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3)

5151

  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3)

  第五部分:模板系统安全设计及安全生产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模板及支架的工作安全,必须从设计和施工两个环节上消除影响其安全工作的因素。

  1、努力消除和减小设计环节上的影响因素,设计环节上的影响因素,多属于考虑不足、使设计的安全(保证)度不够的事项和问题,其中主要有:

  (1)对影响模板与支架工作安全因素的考虑不足有遗漏,即没有将所有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应忽视的因素都考虑进来,包括工程条件和施工要求,整体结构和细部构造,设计条件、作业条件和机具条件,荷载作用项目及其可能的变化、施工技术水平等;

  (2)设计计算条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即在设计计算中采用的荷载项目与数值、荷载作用分布和支承(传力)点、模板和支架的构造参数、节点和锚固点的承传载能力等,与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有显著差异,尤其当为偏于不安全的出入时;

  (3)在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工程模板及支架的临设性和周转性对相关设计能力的影响。作为周转性工具,在反复装拆之下,也难以一直保持其额定(或设计采用)的工作性与状态,因此,不能完全按永久、正规的结构和装置的设计能力去使用;

  (4)设计所取的安全(保证)度不够,即所考虑的适应超载和自身能力减低的安全储备不够;

  (5)设计没有全面提出施工限控的要求,包括必须严格控制事项的规定和要求,如构架的最大间距、限用荷载、节点连接要求等;

  (6)没有明确作出对事故陷患的检查、消除措施和对事故征兆的应急处理措施;

  (7)对于有发生破断、坠落危险的装置和部件没有设置保险装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在工程模板及支架方面的标准还极不完善,常需要借用一些相关的标准与文献资料,在采用时,一定要十分慎重地解决好必须确保安全的问题。执行和符合现行标准和相关标准,只是最低的、最起码的要求,而不是可保"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由于现行的标准只是其定稿前技术发展情况的总结,而且是共同性要求的规定,难以概括各种工程条件和施工要求的特殊性情况。这些特殊性情况在工程施工设计中加以考虑和解决,并且相对于现行标准的规定而言,只宜提高、不能降低,只宜补充、不能减少。只要注意以上7个方面和掌握着一原则,就能较好消除在设计环节上所造成的影响工程模板及支架工作安全的因素,为安全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2、努力消除或减少施工环节上的影响因素,施工环节从施工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工程完成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工程模板及支架工作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可能降低模板及支架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了质量不好的材料、产品和设备;

  (2)加工件的加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3)设置条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安装质量不好、偏差过大;

  (5)杆件设置、节点构造、支撑和传力部位有偏于不安全的改变;

  (6)由砼浇筑方式改变、限控乏力等原因造成的超载;

  (7)由支撑、固定不牢等原因引起的过大变形;

  (8)维修、保养、更换工作不及时,装置带病运作;

  (9)在受强力自然因素(风、雨、雪等)作用之后,未作检查和验收就继续使用;

  (10)在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改变设计规定的施工程序、作业时间和要求;

  (11)施工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超过设计的限控规定和要求;

  (12)违反标准和设计规定的指挥和操作;

  (13)监控措施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况、问题和要求,常需要对原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安排及时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或变更。但这些调整和变更,只应提高或保持原设计的安全保障水平,而不能降低,并应按工作程序,经主管人员和主管部门认真研究、严格审定,避免随意改变。

  3、确保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设计要求

  对工程模板及支架设计和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为模板及支架的工作安全提供全面的技术保证。即在完善技术的可行性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设计的可靠性、限控要求、保险与排险设施和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设计的安全保证。

  (1)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设计

  安全技术保证体系,是构成全面的(而不仅只是建立安全工作的组织系统)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其他4个为:组织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制度保证体系(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投入保证体系(确定安全的资源投入)和信息保证体系(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和安全工作动态信息,改进安全工作)。

  安全技术保证体系,由安全可靠性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险与排险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4个环节的技术保证组成。其中,位居第一环节也是体系基础的安全可靠性技术,为判断并确保专项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在施工全过程及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对满足施工安全的保证要求,具有良好可靠性的技术。即根据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从研究如何发现和消除各种可能导致"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存在的涉及因素,扼制"起因物"、"致害物"孕育、启动和预防各种形式伤害与破坏事件的发生着手(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合称为"事故五要素"),通过对相应安全设计的考虑因素、编制依据、设计计算、实施规定和监控手段的全面性、有效性的判断,建立起对相应施工安全设计的可靠性的保证;位居第二环节、继安全可靠性保证之后、对重要安全事项予以进一步确保的安全限控技术,为在安全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上,对相应技术及其施工管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关键事项以及其他需要严格控制之处,进一步提出限制、控制的规定或要求,以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其任务是研究确定技术设计和管理措施中的安全控制点,以具体、明确和硬性的规定加以限控,并同时补充考虑在安全可靠性设计中未、予涉及和考虑不足的事项。

