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海宁中学主问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5141

  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市“建构式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打造宁海教育精品,实施“主?问”生态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问”生态课堂的理念

  1.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的方法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与内核生成课程;讨论是学习的常规;读和做,缓说破--促进感悟,开发潜能;“主?问”生态课堂的“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3.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材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问教学法。主问教学法是以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经脉,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骨架,以学生为血肉,以创新意识为灵魂的教学法。主问教学法的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也是学生,教师主要起到的是引领和服务的作用。

  二、“主?问”生态课堂的概念

  1.“主?问”生态课堂是在“主问教学法”的基础上,结合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要求,将课堂发展成以“学、探、练、拓”为四要素的“自主习得,共同发展”的特色课堂。

  2.“主?问”生态课堂的“主”强调学生这个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具有“生本”的理念;“问”反映的是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并寻求合作的表现形式。“主”与“问”结合起来强调的就是学生主体探究和主动学习。

  3.“主?问”生态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具有“生本”的理念;突出探究,强调问题引领,具有交流、研讨与合作的“生态”精髓。

  4.“主?问”生态课堂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育人为本,立足课堂,毫不动摇地打牢学生主体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能主动探究,敢于发问,勇于创新。“主?问”生态课堂要求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体现的是主体探究的学习理念。

  三、“主?问”生态课堂实施具体要求

  (一)备课的要求

  1.备课要有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2.利用“主?问”生态课堂专用备课纸进行备课,要求突出问题的预案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注重教学反思。

  3.问题预案的要求:①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预设个性化的问题;②依据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实际,紧扣教材创设问题情境;③尽可能地预测学生会提出的与教学相关的各类问题。

  4.集体备课的要求:每位备课组成员要有自己的问题预案,进行集体讨论,最后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案。

  5.备课的检查:教务部门定期不定时对老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形成简报。

  (二)课堂教学的要求

  1.“主?问”生态课堂要围绕学生的问题来实施教学建构知识,重视学生围绕教材所展开的讨论和对话,突出学生主体和主动探究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

  2.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设疑,使学生能够质疑,最后讨论释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贯穿“学、探、练、拓”四要素,达到“自主习得,共同发展”的目标。

  4.“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模型:学生自学,找出问题→组内互学,解决问题→教师设疑,精讲问题→当堂训练,巩固问题→拓展探究,深化问题。

  5.以“点课”、“推门课”等多种形式为抓手,随时监控课堂动态。对监控不合格的课堂,教务处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跟踪听课评课,帮扶整改(共同研讨,一对一帮扶),并做好跟踪帮扶过程性材料记录且存档保存。

  (三)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通过自主学习,获得问题,并将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学生的学习笔记主要分为课前自主习得,课堂探究,课后反馈等环节。自主习得部分要求学生课前通过导学案(以“伴你学”和“课课练”为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记录在问题本(集)上。

  2.课中:通过小组讨论与对话,先组内解决自学产生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展示,组间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精讲点拨解决共性问题。学生在学习笔记问题解决栏目中,重点记录同学帮我解决的问题和老师帮我解决的问题。

  3.课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老师精选问题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对作业的要求

  1.精选作业,分层布置。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老师要先做,进行挑选,剔除超纲、偏、难、繁、知识点重复的问题。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

  2.精心批阅,及时反馈。教师要做到有布置,有批改,对学困生尽可能做到面批。同时,批阅日期、等第书写规范。学生错的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并进行二次批改。

  3.科学协调,高效发展。班主任要协调好班级各科的作业量,做到各科作业量适中,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的效率。

  4.注重矫正,提高效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错题,利用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错题集,要求学生每科每周至少整理一次错题。教师进行检查将学生的错题进行分类汇总,做到心中有错题,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高效讲解。

  学校定期对学生整理的错题进行检查评比并形成通报,同时将错题整理优秀的进行展评。

  四、“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模型解读

  根据“主?问”生态的理念和实施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主?问”生态课堂教学基本模型是:学生自学,找出问题→组内互学,解决问题→教师点拨,精讲问题→当堂训练,巩固问题→拓展探究,深化问题。

  (一)学生自学,找出问题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选择和编制导学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导学案要求以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按照导学案要求结合教材和老师针对学习的重难点录制的视频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和有疑问的问题归纳出来,留待课堂上解决。教师课前进行检查,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二)组内互学,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情况,组内进行学习交流,将自己的问题在组内展示,通过组员间的讨论,解决问题。组长分组协调小组内的学习活动,并将组员的参与发言讨论情况进行记录考核。教师进行巡视指导,维持学习秩序,并收集各组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三)教师点拨,精讲问题

  分组分学习模块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对重难点问题,要创设情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突破。教师通过精讲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四)当堂训练,巩固问题

  教师针对学习目标,制定和选择当堂训练的问题或练习,练习量控制在5-10分钟,3-5个问题。教师当堂进行检查,教师批改检查每组的学科组长,然后有每组学科组长批改检查其他组员,并予以量化评分,记录到小组学习评价表。

