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英雄血民族魂中国梦

3311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英雄血民族魂中国梦

  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70年前,中华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那些年,抵抗侵略书写爱国情怀;那些年,甘洒热血向山河;那些年,热血抗战保家国。面对侵略,中华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的伟大史诗。

  红星闪闪,抗战胜利走过了70载;红旗飘飘,烈士之功不能忘;英雄血,民族魂,血与泪铸就辉煌。那段历史,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那代人,带领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一声炮火,让中国走过了艰难的8年;一声呐喊,让四万万同胞团结抗战;中国人,人倒下了,精神仍然屹立不倒。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日本法西斯小觑这个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妄图以绵薄之力撼动、霸占这片四万万同胞脚下的土地,但那只是他们的自以为是,一厢情愿。中国雄狮被惊醒的那一刹那,日本终将一败涂地,终将被赶出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

  这场战争,让多少人埋骨荒野,多少地方血流成河,多少人家破人亡,战争对任何民族来说都意味着灾难和悲剧。当日本还在祭拜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的时候,是否听到了那些死在他们屠刀下的无数冤魂的谩骂。颠倒是非、美化恶行,日本何以立足于世界?

  有人会说,抗战胜利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中国的抗日题材的电影和电视还在源源不断的播出。它是在提醒每一个中国人中国走过的那段艰难的岁月,中国各个阶层的抗战英雄是如何捍卫中国的尊严。有那老一代人的流血牺牲,才会有这新一代人的安居乐业。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都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不知道中国走过的风风雨雨,那将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现代人容易遗忘那些历史,只因为:炮火连天,战火不断,你不曾经历过;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你不曾承受过;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你不曾体验过;食不裹腹,朝不保夕,你不曾忍受过。当你还在抱怨生活多不如意的时候,当你遇到小小挫折一蹶不振的时候,当你在宴请他人、铺张浪费的时候,请想想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在电视剧《亮剑》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李云龙的一个骑兵连与日本的一个联队拼刺刀的场景,整个骑兵连拼得只剩连长时,断了一只胳膊的骑兵连连长仍然选择继续冲锋,直至战死,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血性,什么是尊严,什么是“亮剑精神”。《士兵突击》里许三多诠释了一个军人的“不抛弃,不放弃”。这些正能量都是激励我们向前迈进的无限动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今天,当日本还在篡改历史,否认历史的时候,中国就应该给日本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们铭记历史,为自己的恶行感到羞愧。当日本企图霸占钓鱼岛,侵犯我们领土主权的时候,中国已不再忍气吞声,不再示弱,硬气的外交手段让日本只能忘而却步。

  中国的今天,是昨天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的明天,是今天拥有“中国志,中国梦”的中国人去创造的。英雄虽与世长辞,但精神永驻,他们也许连名字都不被世人知晓,但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中国魂”,守护着中国的大地。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更应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感激他们为中国的今天的付出,更尊重他们为中华民族赢回了尊严,不再是日本人口中“东亚病夫”。

  在国际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要打出中国气节,塑造中国力量,加强中国意志,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勿忘历史;中国梦,展望未来。

篇2: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永不褪色风幡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永不褪色的风幡

  永不褪色的风幡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象征,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浓缩。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200多种色彩与图案各异的旗帜,然而只有那面缀着五颗闪耀星星的红旗才能让我们13亿国人感到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五星红旗,它有着太阳一般耀眼的红色,那是英雄先烈的血染成。时隔七十载,世间万物变幻、斗转星移。而这面红旗和它所承载的精神,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鲜艳、越来越夺目。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南满铁路被炸为由,炮轰沈阳北大营,打响了侵华的第一枪。此后便是四境燃战火,八方起硝烟。“卢沟血,宛平痛;肥水裂,临沂勇;永定河边,南苑巷内,多少男儿浴血中”,一系列的侵华行动全面展开。其中有节节退败的华北事变,有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也有别开生面的平型关战役和乘胜追击的台儿庄大捷。在持续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特别是八年的全面抗战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辱,以伤亡3500万军民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最后伟大的胜利。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时光飞跃了整整70个年头,9月3日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晨光渐亮,当地时间五点半,桑河项目部全体员工穿着工作服整整齐齐地站在升旗台前参加升旗仪式,带着肃穆而期待的表情,注视着国旗的冉冉升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雄赳赳气昂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来了。在熟悉的旋律中,五星红旗似旭日一般冉冉升起,望着沐浴在晨光里红艳似火的五星红旗,心中满满都是骄傲与自豪。