  通过确定装置工作安全的控制指标、施工作业安全的控制规定和监测、检验的控制要求,以便继可靠性设计之后,形成对实现施工安全要求的第二道保障;位居第三环节、作为实现施工安全的第三道保障的安全保险与排险技术,为在可靠性设计和限控规定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突破设计条件或限控规定,以及其他的意外情况和异常事态,相应及时启动保险装置和采取应急措施,以阻止异常事态发展、事故发动(表现为起因物或致害物开始启动)和伤害发生的技术。其任务是研究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态,即事故开始启动的起因物或致害物危险工况,通过预先设置或安排的保险制动装置的自动启动、备用设备免伤害的发生和降低其损害的程度;位居第四环节、主要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并尽量保护工程

和施工设施不受损害的保护技术,为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和意外的伤害,对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与施工设施的安全进行预防性保护的技术。其任务是确究任何对现场人员、施工设施和在施工程的安全进行有效地预防性保护,即通过建立保护制度、设置保护措施、使用安全所品以及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保护现场人员财产的安全。

  以上由4个环节、4道保障所组成的"四环节"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具有"步步为营,层层把关"的基本特点。因此,也可称其为"把四关"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前一道"关"没把好时,还有后一道"关";但前一道"关"的"失守",同时也增加了后一道"关"的难度。

  安全保证设计,就是按照安全技术保证体系4个环节的技术保证要求进行的、实现全面的技术保障的安全设计。它可为包括工程模板及支架在内的各种专项技术的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是实现安全施工要求的基础。

  1)安全保证设计的要求,消除在技术设计和管理措施中可能存在或潜在的事故因素,有效控制事故因素的蕴育和发动,是安全保证设计的总体要求。事故因素包括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对模板工程而言,"不安全准状态"包括各种不安全的设置固定状态、处于装拆过程中的状态、处于整体位移(提升、爬升、滑升和水平推移)中的状态、局部或全面受载后的工作状态以及运转、存放和其他状态;"不安全行为"包括各种不安全的指挥、违章作业、疲营和带病2作业等;"起因物"是引起事故启动的物件或事物(如超载、不当和危险操作等);"致害物"是直接实施和造成伤害的物件;"伤害方式"为造成伤害或破坏的方式,即事故的类型(见表6)也在某中情况下,起因物和致害物可能是同一物件,而不安全行为也可直接造成自身伤害的后果(如滑跌摔伤等)。

  模板工程中的常见安全意外事故

  序事故类别表现形式涉及范围主要引起原因

  1倒塌和倾翻整体坍塌梁板模板支架浇筑砼过程中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

  2局部垮塌梁板和其他模板支架局部模板和支架件拆断、杆件连接松脱、局部构造缺陷

  3倾倒侧翻模板和支架支架倾斜、构架缺陷、缺少撑拉和斜村,立模板装拆未及时稳固或过早拆除拉结

  4物击打击落物伤人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和拆除等项作业材料工具掉落,抛掷物品,吊物松脱

  5顶模落砸拆除顶模时没有托架承托

  6碰撞伤害混乱、拥挤作业和粗蛮、不当作业

  7高空坠落人员坠落架上、边沿、沿口作业无安全围档或围档不合格,误扶已松脱连接杆构件,洞口未封盖,吊箱(篮、盘)坠落

  8设备(施)坠落电梯、升降式作业架梯笼、井架(龙门架)吊盘、桥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吊篮、挂架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坠落

  9设备伤害机械伤害吊装、提升、运输、切割机具等声音操作、保护缺陷、混合作业、机械抽控

  10电气伤害电气线路、开关箱、电动工具漏电、断线、误触等引起的触电

  11其他伤害烧伤有易燃材料和火源电焊、气割、电线短路、吸烟、生明火等引燃易燃材料

  12窒息箱室、洞涵等闭塞环境空气不流通(缺氧),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等)聚集

