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一中保卫人员工作要求

3866

  EE一中保卫人员工作要求

  一、内勤、消防干事

  1、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较强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3、团结同事,有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

  4、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具有奉献精神。

  5、上班期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二、外勤、护校干事(甲)

  1、具备较强的与治安部门沟通,配合工作的能力。

  2、密切周边单位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3、具备一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4、遵守校纪校规、劳动纪律,具有奉献精神。

  5、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关系的事。

  三、保卫干事(ZZ)

  1、具有较强独立处理问题能力。

  2、整理材料,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3、能与相关部门、班主任进行沟通、配合,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

  4、遵纪守法,遵守劳动纪律,具有奉献精神。

  5、上班期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6、能与周边单位沟通、交流、协调工作。

  7、搞好内部团结,增强集体凝聚力。

  四、护校干事(乙)

  1、服从工作安排。

  2、搞好周边单位的关系,有一定协调工作的能力。

  3、遵守校纪校规、劳动纪律,具有奉献精神。

  4、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五、护校干事(晨光)

  1、服从工作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

  2、遵守校纪校规,善待每一位学生。

  3、上班期间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六、门卫(ZZ)

  1、遵守校纪校规、劳动纪律,上班时间:6:00-23:00,剩余时间由当天值晚班的护校干事负责。

  2、每两周休息一次,时间为周六下午1:30-周日下午6:30,休息期间大门管理由其他护校干事轮换顶班。

  3、当班期间不得随意走动,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EE一中保卫科

篇2:辽宁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2010修正)

  辽宁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20**修正)

  1995年9月28日辽宁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根据20**年1月13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辽宁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的决定》修正。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20**年7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

  一、对下列法规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和法规之间不衔接的规定作出修改

  20、将《辽宁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删去。

  第十七条修改为第十五条:“单位存在治安隐患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单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建议有关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辽宁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条例(20**修正本)

  第一条 为加强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治安秩序,保护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gg开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级各类机关、团体、事业和国有、集体企业以及含有国有、集体资产的股份制、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企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

  第三条 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必须坚持依靠群众,预防为主,确保重点,打击犯罪,保障安全的方针,实行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

  第四条 单位治安保卫工作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各单位组织实施,公安机关负责指导、监督。

  第五条 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对职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职工违法犯罪;

  (二)负责内部治安管理,消除治安隐患,预防刑事、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调解、处理内部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维护单位稳定;

  (四)做好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劳改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

  (五)协助公安机关依法监督、考查和教育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和宣告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犯罪分子以及劳动教养院外执行人员、被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的刑事被告人;

  (六)负责本单位涉外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七)落实要害部位和其他重点部位防范措施,确保安全;

  (八)发生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及时采取措施并向公安机关报告,保护好案件、事故现场,抢救人员和物资,协助公安机关侦破;

  (九)配合公安机关管理本单位的集体户口和外来人口;

  (十)参与所在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第六条 单位应根据需要,建立健全下列治安保卫责任制度:

  (一)门卫、值班、巡逻、守护制度;

  (二)防火安全制度;

  (三)易燃、易爆、剧毒、菌种、放射源等危险物品和枪支弹药管理制度;

  (四)秘密产品、材料、文凭、资料、计算机软件、印鉴等保密和管理制度;

  (五)现金、票据、文物、贵重物品管理制度。

  (六)物资存放、持出和车辆管理制度;

  (七)重点、重要部位保卫制度;

  (八)集体宿舍、招待所、食堂、浴池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制度;

  (九)治安保卫工作检查、奖惩制度。

  第七条 单位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的治安保卫责任人。其职责是:

  (一)实施有关治安保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组织制订和实施治安保卫工作制度;

  (三)检查各项治安保卫措施的落实情况,消除各种治安隐患;

  (四)管理本单位的治安保卫队伍,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

  (五)决定有关治安保卫工作的奖惩事项。

  第八条 单位应根据需要,设立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其组织形式和人员配备由单位自行决定,但须向公安机关备案。

  单位设置保卫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保卫人员,应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九条 单位保卫机构是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管理部门,业务上应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依法行使职权。

  第十条 公安机关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指导、监督的职责是

  (一)指导单位建立健全治安保卫责任制,监督防范措施的落实;