  (五)拓展探究,深化问题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提出与学习内容的相关的延伸问题,制定并布置围绕学习目标的达标练习,让学生课后进行自我检测,达到拓展探究,深化问题的目的。

  五、“主?问”生态课堂实施步骤

  实施“主?问”生态课堂,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即理论培训阶段、以点带面阶段、深入研讨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培训阶段(20**.9--20**.10)

  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主?问”生态课堂的相关文章与具体要求。

  2.聘请专家讲座,解答教师心中的疑惑。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学习相关资料,使教师明确什么是“主?问”生态课堂以及构建“主?问”生态课堂的重大意义,在思想上对“主?问”生态课堂有清晰的认识。

  3.召开专题研讨会议,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教师目前的教学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引导教师剖析自己课堂内存在的不生态现象和行为,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实施方案》。

  4.数学、英语、物理三门学科进入“自主探究”阶段。三门学科通过教研组,备课组专项会议,学科骨干教师座谈,教学研讨沙龙等形式,初步建构适合数学、英语和物理学科特点“主?问”生态课堂教学范式。

  第二阶段:以点带面阶段(20**.10--20**.12)

  1.数学、英语和物理三门学科面向全校开设“主?问”生态课堂的研讨课,其他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主?问”生态课堂的实施方案。

  2.邀请市、区教科所、教研室的专家对“主?问”生态课堂进行把脉指导。初步形成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教学范式。

  3.组织全校老师“主?问”生态课堂大比武活动。届时将邀请市区教研员来校指导。

  第三阶段:深入研讨阶段(20**.12--20**.8)

  1.研究制定《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评价标准》,通过科学的、动态的“生态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改革方案的落实,推动“主?问”生态课堂教学常态化。

  2.深入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磨课、议课活动,大力开展聚焦“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改革课堂展示系列研讨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深入推进积累经验。

  3.针对“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及时予以解惑、纠偏、匡正。

  4.汇编“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案例和课例。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9--20**.8)

  1.邀请专家,对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进行调研,论证,全面推广“主?问”生态课堂。

  2.总结经验,汇编《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优秀教学反思集》、《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优秀教学案例集》、《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优秀教学论文集》、《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错题集》、《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课例集》等教研教改经验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成立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2.成立宁海中学“主?问”生态课堂改革研究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二)制度保障

  1.实行“校长负责,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各科室通力协作,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形成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确保课堂教学新模式顺利进行。

  2.确保课堂教学改革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及教研活动等用,确保“主?问”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顺利进行。

  3.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要写出课改心得体会,年级组和教科室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学校分阶段对课改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宁海中学

篇2: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推进方案

  沟陡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推进方案

  为了落实市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实施,通过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再提升,特制定《沟陡中学“建构式生态课堂”推进方案》。

  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理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推进“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的延续。其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

  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概念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应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应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三、课堂教学要求

  1.民主与平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做教育。要耐心地了解学生,热爱学生。要及时地鼓励与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让教学问题首先来自学生,让问题解决首先问计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2.自然与和谐:课堂各要素要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手段、师生与方法等关系和谐。

  3.自主与合作: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特别是互教互学。要在基于自主学习的互教互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建构,并通过引导迁移运用,不断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4.探究与生成:要给学生搭建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的学习阶梯,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要让实验探究、实践探究、模拟探究成为落实知行统一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要利用我市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优势,在引导、组织学生探究,引发学生生成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实验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要创造条件激发生成,要适时关注和处理生成,让课堂预见性生成和非预见性生成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落实学思结合教育原则的重要途径。

  5.开放与选择:要强调资源、方法、学习问题的开放性与选择性,保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落实。要使学生通过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对学习方法的选取,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内化、体验与生成等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获得潜能的发展。

  6.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要通过质疑释疑与迁移应用等,进一步促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7.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差异当作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让具有不同特点、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获得应用的发展。

  8.多元评价与个性发展:强调多几把尺子量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容人的胸怀、伯乐的智慧,促进学生各显所能、各展所长,让学生在课堂上打好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做人的基础,为将来的学习深造和奉献社会奠基,为学生从课堂走向远方明晰方向。

  四、实施原则

  1.科学化原则。在推广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框架下,以教学中的“问题”引领课堂教学内容的分类与定位,以“探究(或体验)”引领课堂活动的自主性与丰富性,以“交流”引领课堂评价的多元化与激励性,着力打造遵循学生学习天性、适合学生全程参与、以学生有所得为主要目标的课堂生态。

  2.全员性原则。课堂改革要求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所有学生全体参与,不留盲区,不留边角。本学年完成“百节好课”工程,实现由点到面的推开。

  3.校本化原则。课堂改革以学校为主体,以校本教研为主要推进渠道,以校情学情为建模基础,以学校自查为主要评价方式,使课堂改革工作立足学校、适应学情、服务教学。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导,保证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顺利、有序、有效地开展,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z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六、具体措施