  13场地事故不文明作业现场钉子扎脚,绊跌,物体弹起以及现场存在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安全保证设计的四个集注保证环节,对于消除或抑制引发事故的因素而言,各有其主要的针对性:可靠性技术主要解决不安全状态;限控集注主要限制和控制起因物;保险和排险技术主要抑制和阻止伤害物发动;而保护技术则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伤害方式进行有效的保护。此外,消除不安全行为,主要应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完善安全制度和加强安全管理来解决。安全的技术保证环节与消除事故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模型示于下列图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型,是搞好安全保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2)安全保证设计的工作程序 安全保证设计在施工方案确定以后进行,其主要设计成果(实施方案、技术设计、计(验)算、控制规定和管理措施等)将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安全保证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①细化施工方案、技术设计项目和监控管理要求;

  ②在细化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借鉴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实现安全要求的关键环节、安全保证(控制)点;

  ③设计对安全的保证要求;

  ④进行相关的设计和计(验)算工作;

  ⑤判断安全设计的可靠性和施工实施时的保证性(可否有把握地实施),并按判断结果作必要的调整;

  ⑥确定施工时的限控和监控要求;

  ⑦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篇2: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3)

  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3)

  第五部分:模板系统安全设计及安全生产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模板及支架的工作安全,必须从设计和施工两个环节上消除影响其安全工作的因素。

  1、努力消除和减小设计环节上的影响因素,设计环节上的影响因素,多属于考虑不足、使设计的安全(保证)度不够的事项和问题,其中主要有:

  (1)对影响模板与支架工作安全因素的考虑不足有遗漏,即没有将所有具有一定影响的、不应忽视的因素都考虑进来,包括工程条件和施工要求,整体结构和细部构造,设计条件、作业条件和机具条件,荷载作用项目及其可能的变化、施工技术水平等;

  (2)设计计算条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即在设计计算中采用的荷载项目与数值、荷载作用分布和支承(传力)点、模板和支架的构造参数、节点和锚固点的承传载能力等,与施工中的实际情况有显著差异,尤其当为偏于不安全的出入时;

  (3)在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工程模板及支架的临设性和周转性对相关设计能力的影响。作为周转性工具,在反复装拆之下,也难以一直保持其额定(或设计采用)的工作性与状态,因此,不能完全按永久、正规的结构和装置的设计能力去使用;

  (4)设计所取的安全(保证)度不够,即所考虑的适应超载和自身能力减低的安全储备不够;

  (5)设计没有全面提出施工限控的要求,包括必须严格控制事项的规定和要求,如构架的最大间距、限用荷载、节点连接要求等;

  (6)没有明确作出对事故陷患的检查、消除措施和对事故征兆的应急处理措施;

  (7)对于有发生破断、坠落危险的装置和部件没有设置保险装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在工程模板及支架方面的标准还极不完善,常需要借用一些相关的标准与文献资料,在采用时,一定要十分慎重地解决好必须确保安全的问题。执行和符合现行标准和相关标准,只是最低的、最起码的要求,而不是可保"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由于现行的标准只是其定稿前技术发展情况的总结,而且是共同性要求的规定,难以概括各种工程条件和施工要求的特殊性情况。这些特殊性情况在工程施工设计中加以考虑和解决,并且相对于现行标准的规定而言,只宜提高、不能降低,只宜补充、不能减少。只要注意以上7个方面和掌握着一原则,就能较好消除在设计环节上所造成的影响工程模板及支架工作安全的因素,为安全使用打下良好基础。

  2、努力消除或减少施工环节上的影响因素,施工环节从施工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工程完成结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工程模板及支架工作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可能降低模板及支架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了质量不好的材料、产品和设备;

  (2)加工件的加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3)设置条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安装质量不好、偏差过大;

  (5)杆件设置、节点构造、支撑和传力部位有偏于不安全的改变;

  (6)由砼浇筑方式改变、限控乏力等原因造成的超载;

  (7)由支撑、固定不牢等原因引起的过大变形;

  (8)维修、保养、更换工作不及时,装置带病运作;

  (9)在受强力自然因素(风、雨、雪等)作用之后,未作检查和验收就继续使用;

  (10)在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改变设计规定的施工程序、作业时间和要求;

  (11)施工和使用的实际情况超过设计的限控规定和要求;

  (12)违反标准和设计规定的指挥和操作;

