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6803

小学素质教育大讨论发言稿

如何读懂学校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我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己在工作的这几十年,我发现,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升华我们自己内心的过程。

从事教育这个职业,我不仅承担着教育孩子的义务,我也担负着教育别人孩子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我从孩子们的身上,观察着生命的进展,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领悟到了更多的以前并不理解的人生真谛。自己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自己一个学的过程,对自己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行,也有了新的认识,审视自身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修复、改进、成长的机会。

课间,我的学生在跳跳蹦蹦,好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我看着他们活泼跳动的身影,我时常想他们上了初中高中再成熟些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们长大成人了是什么样子呢?面对他们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子的疑问时,其实也是在问自己,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来培养呢?榜样的力量,想让孩子学习,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作为老师和家长要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同他们一起学习,和他们站到一条战线上去,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这件事情,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

我们先以身示范,以身作则,为他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非常重要。

我们学校“全天生活皆教育”的办学理念中,最为突出的一大特色,比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和孩子一起读,午读时间坐下来和孩子一起静心读书。只有成为他们的榜样,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生才能信服你、才能自觉的学习进步。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才不会是苍白空洞的。

孩子长大后,开始触探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就会有一些磕磕碰碰,我经常看到一些小孩子在跑,一下子摔倒了,放声大哭,大人则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边安抚孩子,一边拍打地面“打它,打它,把我们摔着了”

。这种场景在我的家里也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都是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成长,那这样一种保护的方式,大人是在告诉孩子:“摔倒了,不是你自己的事,不是你没有看清楚,而是因为这块静止不动的地的原因。”我不认同这种方式,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她什么也不懂,她就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要从童年开始。

班里有个小个子男生,有一次让我给系鞋带,一个二年级的学生现在还不会系鞋带,我当时示范给他看,并让他自己学会系鞋带,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一次找我给系鞋带,我意识到,自己上一次对这件看似小实则不小的事情处理的过于简单,没有让孩子知道,系鞋带这样的事情,是他这个年纪应当学会的,是他自己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我就问他旁边站得几个男生:“谁会系鞋带?”好几个孩子说:“我会。”我选了一个学生说:“交给你一项任务,请你教会他系鞋带。”当这个小个子男生看到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却落后于和自己的个子差不多高、年龄一般大的好友时,他自己也感到了惭愧,自己也知道再不会系鞋带

,就会让同学笑话了,以后我看见这个男生都是自己系鞋带了,虽然动作很慢,但自己在努力着。

当孩子很小时,他的一切行动依赖父母,大人替他承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增强,孩子则需要把担子转移到自己的肩上,学会自立,学会必要的自己照顾自己的事情,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所要承担责任的范围:小到日常起居,比如吃饭、穿衣、叠被子,大到

生活、学习、同学交往等。

我想,孩子之所以平心静气接受我的话,不仅仅因为道理,还因为我说话平和的语气和真心的交流。但不是每一孩子都可以立即理解,马上就做好的;也不是一种方法,用了就能马上应验,立即见效,

老师要用心,给孩子们耐心和时间。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情况会大发雷霆、发脾气,这是小孩子的直觉反射,我们老师应当予以理解,但要引导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是怎样宣泄,表达自己的愤怒,是他应该负责掌握的事情。遇到问题了,可以找老师、

找同学、找家长,静下心来谈一谈,找一点有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而不应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用影响、打扰或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表达,

要让孩子知道这些方式,是任何人都不喜欢的,你的同学也不能接受的,老师也不认可的,既不能起到任何效果,也不被大家允许。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许被家人宠惯了,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家都围着我转”

的错觉,而老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班级是一个团队,所有人的需要跟自己一样的重要。遇到问题时,不要急着发脾气、怨恨、责怪别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恰当。我们帮助孩子、引导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做自己的主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想让我的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应该具备这样的素质:有健康的心身、端正的品行、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勤奋、独立、

敢于承担。

严小赞

篇2:低年级美术素质教育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低年级美术素质教育质量抽测分析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美术素质基本情况,更好地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划》,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EE教委开展中小学生美术素质专项抽查。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学生美术素质专项抽查实施方案,并对EE中心学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查测试。现将低年级抽测情况和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一、抽测内容及方式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选取我区小学美术教材之内容,以书面测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现场测试。抽查内容分为美术基础知识连线题、选择题和简笔画三部分,时间为四十分钟。

  二、统计分析方式

  分析初期呈现方式是分数,最终转换成等级方式(A、B、C、D)呈现,A为优秀,B为良好,C为达标,D为待发展,对抽查班级学生进行达标率和优良率的统计,并以书面意见为全面提高我校美术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可鉴性的建议。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此次大范围地对美术学科进行抽测,目的是为了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教学的普及和落实情况,学校是否按美术新课程标准认真贯彻落实美术素质教育方针,教师是否认真按教育部门文件要求的美术教材进行授课。

