调车辆的进出,确保安全。
  三、边坡处理
  开挖一区北侧重点防护区域采用人工挖孔桩、土钉挂网喷砼护面。其他开挖区域均采用两级台阶放坡开挖,挂网、打锚杆,喷射混凝土护坡。从墙边线向外1.0m沿四周做240厚挡土墙,高度为900,挡土墙与砖胎模之间为排水沟,排水沟坡度为1%,坡向积水井。
  四、开挖顺序及方法
  首先进行一区开挖,开挖顺序从配电房人工挖孔桩边向东开挖。其次进行二区开挖,最后进行三区开挖。开挖土方及时运至卸土区。一区开挖深度为-6.15m,二区开挖深度为-7.15m,三区开挖深度1#楼部分为-6.25m,地下车库部分为6.15m。现场做好明显标记,并由专人指挥土方开挖、外运及边坡支护工作。
  五、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1)为确保支护体系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要求土层开挖与锁口梁和喷锚施工相互配合。
  (2)整个场区土方宜分片、分层进行。
  土方分层开挖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次土方开挖是在支护桩施工完毕养护一段时间后进行,开挖
  至地面下2.00m,然后进行锁口梁、第一排锚杆施工并进行养护。
  第二次土方开挖1.3m左右,施工第二层喷锚。
  第三次开挖至基础底板,采取人工清底的方式。
  (3)土方开挖宜采取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相结合方式,一般情况下采取机械开挖,局部地方宜采取人工开挖。基坑开挖至距坑底20cm时宜改为人工清理坑底,严禁超挖。开挖过程中严禁碰撞支护体系。
  (4)严格按设计的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土方随挖随运,不得随意堆置在基坑周边。
  (5)在坡顶或坡底设置排水沟,做好坡面、坡底的排水防水工作。
  (6)开挖后期,基坑边坡顶面禁止堆载。开挖至坡底后应尽快开展基础施工,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7)开挖过程中及时抽排基坑积水。
  六、积水井的开挖
  为了避免土体被雨水冲塌,基梁底部土体暴露时间过长,人工随着铲车及时进行清底,随挖随清。同时,项目质检人员,配合联系监理对开挖后土体进行检查,确认后,应及时通知工程部相关人员浇注砼垫层。桩周围留50-100垫层后浇,垫层浇注完后,项目测量人员及时放出各条地梁边线,及时跟进砌筑砖胎模,砖胎模采用120厚灰砂砖水泥砂浆砌筑,砖胎模砌筑完毕后,内侧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面。
  七、卸土
  开挖土方卸至甲方指定位置,并备足回填用土和种植土。
  八、土方回填
  在基础工程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立即安排土方回填,便于后续工程施工。回填土必须先作试验,确定最佳容重及含水率。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每层30cm为宜;压实范围为地下室底板覆盖的所有区域,压实系数≥0.90,回填土方在挖土时预留。回填应注意的问题:
  (1)回填过程中严禁向坑内抛扔杂物、废料等。
  (2)回填应从低处开始,水平分层整片夯实。分段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斜坡形(倾斜度应大于1:1.5),夯迹重叠0.5~1.0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接缝处不得在墙角、柱等重要部位。
  (3)压实一层后,应用人工将表层拉毛。土层表层太干时应洒水湿润后再回填,使上下层结合良好。
  (4)夯实时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中间。
  (5)填方应按要求预留一定沉降量,以备自然下沉,可按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预留。
  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土方开挖总工期36天,其中一区土10天,二区土16天,三区土15天。人工清挖和地梁的土方开挖,由于垫层施工,砖胎模流水进行,考虑占用总工期10天。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进场后分别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文明施工交底。
  (2)沿基坑边设置安全护栏,护栏采用Ф48钢管搭设,护栏高1.2米(两道水平杆400、1200高)每2米设置立杆。
  (3)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严禁站人。
  (4)夜间施工必须保证由足够的照明。
  (5)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专业电工接线,水泵必须用专人守护和管理,在没有切断电源前不得在坑内移动。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7)指定专人负责车辆调度,避免出现堵车现象。
  (8)在出口处设洗车槽,车辆出门时应由专人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在澄清池澄清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
  附图一:施工总平面图
  附图二:开挖期间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