  (13)监控措施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各种情况、问题和要求,常需要对原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和施工安排及时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或变更。但这些调整和变更,只应提高或保持原设计的安全保障水平,而不能降低,并应按工作程序,经主管人员和主管部门认真研究、严格审定,避免随意改变。

  3、确保模板工程施工安全的设计要求

  对工程模板及支架设计和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为模板及支架的工作安全提供全面的技术保证。即在完善技术的可行性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设计的可靠性、限控要求、保险与排险设施和保护措施,进一步加强设计的安全保证。

  (1)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设计

  安全技术保证体系,是构成全面的(而不仅只是建立安全工作的组织系统)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其他4个为:组织保证体系(安全管理的组织系统);制度保证体系(相应的制度和规定);投入保证体系(确定安全的资源投入)和信息保证体系(及时掌握事故发生和安全工作动态信息,改进安全工作)。

  安全技术保证体系,由安全可靠性技术、安全限控技术、安全保险与排险技术和安全保护技术等4个环节的技术保证组成。其中,位居第一环节也是体系基础的安全可靠性技术,为判断并确保专项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在施工全过程及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对满足施工安全的保证要求,具有良好可靠性的技术。即根据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从研究如何发现和消除各种可能导致"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存在的涉及因素,扼制"起因物"、"致害物"孕育、启动和预防各种形式伤害与破坏事件的发生着手(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合称为"事故五要素"),通过对相应安全设计的考虑因素、编制依据、设计计算、实施规定和监控手段的全面性、有效性的判断,建立起对相应施工安全设计的可靠性的保证;位居第二环节、继安全可靠性保证之后、对重要安全事项予以进一步确保的安全限控技术,为在安全可靠性设计的基础上,对相应技术及其施工管理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关键事项以及其他需要严格控制之处,进一步提出限制、控制的规定或要求,以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其任务是研究确定技术设计和管理措施中的安全控制点,以具体、明确和硬性的规定加以限控,并同时补充考虑在安全可靠性设计中未、予涉及和考虑不足的事项。

  通过确定装置工作安全的控制指标、施工作业安全的控制规定和监测、检验的控制要求,以便继可靠性设计之后,形成对实现施工安全要求的第二道保障;位居第三环节、作为实现施工安全的第三道保障的安全保险与排险技术,为在可靠性设计和限控规定的基础上,对可能出现的突破设计条件或限控规定,以及其他的意外情况和异常事态,相应及时启动保险装置和采取应急措施,以阻止异常事态发展、事故发动(表现为起因物或致害物开始启动)和伤害发生的技术。其任务是研究有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态,即事故开始启动的起因物或致害物危险工况,通过预先设置或安排的保险制动装置的自动启动、备用设备免伤害的发生和降低其损害的程度;位居第四环节、主要保护现场人员安全、并尽量保护工程

和施工设施不受损害的保护技术,为在施工的全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职业和意外的伤害,对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与施工设施的安全进行预防性保护的技术。其任务是确究任何对现场人员、施工设施和在施工程的安全进行有效地预防性保护,即通过建立保护制度、设置保护措施、使用安全所品以及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以保护现场人员财产的安全。

  以上由4个环节、4道保障所组成的"四环节"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具有"步步为营,层层把关"的基本特点。因此,也可称其为"把四关"安全技术保证体系,前一道"关"没把好时,还有后一道"关";但前一道"关"的"失守",同时也增加了后一道"关"的难度。

  安全保证设计,就是按照安全技术保证体系4个环节的技术保证要求进行的、实现全面的技术保障的安全设计。它可为包括工程模板及支架在内的各种专项技术的施工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是实现安全施工要求的基础。

  1)安全保证设计的要求,消除在技术设计和管理措施中可能存在或潜在的事故因素,有效控制事故因素的蕴育和发动,是安全保证设计的总体要求。事故因素包括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对模板工程而言,"不安全准状态"包括各种不安全的设置固定状态、处于装拆过程中的状态、处于整体位移(提升、爬升、滑升和水平推移)中的状态、局部或全面受载后的工作状态以及运转、存放和其他状态;"不安全行为"包括各种不安全的指挥、违章作业、疲营和带病2作业等;"起因物"是引起事故启动的物件或事物(如超载、不当和危险操作等);"致害物"是直接实施和造成伤害的物件;"伤害方式"为造成伤害或破坏的方式,即事故的类型(见表6)也在某中情况下,起因物和致害物可能是同一物件,而不安全行为也可直接造成自身伤害的后果(如滑跌摔伤等)。

