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水库地质安全鉴定报告(1)

7455

  水库地质安全鉴定报告(1)

  ****勘察设计院

  二O** 年 六 月

  证书编号: zzzzzz

  业务范围: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

  发证日期:20**年7月17日

  工程地质--水库安全评价工程

  工程编号: 02-108

  项目名称:湖北省赤壁市**水库安全鉴定工程

  勘察阶段:安全鉴定阶段

  工程技术负责人:****

  审 核 人:*****

  审 定 人:

  总 工 程 师:

  院 长:

  ** 勘 察 设 计 院

  二○**年六月

  1、前 言

  1.1工程概况

  赤壁市**水库位于湖北省赤壁市西部茶庵岭镇**庙村境内,距赤壁市城区约20km,水库拦蓄陆水河左岸支流**港中、上游来水,它与上游驼儿潭水库、蜜蜂水库连接成梯级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发电、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坝址以上承雨面积3.0km2,总库容248万m3,有效库容160.6万m3,防洪库容58.5 m3,死库容28.9 m3。多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水库正常蓄水位100.54m,校核洪水位103.3m,设计洪水位102.45m,水库死水位90.00m。

  **水库交通位置示意图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灌溉发电输水管、坝后电站等建筑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03.40m,最大坝高21.00m,坝顶长369.00m,坝顶宽5.0~6.0m。上游临水面坡比1:3~1:2.5,下游背水面坡比为1:2.0,而且大坝在上、下游高程96.00m分别设置一平台,平台宽2m,大坝底宽135.00m。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坳天然垭口处,为开敞式无闸门控制的宽顶堰,堰顶高程100.54m,堰顶净宽15m,最大泄量为150.00m3/s。

  大坝高输水管位于主坝左岸,为混凝土预制园管,进口底高程96m,管径0.6m,管长40m,泄流量0.3 m3/s。

  大坝低输水管位于主坝右岸,为混凝土预制园管,进口底高程90m,管径0.8m,管长70m,泄流量1.1 m3/s。

  1.2水库建设过程及大事记

  **水库

  始建于1965年冬,经两次扩建,到1966年,完成坝高10m,复于1975年,加高5m,坝高达15m。为水库整险加固扩大效益,1978年地区行署批准按坝高21m扩建,改建了溢洪道,增建了发电管和高输水管,工程于1981年春竣工。

  工程兴建过程中,未进行过专门工程地质勘察,坝体右岸坝山结合不好,1966年发生绕坝渗漏,几经翻筑处理,但不彻底。1978年扩建时,对右坝头进行了翻筑,加深了截书墙,大坝内坡增加了粘土铺盖,绕坝渗漏问题有所缓解,并建了坝后式发电站,装机两台,总容量150KW。

  工程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险情:

  1)南坝段坝后散浸,坝基渗水,坝脚高水位时明显有水渗出。

  2)北坝段(主河槽段)96m高程下游坝坡普遍散浸,右坝肩散浸,并局部集中渗水。

  3)溢洪道两岸强风化层、残坡积层跨塌不断。

  4)坝前迎水面护坡不完善,抗冲能力差,护坡潜在不稳。

  1.3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本阶段勘察的目的任务是:

  1)收集区域地质、地震记录及相关工程资料,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确定场区地震动参数及地震基本烈度。

  2)复核场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调查岩体风化特性、节理裂隙发育规律,研究岩体完整性、透水性、稳定性及物理力学特性等。

  3)收集、了解大坝施工时的土料场、石料场情况。

  4)了解大坝清基、基础处理情况,分析坝基渗漏原因。

  5)研究坝体物质组成、碾压密实性、透水性、天然状态等特征,评价坝体质量,分析险情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6)研究溢洪道地质构造、地层岩性,评价边坡及抗冲稳定性。

  7)研究高低发电输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

  8)了解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所需天然建筑材料情况。

  本次勘察除满足安全鉴定设计要求外,主要遵循以下规程规范:

  (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99)

  (2)“土工试验规程” (SD128-84)

  (3)“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20**)

  (4)“水库大坝安全详价导则” (SL258-2000)

  (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GB50287-99)

  1.5勘察过程及完成工作量

  本工程兴建前,未进行过专门工程地质勘察,前期地质资料仅有相关的1:20万区域地质图及区域地质报告。为配合水库大坝等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受业主委托,进行了相应地勘工作。地勘工作主要有地质测绘、地质钻探、险情调查、现场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内业整理、编绘地质报告等。野外地勘工作于20**年4月间完成,内业成果于5月间完成,共完成地勘工作详见工作量统计表。