  今天的中国已非当日旧模样,历经三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与日俱增。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嫦娥奔月”、“蛟龙潜水”、“神十升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更向世界彰显了自己的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

  如今的中国打破了“闭关锁国”,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一支支以电建集团公司为领头羊的优秀队伍,带领着建设者们将脚步迈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看吧,五星红旗正飘扬在我们的头顶,飘扬在柬埔寨王国的上空,也飘扬在我们每个在异国他乡奋斗的中国人心中。桑河电站就是柬埔寨的三峡工程,我们这些水电战士四海为家、逐水而居。在桑河我们日夜兼程、顶风冒雨在主汛期到来前,确保了柬埔寨第一个浮桥通车;在桑河我们精益求精、严格把控,1970m的土石围堰经过汛期考验滴水不漏;在桑河我们打破常规、群策群力,用1.2万方的石渣布置“堰中堰”提前进入基坑,使主体开挖和混凝土施工整整提前92天;在桑河我们未雨绸缪、开源节流,节约千万元的机械成本费;在桑河,我们还在拼搏、还在思考、还在创新、还在围绕着“上善若水、精筑桑河”做人做事的高标准努力着、奋斗着……。

  血染的旗帜,是一面永不磨灭的风幡,警醒着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励着我们努力工作、热爱生活。作为一名电建人、八局人,我们更应将振兴中华的梦想时刻记在心中,承担我们应该担起的责任。我们有着同一个中国梦,同一个电建梦,延续着抗战的精神,带着电建人的理念,我们会将中国建设的更好,为中国梦的实现出一份绵薄之力。

  让我们展示中国的力量。

篇3: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湘军突围

  建设公司抗战征文:湘军突围

  武汉会战末期,战火蔓延三湘大地,芙蓉国里狼烟四起。

  1938年11月,岳阳城坡,湖湘儿女血染八百里洞庭。巴陵古郡,彻底沦为日本侵略者谋夺西南大后方的前进基地。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辱,从岳阳之战开始,国共两党在湖南战场与日军先后展开七次大规模会战,掀开了了八年抗战中最悲壮的篇章——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让长沙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战火摧残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千年文华毁于一旦。1939年9月,日军在司令官冈村宁次的指挥下,集结十万兵力,制定了进攻长沙的方案,此刻坐镇长沙的中国将领正是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的名将薛岳。在蒋介石“稍安勿躁,静待时机”的保守政策和“不守长沙”的作战方案下,薛岳一再强调湖南所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怒斥“长沙不守,军人职责何在!”,誓与长沙共存亡——就此,掀开了长沙保卫战的序幕。而四次长沙会战,亦成为全国八年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湖南桂阳人曹克人率领一营兵力驻守湘阴,终因寡不敌众,全营壮烈牺牲,曹克人被日军所俘后宁死不降,他的四肢被日军用铁钉钉在当地祠堂的墙上,剖胸开腹而亡,牺牲时年仅三十岁。1941年12月23日,日军强渡新墙河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民均怀牺牲决心,伤者不肯退出火线,争以战死为荣,至1942年1月15日,中日两军恢复战前态势,中国军队获得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毙伤日军5万余人。1944年5月,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日军再度集中兵力达三十余万,攻破长沙,却遭到驻守长沙军民顽强抵抗,在同一片狭小区域内反复进行了四次拉锯战,血流漂橹……此役,日军付出巨大代价后,长沙沦陷。

