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BBC艺术的力量》梵高篇观后感

3294

  《BBC艺术的力量》——梵高,你的画作正如你的人生

  《艺术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放眼于波澜壮阔的漫漫历史长河,透过各艺术家独具特色的作品,讲述了艺术大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本片再现了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大卫、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8名艺术家的艺术人生,而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梵高。

  记录片由梵高的独白“西奥,我在多数人眼中究竟是什么?”开始。简陋的小屋里,昏黄的光线中,主人公的脸上带着一丝让人捉摸不透的神情。这让我也不禁融入到那样的一种情景中,开始思考着:梵高,你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麦田鸭群》,一幅极具革命意义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巨作,也是梵高卖出的第一幅画。他的这幅绘画中充满了狂暴、激烈与压倒性的情绪,仿佛是一声长远的嘶吼,久久萦绕在观众的心头。而他本人也因这幅画被艺评人誉为未来的天才,然而这样的他却在几星期后自杀而亡,为什么?!相信大家都与我有着同样的疑问,然而纪录片却并没有在这里给出我们解答。

  时间回溯到梵高学画之前,彼时的他虽然对艺术有着深切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将艺术放在第一位,寻求救赎才是他最为看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煤油灯昏黄,蒸汽轰鸣,行人匆匆,展现着这座城无法掩盖的纷乱与肮脏。有着坚定信仰的梵高坚信自己是穷人的救星,奔走于下层人民之间,当起了一个传教士。而起初他执起画笔也只是因为想要以这种方式传道,也就是说,艺术从一开始在梵高心中就是救赎与慰藉的象征。《吃土豆的人》便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画面色彩厚重阴郁,描绘了贫苦农家晚上在昏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他以粗拙的笔触描画了人物满布皱纹的面孔与骨瘦如柴的身体。人物吃着土豆手是粗糙的,因为这双手也是那双曾经费力挖掘土豆的手,是那双劳动着的手。然而梵高的这幅饱含着力量的画作却注定与当时流行着的明快轻柔的画风格格不入。

  而此后的梵高舍弃了黑暗的北国风格,开始变得明亮多彩起来,游走在了印象派的边缘,而这也促成了他与高更间的相互欣赏。其实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除了时运不济好像就再也说不出其它,一个是获准在艺术边缘徘徊的阴险股票经纪人,一个是在泥泞中打滚浑身酒气的传教士,而梵高却坚信这样的他们在创作上将经历某种融合,并爆发出惊人的艺术的火花。梵高对于宇宙的顿悟,对于光影变幻融合的领悟,对于美妙的色彩的体味,却都在没有高更陪伴的情况下默然发生。在那个等待高更的充满着愿景的夏季,梵高不停的挥笔作画,而这一切都在高更的到来中结束。起先颇显得兴味盎然的友好竞争逐渐的变了味道,这种竞争并没有像当初设想的那样促成二人艺术的融合,反倒是益发增大了二人之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层面上的,更是两人艺术哲学与信仰层面上的。因而这种差异几乎是不可调和的,梵高在这种矛盾纠结的心态中割下了自己的耳朵,而他与高更,也就不欢而散。

  此时的梵高已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正是由于他的疾病,他更能敏锐的感受这个世界,一株花,一棵草,一阵风都能加深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那些灰色而又酷热暗涌的作品,正是他于病痛、疯狂、沉沦中挣扎着抗拒着的明证。疯狂可能随时会将他吞噬,可是,谁要管那么多呢?他只是趁着清醒的时刻,挥动着自己的画笔,此刻的他已与自己的作品融为一体。他的画能否被西奥卖掉什么的,早已无关痛痒,不再重要。画中的每一个漩涡,都是他心中的不安与忧虑,每一个细腻而又粗狂的笔触都是他心灵的地图。绕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麦田群鸭》,此时再看这幅画,其中的色彩亦如梵高本人一般摇曳着颤抖着,画面处处流露出一种紧张和不详的预兆。而此时他的生活却失去了根基,一直以来支持着他的西奥似乎也动摇了,梵高失去了希望,放下了画笔,举起了枪。他的生命在他登上了艺术巅峰的时刻戛然而止,正如他的画作,粗狂而直接。人生无常,也许无言的死便是无限的活,他的画流传至今,也将继续流传下去,点醒、感化每一个看到他作品的人。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的人生都是紧密相连的,艺术即人生,我想是我看完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我并不懂什么高深的艺术,不懂什么专业的技巧手法,愚钝如我只能体味那一幅幅作品背后,艺术家本人或急促或平静的呼吸。

