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信用联工会主席事迹材料

3138

  信用联工会主席事迹材料

  袁主席今年57岁,在全县400来名员工里,他的年龄已经排在第一位。虽然年近花甲,但在他的眼里,没有年轻、年老之分,没有份内和份外工作,只要对信用社有利,难事累活抢着干。

  主动请缨基层搞清收

  3月底,杜生信用社的清非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明显。他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主动提出帮社搞清收。理事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说:“我对杜生人熟情况熟,现在到了改革的关键时刻,不能让任何社拖后腿。放心吧,没事!”尽管联社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但他心里自然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家住市区,距离杜生60多里,80多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自己和老伴身体都不太好;儿子儿媳工作紧张,小孙子也寄住在他家。可杜生信用社不良清收工作滞后,如果不立即采取措施,绝对会影响改革的全局,改革可是头等大事。于是他毅然把老父亲暂时送回老家,托付给自己的亲属照顾,然后只身去了杜生,而且一呆就是七天。相濡以沫的老伴哪里放心得下,也追到了嫁到杜生的女儿家里来照顾他。就这样,袁主席吃住在信用社,工作在信用社,而老伴和女儿则成了他踏实的后盾。

  “四拳”打实清非基础

  清非基础工作搞不好,就难以收到效果。袁主席来到信用社,重新整合清收队伍,狠抓清非基础。

  下定清非一条心:作为工会主席,他深知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清非意识上不去,工作就搞不好。到社第一天,他下班后组织大家对改革文件进行学习。让全体职工理解信用社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白改革目标和改革时间的紧迫。他说:“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咱要是拖了全县的后腿,我担不起,你们更担不起,谁也不能成为信用社的罪人。咱要下定清非一条心,清非工作一天搞不好,我就一天不回县联社。”

  “晨会”制度促清非:在袁主席的要求下,杜生分社建立了“晨会”制度。每天早晨,员工们都要提前10分钟到信用社,利用上班前的时间开个短会,汇报昨天的工作,总结清非经验,提出难点问题,互相讨论,安排当天的工作。

  明确目标定奖惩:杜生信用社第二季度的清收任务是850万元。袁主席仔细盘算,进入6月份,就是麦收季节,既是信用社的收贷收息高峰,也是农民们收麦种秋的紧要时期,更何况今年不同于往年,不论那种原因,改革的期限不能动,6月底实现出口不能动摇。时间只能向前赶,不能拖、不能等,于是他对杜生信用社的改革提出新要求:“杜生信用社**年的第二季度比每年要缩短1个月,只有2个月,那就是4月份保收不良500万。即使实现了500万元,“五一”长假也不能歇;如果清收600万元,那么小放一天假;如果清收700万,那么放假三天。5月份还要低头向前冲,5月底必须完成季度任务。”

  严明纪律树信用:为净化信用环境,有效减少存量,防止不良增量,他和信贷人员约法三章:一坚持伙房就餐,不对贷户吃拿卡要;二说到做到,不失信。承诺贷户的事,一定要办到,不能偷懒;三要快捷支农,不刁难贷户。他要求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上做到快承诺、快调查、快发放,用热心放款,带着感情放款,争取放一笔贷,交一个朋友。

  人心齐、干劲足,在袁主席的带领下,杜生分社清非队伍迸发出蓬勃朝气。

  走在清非队伍前列的“老小伙儿”

  “自是老党员,又是联社干部,干就要干好,绝不能让别人落下。”袁主席这样说。他把信贷人员分成四个组,自己带领一个组。每天开完晨会,8点准时下乡,下午4点回社,一个来月天天如此。

  他仔细翻阅不良贷款档案,耐心向信贷人员询问贷户情况,捕捉清收空间。清非之路是艰难的,所要承受的不仅仅是奔波劳累。河间的一名贷户陈欠不良22万元,当袁主席带领清收小组一路颠簸赶到后,他讲:“我不光欠你们的,去年别的银行来追贷,被我拿刀赶跑了。”袁主席没有被吓住,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22万元不良贷款得以活化。

  在信用社的不良贷款中,“钉子户”可不少,大家经常面对的是冰冷的面孔、难听的语言,更有甚者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我当过被告,戴过手铐,进过班房,蹲过小号,还怕什么?”。面对这些,袁主席采取的是以情动人,表露的是语重心长,呈现的是长者风范:“信用社当初支持你们,人要讲个信用,信用社失去你这笔钱也许不算什么,但一个人失去信用也就没有了未来。在农村,如果想干点儿事情,没有信用社的支持,失去了信义,还能干什么?”

  村委会的陈贷最难找到头绪,但他硬是凭一片真心打动了贷户,孙会头村支书自己出钱还清了村委会贷款1.5万元。村民合伙兴办的企业散了架,他说:“咱顺藤摸瓜慢慢来。”追根溯源帮着分家,使信用社债务重新得到落实。杜生镇更多的是陈欠小户,有时一户要找十多次,但他就是和大家这样一户户拿下来了。20天的时间,共收回陈欠191笔,515万元,其中收回超诉讼时效贷款42万元。

篇2:纪检组长兼工会主席在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纪检组长兼工会主席在先进事迹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姚主任、各位报告团成员、各位同仁:

  大家好!