  1943年11月,中国军队第六站区和第九战区16个军、43个师21万人在常德与日军7个师团展开一场狭路相逢的大会战。作为川贵门户,湘北重镇,常德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热播电视剧《勇士之城》是常德保卫战的悲壮写照。在常德会战进行到12月1日时,日军屡攻不下,悍然违法国际公约规定,向常德城施放毒气,“我守军与残破碉堡、阵地工事于惨烈斗争之后,复节节同归于尽,而城内外残余之建筑物及碉堡百分之九十五已被毁灭。战至下午十二时左右,我几无立足余地。敌有隙钻隙,有墙登墙,到处流窜。我仅存少数人枪,有一人使一人,有一枪使一枪,无枪的使刀矛或砖石棒。枪声、炮声、冲锋喊杀声,血窟尸岸,厥壮之惨,实为抗战以来所未见。”《纽约时报》对战后的常德描述是“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曾经有过16万人口的城里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坟地掘得太浅了。过道行人都得要把桔皮捂在鼻尖上以避死尸的腐臭”……常德会战,中国以六万余人包括第150师师长许国璋、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预备第10师师长孙明谨等将军殉国的代价,成功击败日军侵略者,是抗战以来最有意义的胜利之一。

  1944年6月23日拂晓,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衡阳大战的序幕在硝烟中拉开序幕。激战至6月27日,衡阳外围阵地守军连伙夫在内,战斗至最后一人,没有逃跑、投降,用全军的鲜血狙击了日军近一个星期的时间。6月28日,日军在飞机、重炮和毒气的掩护下,向衡阳发动了第一次总攻,衡阳守军经过五个昼夜的厮杀,成功挫败日军;7月11日,日军开始了持续9天的第二次总攻,日军付出了近万伤亡后,再遭惨败;然而,两战过后,孤立无援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一万八千人面对六倍于己的日军已经难以组织有效抵抗,五千余人阵亡,九千余人负伤,面对日军第三次总攻,终以失败告终。衡阳会战虽败,却非战之罪,孤立无援的第十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用生命牵制了日军整整47天,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也创造了抗战期间正面战场敌我损失比的最大值:4.6:1,被盛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1945年4月9日,中日双方28万余人在湘西两百多公里的战线上展开了抗日战争中最后一次会战。雪峰山一役中国军队取得大捷,歼敌3万余人,直至6月7日,日军彻底溃败,中国抗战从战略防御进入战略反攻阶段。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作为受降使节,在芷江确定了侵华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在湘西画上了句号。

  无湘不成军,湖湘文化铁血尚武、卓励敢死、英勇献身的地域文化精神构建了一支支骁勇善战、视死如归的抗战大军,面对日军侵略者毫不退缩,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民族尊严与湖南人的骄傲。在这七次大会战中,中国军队死伤32万余人,普通百姓死伤难以计数,日军伤亡20余万人,极大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湘军,并非晚晴曾国藩率领的狭义的湘军,湖南战场上所有融合了湖湘文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宁折不弯、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意识的军队都是真正的湘军,一支在军魂上烙下了湖湘印记的骁勇之师。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这样的民族精神,才是抵御外辱、振兴图强的根本保障。八年抗战,是灾难,却让湖湘军民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突围,收获了一片地域、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薪尽火传,另一只“湘军”——中国水电八局,承载着湘军精神,奔波在辽阔的土地上,穿行于险峻的山河间,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不用付出鲜血的和平年代,何妨付出更多的汗水!当一座座电站顺利合龙,一条条公路贯穿四方,高峡出平湖,广厦千万间,这支水电湘军不曾安于现状,发扬着湘军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不断拓宽业务范围,迈入国际市场,继续谱写新时代湘军的华章!

  “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

  湘军,已突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