  三、测试卷分析

  A、选择题分析:(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1题出自第3册课本第1课《民间玩具世界》的知识,介绍了纸扎制的燕子风筝既是民间民俗节令性活动玩具,又是极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第2题知识如果教师平时没有注意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美术欣赏知识的讲授,或学生美术课外知识缺乏,此题完全答对有点难度,因为油画《向日葵》的作者凡高这位画家在第1册课本第20课《遥远的星空》有学过, 介绍了他另外一幅作品《星月夜》,当时教师如果在介绍凡高这位画家时注意知识拓展的话,应该会提到他的一幅闻名全球的代表作《向日葵》。

  第3题红黄蓝三原色的知识是讲授美术色彩知识最主要的知识点,在第2册课本第13课《涂色游戏》专门有学过,要求能认识三原色,能用线条和色彩进行造型。

  第4题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考查学生平时是否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足球、电视、城堡、课本四个选项中选出外形会有三角形形状的一项,看学生是否能联系进行正确判断,而且在第1册课本第4课《圆圆、方方、尖尖》有学过,要求能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原形、方形和三角形等基本形状。

  第5题也是美术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的题,"点、线、色"作为单元重点知识贯穿一、二年级,因此对于"斑马身上的花纹属于视觉元素中哪种元素?"这题,就算学生对于美术专业术语"视觉元素"难于理解,但如能联系交通"斑马线"这个词也是较容易选择"线"这个答案的。

  B、连线题分析(2题9小组,每组5分,共45分)

  连线题知识均是课本内容,也是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特点设计的,且配有范例:皮影--牛皮,浅显易懂,容易操作。

  第1题"把下面的民间玩具和所用的材料用线条连接起来",有四组连线题"泥人大阿福"、"面花狮子糕"、"布老虎"、"风筝"有"泥"、"面"、"布"材料的相关提示,就算"风筝"一组不知道所用的材料,但剩下只有"纸、篾(mie)片"这一单独答案了。

  第2题是把水果和相对应的颜色连线,更结合生活常识。

  C、简笔画分析(2题,每题15分,共30分)

  此两题都是主要考察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1题:请你画出三种不同的叶子外形并为它们画出叶纹好吗?

  描绘对象是"叶子"(没有具体规定哪种叶子),数量是"三种"(规定了不同的外形),深层要求是"画出叶纹"。

  这是考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分析能力,同时还了解学生绘画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能画出不同的美丽叶纹。

  第三册第三单元"点线色,你我他"的第7课"美丽的叶子"教学重点是"尝试与运用线描、色绘或拓印表现叶子形态美、纹理美"。

  第2题:你能画出两种不同的恐龙吗?

  描绘对象是"恐龙",数量是"两种",这是第4课"恐龙来了"的作业基本要求,而"运用点、线、面表现想像中的恐龙形象,创作恐龙的故事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画恐龙相对画叶子的难度大多了,要能画出恐龙的形态特征,但恐龙是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绘画对象,很多恐龙名字他们是如数家珍,想象空间很大,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一部分学生就只能达到这种基本要求,小部分可能还达不到,一部分绘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会画出有画面主体与背景关系的恐龙世界想像画。

  总的来说,二年级的测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大部分知识出自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度。

  四、抽测数据统计

  五、抽测分析及建议

  从本次抽测来看,小部分学生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太扎实,简笔画失分很严重。有些学生对叶子的外形,叶纹理解不够,恐龙外形特征没有表现出来,说明学生没有领会课本知识的要领。

  整体看来,大部分学生对于造型与色彩的能力掌握较好,美术课与日常生活结合较为紧密,对大部分知识内容掌握较好。多数学生能够把理论和技能结合,并有较好的发挥、创新,能够体现学生对教材对生活的理解和体会。但从整体来看也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对于"恐龙"的绘画尤佳,充分表现其天真的童心及美术技能,但存在小部分学生绘画表现能力较差的现象,个别学生对于物体基本造型特征都无法表现;较多学生对于"民间玩具"、"向日葵作者"基本美术知识掌握不够,从中体现教师在知识点的讲授及学生接受的情况,需重视。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如下:

  1、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整体美术素质的培养,注重课本美术知识的连贯性和相通性,讲授时要注意知识点的准确把握,注意知识拓展。

  2、在平时美术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的讲授和辅导。

  3、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平时仔细观察生活中人和事的好习惯,以各种渠道汲取美术知识。

  4、教学中,在抓好美术尖子培养的同时,应对全体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教育加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5、从美术基础知识与绘画技能相比较看,基础知识相对较弱,学生们普遍对动手绘画较有兴趣,建议今后教师教学中尽量加强对美术基础知识和美术欣

赏能力的辅导。

  [EE中心学校王卓文]

篇3:老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老师《素质教育在美国》读后感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 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