  模板工程中的常见安全意外事故

  序事故类别表现形式涉及范围主要引起原因

  1倒塌和倾翻整体坍塌梁板模板支架浇筑砼过程中发生整体(或局部)失稳

  2局部垮塌梁板和其他模板支架局部模板和支架件拆断、杆件连接松脱、局部构造缺陷

  3倾倒侧翻模板和支架支架倾斜、构架缺陷、缺少撑拉和斜村,立模板装拆未及时稳固或过早拆除拉结

  4物击打击落物伤人模板及支架的安装和拆除等项作业材料工具掉落,抛掷物品,吊物松脱

  5顶模落砸拆除顶模时没有托架承托

  6碰撞伤害混乱、拥挤作业和粗蛮、不当作业

  7高空坠落人员坠落架上、边沿、沿口作业无安全围档或围档不合格,误扶已松脱连接杆构件,洞口未封盖,吊箱(篮、盘)坠落

  8设备(施)坠落电梯、升降式作业架梯笼、井架(龙门架)吊盘、桥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吊篮、挂架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坠落

  9设备伤害机械伤害吊装、提升、运输、切割机具等声音操作、保护缺陷、混合作业、机械抽控

  10电气伤害电气线路、开关箱、电动工具漏电、断线、误触等引起的触电

  11其他伤害烧伤有易燃材料和火源电焊、气割、电线短路、吸烟、生明火等引燃易燃材料

  12窒息箱室、洞涵等闭塞环境空气不流通(缺氧),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等)聚集

  13场地事故不文明作业现场钉子扎脚,绊跌,物体弹起以及现场存在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安全保证设计的四个集注保证环节,对于消除或抑制引发事故的因素而言,各有其主要的针对性:可靠性技术主要解决不安全状态;限控集注主要限制和控制起因物;保险和排险技术主要抑制和阻止伤害物发动;而保护技术则主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伤害方式进行有效的保护。此外,消除不安全行为,主要应通过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完善安全制度和加强安全管理来解决。安全的技术保证环节与消除事故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模型示于下列图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一模型,是搞好安全保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2)安全保证设计的工作程序 安全保证设计在施工方案确定以后进行,其主要设计成果(实施方案、技术设计、计(验)算、控制规定和管理措施等)将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之中。

  安全保证设计的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①细化施工方案、技术设计项目和监控管理要求;

  ②在细化工作过程中,深入研究可能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借鉴相关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实现安全要求的关键环节、安全保证(控制)点;

  ③设计对安全的保证要求;

  ④进行相关的设计和计(验)算工作;

  ⑤判断安全设计的可靠性和施工实施时的保证性(可否有把握地实施),并按判断结果作必要的调整;

  ⑥确定施工时的限控和监控要求;

  ⑦制定相应管理措施。

篇3: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2)

  中学教学楼现浇砼工程主要施工技术方案(2)

  第四部份:砼工程

  全部采用预拌泵送商品砼,石子粒径5~25mm,连续级配,掺和高效减水剂粉和煤灰,采用统一品牌的强度42.5普通水泥,派工地代表驻厂控制砼配合比,现场加强坍落度的测试工作,以确保砼有良好的和易性和可泵性,色泽均匀一致。砼浇捣及振捣,每个施工段砼要求一次性连续浇捣完成,砼采用集中搅拌泵车输送。为防泵车安全故障而停工,要有备用泵。落实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作业班制、交接时间和交接制度,还需做好气象情况收集工作,避免雨天施工,并准备好防雨遮盖材料及工具。

  浇筑前先在柱和墙底部注入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5cm厚,随即泵入砼,用串筒送入住内,下料厚度不超过40cm,确保振捣密实,并将气泡引出,振动器必须插入下层50mm,以防止出现明显的分层界面,为减少砼表面的气泡,砼浇筑采用2次振捣工艺,在第1次砼浇筑后再振捣,即第2次待砼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在第2层砼浇筑前进行,一般在0.5h后进行二次振捣。施工中加强跟踪检查,严格奖惩制度。对于柱砼的浇筑,采用Φ70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布置多个振捣点,距模150mm左右。方柱及其他型号柱子,振捣点沿柱筋内侧布置,插入下层砼深度在50~100mm,振动棒移动间距为250~350mm,每次振捣时间为15S左右,在振动过程中,视砼翻浆和不再下沉及砼表面无气泡泛起,方可将振动棒缓慢上拔,并且控制二次布料时间,严格控制在2h以内。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砼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楼板砼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挂线控制板顶标高,振捣完成后,用长杆尺刮平用木抹子打平抹实。梁柱节点钢筋较密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砼浇筑,并用小直径捣棒振捣。