  国家电网总部组织了青藏联网工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我感到十分有意义。我怀着感动、敬仰的心情听完了这场报告。我觉得它不是一个普通的事迹报告,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报告团介绍的青藏联网工程建设中几位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听了让人激动,令人震撼。这些感人事迹的介绍构成了一部交响曲,歌颂的不仅是举世瞩目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奇迹,同时歌颂了“国家电网”的精神,歌颂了“国家电网人”这支铁军队伍的英雄气概和光辉形象,歌颂了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精神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听了这个报告会,的确对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灵是一次洗礼、也是一次净化。无疑是国家电网精神的一曲赞歌。

  通过几位同志的报告和刚才魏总的介绍以及先前了解的基本情况,有些概念更加清晰了。比如这项工程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凝聚的是民族精神;比如这个工程创造了世界在生命禁区高原施工的奇迹;比如这个工程结束了青藏地区长期缺电的局面,实现了我们国家除台湾之外的电网的互联。这些历史记录将永远载入史册。

  青藏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精神”的赞歌。大家知道,“努力超载、追求卓越”是国家电网的企业精神,“四个服务”宗旨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一是“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即国家电网关注的不仅是自身的发展,还有整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和发展。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青藏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居多,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等方方面面的限制,使这个地方的发展依然处在滞后状态,要让这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都能享受到gg开放三十多年的成果,电是一定要跟上的。有一句话叫:万行原动力,电力先行官。在现代社会,所有行业的发展,没有电就无从谈起。青藏联网工程的成功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青藏地区持久发展、稳定繁荣的动力问题。这个工程充分体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四个服务”宗旨,弘扬了国家电网企业精神。

  青藏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人”英雄气概和光辉形象的赞歌。三万人的队伍在生命禁区摸爬滚打,历尽艰辛,这个过程在报告团的报告中从不同侧面得到呈现。咱们都是血肉之躯,在那里,一个很小的问题,那怕是感冒,处理不当,一个活生生的人,几小时之内就可能离开这个世界。在那种情况下,风雪漫漫,冷风如刀,严重缺氧,还要去干重体力活,困难可想而知。这些人同样都是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的,不仅承担着工作责任,同样还有着家庭责任,同样对家人有着很深的感情。在那个环境下工作,常常面临的是死神的召唤,面临的是一道道的鬼门关。但是这支铁军以超乎寻常的坚韧与毅力,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胜利,确实体现了国家电网人这么一支铁军队伍一往无前的可贵精神,它也使我们国家电网人形象更加丰满。我曾到西藏去慰问援藏的干部职工,老实讲我在那里呆了不到一个礼拜,即没去做体力劳动,也没有太多的活动,但高原www.pmceo.com反应已让人感到难以忍受,感觉这个地方确实太艰苦了。工程建设者们要在雪山上施工,困难更是不可想象。国家电网“铁军”精神,同样体现在此前的南方冰灾的抢险和汶川地震的抢险等诸多方面。一次次的艰辛考验,锤炼了这支铁军,也使这支铁军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青藏联网工程是我们国家电网近年来精神文化建设丰硕成果的一曲赞歌。近些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发电企业、服务客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全社会的认可。这个过程中,即有物质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有精神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它是整个国家电网的宝贵的财富。在精神文化建设的宝库里,青藏联网工程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精神、理念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后仍值得我们去更加充分的发掘它、研究它、学习和宣传它。青藏联网工程形成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成果,已经构成国家电网、国家电力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相信也会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冀北公司是一个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发展之初会面临很多问题、面临很多困难。要把冀北公司的品牌和形象真正在社会上立起来,让社会认可,让广大用户认可,可能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增强冀北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需要很多条件,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要靠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与硬实力的增强同样重要,但前者常常难度更大。这次报告会之后,我们将督促有关部门,从我们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学习好、宣传好青藏联网工程先进事迹和精神文化成果,使冀北公司成为服务首都安全供电、服务冀北地方经济发展的明星企业。

篇3:集团工会主席优秀事迹

  时代先锋工会主席优秀事迹

  五一劳动节前,又到了湖北咸宁市E集团工会主席E的家访高峰期。困难职工Z借钱为有听力残疾的女儿买了两万多块钱的助听器,E想方设法给他争取了3000元的大病补助金。职工Z前不久患癌症去世,E再次到家中安慰两位老人。路过桂花树社区时,E又为双目失明的毛世红送去一个有报警功能的新水壶。

  E所在的E集团是一个曾经拥有15000多名职工的大型纺织企业。20**年企业破产改制,E主动做低保户和特困家庭的联系工作,职工的困难越大,她家访的次数也就越多。

  困难职工Z20**年丈夫车祸去世,家中留下一堆债务和一个患有脑瘫的女儿,没有工作的她一次次萌生寻死的念头。为此,E几十次到家中鼓励、谈心,并为她争取到了社区清洁工的公益性岗位,让不幸的母女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企业破产改制这三年,E集团大大小小的社区留下了E近千次走访、帮助困难职工的身影,每年大年三十E都坚持在医院和患病不能回家的职工一起渡过。

  记者在现场看见,年轻人送的围巾、小孩子折的千纸鹤、还有七十多岁老人亲手做的棉鞋,这些并不太值钱的礼物都是E在家访时得到的,这是今年三八妇女节一个困难职工送E的礼物,到现在E也没拆开:“我没有拆开它,我经常看一看它,以此来激励自己更好地、更多地为E特困职工办实事、送温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