  石人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地质勘探工作量统计表

  表1-1

  工作项目 单 位 数 量

  钻孔及钻探进尺 个/m 8/158.1

  钻孔注水试验 段 16

  钻孔压水试验 段 6

  钻孔标贯试验 次 0

  室内土工试验 常规 件 16

  渗透 件 5

  颗分 件 6

  击实 件 2

  水质分析 件 2

  地质测绘(1:1000) Km2 0.7

  天然建材调查 Km2 4

  本报告采用黄海高程系统,地形图由湖北省赤壁市水利局提供。

  2 、 区域地质概况

  2.1地形地貌

  湖北省赤壁市石人泉水库场区地处幕阜山中高山区与冲洪积岗地过度地带,区内山脉走向近于东西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为典型构造剥蚀堆积地形。区内沟、谷相间,场区西侧为风化剥蚀堆积岗地,地面起伏不平,地面高程78m~90m之间。场区东南侧为中低山区,山顶高程105m~120m。**港自东南流向北西,河谷宽阔,河谷宽深比10:1左右,河谷两岸地形平缓。

  **水库拦蓄**港中、上游来水,最终流入陆水河。**港全长9.5Km,水库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0Km2,坝址以上河道长度3.0km。

  2.2地层岩性

  工程场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场区内分布的主要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志留系中统坟头群(S2fn)

  灰黄色、黄绿色等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夹细砂岩,层厚417.00m。

  (2)残坡积土层(Q4e1+d1)

  该层分布在坝址左右岸缓坡地带,呈片状分布,由风化残积粘土和粉质粘土夹碎石构成,层厚1~3m。

  (3)河床冲积层(Q4a1)

  上部由灰色、灰褐色粉质粘土构成,水平层理发育,层厚1~2m,下部为砂卵石,由砾石夹砂石、泥土构成,层厚1~6m。

  2.3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壳稳定性评价

  场区位于雪峰地盾、汉江坳陷及下扬子台褶皱带的交汇处,跨新华夏系第二构造沉降带的东部边缘。场区主要构造形迹及构造体系有前震旦纪时期形成的北西向构造,中生代时期形成的东西向构造、弧形构造、山字型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等。

  场区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单元体位于中生代形成的临湘山字型构造中,该构造以临湘为中心,西起长江西岸的杨林矶,东到陆水水库这一广大地区,为一复杂的扭动构造--临湘山字型构造。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展布在杨林山、路口铺、临湘、羊楼司、赵李桥、五洪山一带,弧顶在临湘五里碑。

  临湘向斜以临湘为中心,东西弧形延伸,向斜的核部由志留统黄绿色粉砂质页岩组成,两翼为奥陶--震旦纪及冷家溪群地层。由于断层的破坏,地层出露不全。

  区内断层以走向断层为主,主要断层有:磨盘底断层、茶庵岭断层、鸿鹤岭断层、斯桥--羊楼司断层,它们多断在震旦纪与元古界之间,断层带内为碎裂岩、糜棱岩,具挤压成扁豆状鳞片状。其中文修桥断层长3.5Km、雷家冲断层长4.5Km、磨盘底断层长6Km、茶庵岭断层35Km、鸿鹤岭断层长3.5Km、斯桥--羊楼司断层长25Km,而且茶庵岭断层1954年曾发生4.4级地震,等震线长轴与断层一样。

  场区位于中生代及新生代构造区内,区内褶皱紧闭,构造应力以南北向压应力为主,区内走向断层,规模比较大,而且断层局部挽进期有一定活动性,形成近期历史最新地震,地震震级较底。综上,区内断层均为中生代断层,断层胶结良好,挽近期有一定活动,但规模较小,距场区有一定距离,近期未发现其它活动迹象,资料显示自喜山运动以来,区内断裂活动相对微弱,故认为场区地壳相对基本稳定。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2.4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从场区地下水储存、运移介质来看,场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及孔隙水两种,现分述如下:

  基岩裂隙水:主要储存在志留系系中统中厚~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地表强风带张开性裂隙中,受节理裂隙发育规模、连通性制约,地下水储存空间有限,地下水活动相对较缓慢。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常在山坡、山脚处,以裂隙性泉水流出地表。

  孔隙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冲积堆积层中,如左右两岸缓坡及山脚下残坡积堆积体,以及现代河床冲积砂卵石、粉质粘土,堆积体各种孔隙、空隙体积随土类性质变化较大,地下水储量及渗透性也随之变化较大。一般残坡积层、冲积粉质粘土层地下水储量有限,渗透性微弱,冲积砂卵石层中地下水储量较大,地下水运移活跃。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基岩裂隙水多为硫酸根钙、镁型,孔隙水多为重碳酸钙、镁型,地下水水质优良,无污染,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3 、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质概况