  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专用模板挡牢。

  砼柱与墙应在砼施工结束48h后进行模板拆卸,模板拆除应与安装顺序相反即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对拆下的模板应卧放在平整的场地上,面板朝天,周围设置好保护栏杆,防止被破坏,模板连接拼缝处的砼水用铲刀清除。

  虽然砼施工工艺按砼要求进行施工,但还是存在一些缺陷,这是不可避免的,故对砼表面局部麻面、气孔和模板拼缝痕迹,必须先修整。

  柱与墙对拉螺栓孔采用竹管,由于外墙不在抹灰,竹管洞必须进行处理。竹管必须全部凿开,一步架全部凿出后,须由专职质检员检查验收,确认无遗即输隐栓签证,方可进行下一步架或下水道工序施工。另外,墙体与柱模板对拉螺栓设计时,为确保堵洞后的外观和防水质量,在洞外预留了喇叭形的凹坑为确保粘结效果,应将凹坑逐一凿毛,清理孔洞内的杂物后用压力水冲洗。施工前局部应保持湿润、无污染,然后用108胶水泥浆在洞口周边涂刷一遍,堵塞材料为微膨胀水泥砂浆,第一天先堵塞墙内侧,堵塞深度约50mm;第二天从墙外侧向内堵塞,孔洞口留不小于25mm,留待第三天再进行最后封堵,砂浆表面略凸出外墙面,待其初凝后再用铁抹子挤子挤紧抹平。每次砂浆堵塞后须洒水养护,待最后一次堵塞砂浆终凝后12h内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3d。

  对于局部砼施工缺陷,采用小电动砂轮磨去褶皱,气孔、麻面处冲净后用白水泥聚合物水泥浆(白水泥+108胶+水稀释)调至便于操作的稠度,刮平缺陷处。

  (1)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由公司试验室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2)砼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砼外加剂》GB8076、《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3)砼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砼配合比例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砼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4)结构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强度的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规范GB50204-20**第7.4.1条规定要求。

  5)砼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局部缺陷应按砼外观质量要进行修补。

  6)砼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尺寸偏差。

  一般项目

  1)砼强度应按现行国定标准《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2)砼所用的粗、细骨科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砼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3)首次使用的砼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根据。

  4)砼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5)施工缝的位置就在砼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6)砼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式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砼养护用水采用饮用水,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敝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应避免太阳光直晒,用草袋遮盖。

  7)砼结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5规定要求。

  砼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墙、柱、梁8钢尺检查

  剪力墙5

  垂直度层高≤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10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全高(h)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

  标高层高±10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全高±30

  截面尺寸+8,-5钢尺检查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25,0钢尺检查

  进筒全主(h)垂直线H/1000且≤30经纬仪、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8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成品保护

  1)砼施工中应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振捣时要防止钢筋位移。

  2)砼浇筑完毕后,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

  3)已施工完毕的砼要保护好,在地面与吊顶装修时,不得用重物撞击砼表面,如钢管碰及导致表面出现外观缺陷。

  (3)注意事项

  1)砼所使用水泥、砂、石子均应同一地点、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品种,使砼施工完后,其外观色差基本相同。

  2)模板是影响砼表面的重要的一环,凡是发现有形缺陷的旧模板不准使用,必须改用新模板。

  3)械板之间的板缝必须贴胶带,模板下端应嵌入绵条或橡皮带,防止漏浆。

  4)每一个施工段砼必须连续浇筑,不得任意增加施工缝,浇筑砼时,必须采用二次振捣工艺,防止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等表面质量缺陷。

  5)拆模时间应按照施工方案规定要求进行拆模,拆模过早会造成砼表面外观质量通病。

  6)砼养护时间不得不于7d,在养护期间不能直接受太阳暴晒,防止出现砼表面干收缩裂缝。

  7)砼施工完毕后,应加强成品保护,严禁用钢管等重物碰撞,不得在砼表现任意画抹,如在砼表现刷涂或其他带色彩的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