  1.修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利用好县教育局开展的建构式生态课堂规归评比,完善学校适用的评价量规。用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建构式生态课堂”的主要教学理念和操作要点,并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2.大力提升校本教研质量。将课题研究的思想、方法与主题教研结合起来。

  (1)以课标修订、建构式生态课堂为主线,学科组组织教师开展系列化课题研究,切实解决学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遇到的新问题。

  (2)每学期要将各学科组每次活动的主题汇总后上报校长室。

  3.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强化对集体备课工作的管理,重点解决备课组活动形式化问题,通过提高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1)以“问题分类定位”式备课作为备课组活动的主要方式。

  (2)以《集体备课“三位一体”问题产生表》作为备课组活动过程的引领,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工作。每次备课组活动要求备课组活动有主题、有方法、有过程、有结论,形成课堂设计方案,使备课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3)在教学常规检查中重点检查《“三位一体”问题产生表》的使用情况、集体备课后的二次备课情况。

  4.开展优质课工程。通过树立典型教师、典型课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建构式生态课堂”。

  (1)先派人通过到外校观摩学习、同课异构、交流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2)以《建构式生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确定依据,

  (3)凡在县、校举办的建构式生态课堂活动中上课、备课、说课、二次备课等取得成绩的,在绩效工资、评优评模中优先。

  6.开展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工程。两年内文化科目教师课堂教学全部达到“建构式生态课堂”标准的要求。

  (1)发现典型,分阶段组织校内考核。

  (2)考核过程要严格规范,除了实地考查课堂教学外,教师本人要填写《课堂教学自我鉴定表》,从不同层面填写对该教师教学情况的鉴定书,学生填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3)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学校要组织校内培训、校外学习,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级。

篇3:小学多元化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城南小学“多元化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践行“生态课堂”的教学理念,有效实施的生态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我校进行“多元化生态课堂”的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实现由“教”到“导”的真正转变,教师精心打造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每位教师必须格外重视课堂建设,应坚持多元化地改造课堂,加快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课堂教学改革基本理念

  秉承“追求卓越整体发展”而提出的多元化课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会学习,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为教学宗旨,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交流的舞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贯彻“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多元化的教学思想。

  三、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目标

  1.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2.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努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情感。

  3.给学生一个快乐童年。要精简繁琐的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把控好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堂是学生最主要又是最重要的生命历程,要让学生充分享受学校课堂学习生活的无限乐趣,给学生创设一个天真烂漫的幸福童年。

  4.为每一个学生寻找合适的教育。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但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独特的语言密码,只要找到了锁钥就能进行顺畅的交流。

  四、课堂教学改革具体举措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刘海勤校长为组长,田永生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负责具体落实,组员由部门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等构成的领导小组。

  2.组织学习,转变观念。

  组织全体老师认真学习“多元化生态课堂”的内涵要求以及改革课堂教学新理念等,领会多元化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让我们老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激发老师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掀起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高潮。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三个有利于作为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推进的标杆:有利于吃透两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有利于遏制学生的两极分化。让学生做到自学要有目的性,交流要有广泛性,反馈要有针对性。

  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通过制定《城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城南小学集体备课制度》、《城南小学教学管理制度》、《城南小学校本研修制度》等,激发老师们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在制度上向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倾斜,切实挖掘老师的潜能,激发老师的改革热情,提高改革实效。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加强教师注重平时教学的引导,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生长与成长、成才与成功,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一个让教师不仅注重每学期的终结性评价,也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机制。

  5.开展课题研究。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6.打造典型,示范引领。

  极力打造一批课改的典型,让部分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扩大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通过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做报告、谈体会等,引领大家共同进步。

  7.开展活动,推动落实。

  (1)校本研修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组活动,以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优秀教学设计等内容为主,开展说课、评课、交流、讲座研讨活动;教研组活动,以问题研讨、教后交流等内容为主,开展有主题的组内研讨活动,使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备课组活动,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推门听课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每周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一对一的评课指导。

  (3)展示课。在推门听课的基础上,发现课改优秀老师及时安排上展示课,起到推广激励的效果。

  (4)优课竞赛。依据《城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组织教师进行优课大赛。

  (5)验收过关课。课改一个阶段后,根据《城南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50岁以下老师进行验收过关。

  8.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①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克服教学随意性和无为化,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②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切实遵守教学规范,努力优化教与学的时空与流程,以“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为教学原点完善课堂教学环节。

  ③丰富教学手段,精编导学学案。学案应突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归纳整理与反思。其基本结构一般为: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预习提纲或预习题,典型例题,课后作业。学案编制要做到:小组研讨,提前一周形成初稿。每次集体备课对下阶段所用学案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学案经审核签字后复印。

  9.促进师生素质提升。

  ①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

  ②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10.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适时邀请市区课堂教学改革专家来我校做专题报告、上示范课。组织我校教师到别的学校参观学习,从而达到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更新观念的目的。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出富有我校特色的管理模式,培养一支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力争在三年内做出成效,探索一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