  “我在多数人眼中究竟是什么?是虚无缥缈,是离经叛道,还是个讨厌鬼,简言之就是个人渣,就算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有朝一日我要透过我的作品让他们瞧瞧,我这个微不足道的无名小卒的心声。”

篇2:《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观后感

  《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连续影片总共8集,每一集里呈现出我们物业管理的全过程和物业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最后专家的点评,更是画龙点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存在的弊端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我们管理人员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部影片拍的很真实,结合我们目前的工作岗位,我认为《磨合》这部分所反映的内容对我更为深刻,启迪更大。

  《磨合》里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世纪华庭前期物业工作的开展,讲述了瑞康物业管理公司以总经理为首的管理中心人员围绕接管验收工作,与世纪华家庭的开发商,施工单位监理等单位艰辛打交道的过程,我觉得我们现在目前的工作就跟影片里完全吻合,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时机有必要提前,最好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介入。从开发商,物业使用人,物业管理的角度作出合理的建议,才能减少后期整改,维护管理带来的麻烦和开支。物业接管工作开展时物业管理公司对开发商所移交的物业一定要把好验收关,才能降低因把关不严造成的后遗症,减轻改造、增设工程给物业管理带来沉重的包袱。

  由于现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加上人们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有限认识,造成了物业管理企业在前期介入阶段工作开展的难度和复杂性,这必然要求我们物业管理从业人员需具备更好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

  这是一部反映前期物业管理工作全过程的影片,虽然拍的很真实,但毕竟只能对某一件事情的处理和具体人物进行详细描述,留给我们这些物业管理人更多的应该是借鉴,对比和思考。

篇3:《海尔首席执行官》之观后感

  《海尔首席执行官》之观后感

  看完《“海尔”首席执行官》这部影片后,我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感动和振奋在心中激荡,长久潜伏的民族自尊和自豪感也再次被唤醒和点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海尔”首席执行官、CEO--凌敏用他瘦削却刚毅挺拔的肩头,用海纳百川的胸襟、用气吞山河的气度,以他对市场高度的触觉及敏锐,高瞻远瞩、居安思危,挑起了“海尔”这一国际品牌。他挑起的不仅仅是一个MakeinCHINA、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强势品牌,他挑起的更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挑起的是中华民族的大义、责任、使命和荣耀。

  “海尔”不是天生的强者,她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形象,源于她精细严苛的质量管理以及凌敏的敢想敢做敢冲敢闯,更源于凌敏代表的“海尔”博大包容的胸怀,凌然不屈的气节、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海尔”人的顽强奋进、精益求精。

  “高标准,严要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永远是雷打不动的真理。客户永远是对的,我们永远有不足。现在国内企业将产品质量摆在桌面上,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等等提法却得不到广大职工的重视,全民质量意识仍然得不到提高。看不出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技能学习;可能看出质量问题,却因粗心大意、视而不见,只重产量忽视质量等原因导致劣质产品的出现,这是足以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的。

  剧中有一个镜头令我极为震惊,记忆深刻。那就是由于“海尔”冰柜一小点划伤、一颗没有拧紧的螺丝帽、少上了一颗螺丝钉等看似很小的问题生产出的72台价值接近20万的电冰柜,在凌敏的带领下,集中了所有的“海尔人”在工厂的空地里,抡起铁锤砸了个稀巴烂。他说:“今天我们要是不砸了它们,明天人家就会来砸我们工厂!”这句话看似平淡朴实,然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不啻真理,意义深远,着实发人深省。

  众所周知,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我们的上帝;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企业能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并戒骄戒躁,创新的步伐不能停下;严苛的管理不能松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警醒不能涣散......因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策权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能够因为对我们的喜爱而让我们兴旺荣耀,也能够因为对我们的厌恶和排斥而令我们一蹶不振,不名一文。华丽辉煌的大厦一夜倾倒的事例从来都不缺少,漠视消费者需求导致企业顷刻颠覆的事例也多如牛毛。因此,质量的警种需要随时敲响,这需要企业全员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及职业道德感。

  提高产量,狠抓质量,我们任重而道远。成功人士说,胸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古训“有容乃大”,在抓生产质量上,我们应该感谢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们,而不应该去抱怨、去仇视、去敌对。知不足才会有进步。“日事日毕,日省日高、日创日新”这是对生活、对工作积极的态度。生存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好与坏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