  (二)指导督促单位开展治安防范检查,消除治安隐患;

  (三)协助单位培训保卫工作人员;

  (四)指导单位保卫机构开展业务工作;

  (五)检查单位执行有关治安保卫工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接到单位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的紧急报警后,应及时赶赴现场,抓紧侦破。

  第十二条 公安机关应依法履行指导、监督权限,不得干预单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本单位、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严格执行治安保卫制度,治安防范工作有显著成绩的;

  (二)法制宣传教育落实,帮教、疏导工作到位,长年无职工违法犯罪,工作有明显成效的;

  (三)及时发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灾害事故,有重要贡献的;

  (四)勇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抓获现行犯罪分子或积极协助公安机关侦破案件事迹突出的。

  第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由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以上公安机关予以处罚;构成治安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单位存在治安隐患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单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建议有关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单位治安保卫工作措施不落实,发生刑事案件或灾害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对单位处3000元至2万元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处200元至1000元罚款。

  第十七条 公安机关实施处罚时,必须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实施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款全额上交同级财政。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不起诉且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的公安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主管部门应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治安保卫工作,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的,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5年12月1日起施行。

篇3: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2004)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20**)

  (20**年9月13日国务院第64次常务会议通过 20**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421号公布自20**年12月1日起施行)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

  第一条 为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应当突出保护单位内人员的人身安全,单位不得以经济效益、财产安全或者其他任何借口忽视人身安全。

  第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领导,督促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并及时协调解决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第六条 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需要,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设置与治安保卫任务相适应的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并将治安保卫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情况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

  第七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要求是:

  (一)有适应单位具体情况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措施和必要的治安防范设施;

  (二)单位范围内的治安保卫情况有人检查,重要部位得到重点保护,治安隐患及时得到排查;

  (三)单位范围内的治安隐患和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时得到处置。

  第八条 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门卫、值班、巡查制度;

  (二)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现金、票据、印鉴、有价证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储存、运输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单位内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五)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六)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告制度;

  (七)治安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

  (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传染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和传染性菌种、毒种以及武器弹药的单位,还应当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九)其他有关的治安保卫制度。

  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

  第九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应当接受有关法律知识和治安保卫业务、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考核。

  第十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应当依法、文明履行职责,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治安保卫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第十一条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机构、治安保卫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并落实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和治安防范措施;

  (二)根据需要,检查进入本单位人员的证件,登记出入的物品和车辆;

  (三)在单位范围内进行治安防范巡逻和检查,建立巡逻、检查和治安隐患整改记录;

  (四)维护单位内部的治安秩序,制止发生在本单位的违法行为,对难以制止的违法行为以及发生的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应当立即报警,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处置工作;

  (五)督促落实单位内部治安防范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第十二条 在单位管理范围内的人员,应当遵守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第十三条 关系全国或者所在地区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单位是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按照下列范围提出,报本级人民政府确定:

  (一)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重要新闻单位;

  (二)机场、港口、大型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

  (三)国防科技工业重要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

  (四)电信、邮政、金融单位;

  (五)大型能源动力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热力供应设施;

  (六)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和大型商贸中心;

  (七)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和大型文化、体育场所;

  (八)博物馆、档案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的单位;

  (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单位;

  (十一)其他需要列为治安保卫重点的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遵守本条例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一般规定和对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特别规定。

  第十四条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本单位的治安保卫重要部位,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对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技术防范设施,并实施重点保护。

  第十五条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导下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定期演练。

  第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单位制定、完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指导治安保卫人员队伍建设和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治安保卫机构建设;

  (二)检查、指导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发现单位有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或者治安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三)接到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警,及时出警,依法处置。

  第十七条 对认真落实治安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治安保卫工作制度,在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有关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十八条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因履行治安保卫职责伤残或者死亡的,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评定伤残、批准烈士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

  第十九条 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存在治安隐患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单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公私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威胁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财产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建议有关组织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单位治安保卫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赔礼道歉,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赔偿后,有权责令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侵权的治安保卫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的费用;对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侵权的治安保卫人员,单位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治安保卫人员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受单位负责人指使、胁迫的,对单位负责人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其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接到单位报警后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公民人身、财产和公共财产遭受损失,或者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指导、检查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的,参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 机关、团体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高等学校治安保卫工作的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