  水库区位于东南至北西向河谷中,左、右岸为中低山区,山体宽厚,山顶高程110~120m,山顶浑圆,岸坡平缓。区内山脉走向近于南北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为幕阜山中高山区与冲积岗地过度区余脉。坝址以上主河道长3.0km左右,河床比降为7.0‰,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3.0km2,库区沟谷不发育,植被覆盖率较高。

  库盆及岸坡由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组成,现代河床沉积有第四系冲洪积层,下部为砂卵石层,上部为粉质粘土。库岸低洼处常覆盖薄层残破积层,由含砾粉质粘土、粘土构成。

  库区位于荆泉山倒转向斜北翼正常翼,地层产状产状165°∠30°,南翼地层产状产状S、SE倾∠40°~67°,轴线走向NEE70°~80°。核部由二叠系至泥盆系地层构成,翼部由志留系地层构成。

  3.2 工程地质评价

  (1)水库渗漏

  库周山体雄厚,山顶浑圆,地表高程较高,不存在低于水库正常高水位的邻谷,库岸、库底均为相对不透水的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陆源碎屑岩系列组成,岩体完整,节理裂隙短小闭合、连通性差,岩体透水性微弱,水库不存在渗漏问题。

  (2)库岸稳定

  水库左、右两岸由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岩性组成岩质岸坡,岩层倾向东南,倾角35°~50°,岩层褶皱构造稍有发育,层序正常,,结合紧密,局部发育少量小规模断层,岩体相对较完整,岩体抗风化性能强较低。

  整个库岸无大规模、连续性的不利结构面组合,岸坡稳定,水库运行多年,水库周边未发现大的崩塌、滑坡等影响库岸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水库库岸基本稳定。

  (3)水库淤积

  库岸地形坡度较缓,植被覆盖率极高,地层岩性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岩石抗风化性能较差,地表覆盖全新统残坡积层,可供水土流失的陆源碎屑较多。在雨季,地表溪流将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是水库淤积的主要物质来源,但体积不大。

  (4)水库浸没

  库岸岸坡30~40°,多为岩质边坡,残坡积层分布较高,库区不存在浸没问题。

  4、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4.1坝基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坝址区为中低山及丘陵岗地,河流自东南向北西流入本区,坝址正位于东南向河段上,坝址上游为中低山区,地表坡度约为40°~60°左右,山顶高程110~120m左右。坝址下游为丘陵岗地,地面起伏不平。区内河谷、沟谷宽阔,两岸岸坡平缓,正常蓄水位高程河谷宽350m,河谷宽高比10:1,河谷相对较宽阔。区内中低山区基岩裸露,山顶、缓坡、山脚局部覆盖残坡积层,坝址下游分布厚层残坡积及冲积层。

  2)地质构造

  坝址区位于荆泉山倒转向斜正常翼,正常翼(北翼)地层产状产状165°∠35°,轴线走向NEE70°~80°。

  坝址区出露基岩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群中厚~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岩层层序完整,无任何次级褶皱、揉皱发生,岩体呈单斜状。

  右坝肩基岩裸露,坝顶以上坡高10m左右,岩层产状165°∠35°。地质测绘发现右坝肩无任何断层及褶皱发育,发育两组节理及裂隙,描述如下:

  一组:产状45°∠75°,延伸1~2m,闭合状,线密度5~10条/m。

  二组:产状140°∠85°,延伸2~3m,闭合状,线密度5~10条/m。

  岩体发肩两组节理,呈共轭关系,均呈闭合状,延伸长度均小于3m。

  3)地层岩性

  (1)冲洪积层(Q4a1+p1)

  该层分布在现代河床上,由砂卵石组成,组成物质主要为卵石夹砂及冲积泥土,该层厚1.0~6.0m,水库筑坝时,此层未全部清除。

  (2)残坡积土层(Q4d1+el)

  该层分布在左右两岸山坡及山顶,由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碎石块石构成,粉质粘土呈硬塑状,与碎石、块石结合紧密,该层厚1~3m。

  (3)志留系中统坟头群(S2fn)

  该层构成整个场区基底,由中厚层~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构成,该层厚417m。

  4.2 坝址区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1)坝基岩体风化特征及完整性

  坝区出露基岩均为中厚层~薄层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岩石柔弱,抗风化性能较差,经本次地质调查及地质钻探揭示,地表岩石为强风化状,强风化层厚1~1.5m,弱风化层厚4~6m,下部微风化层厚超过10m,本次钻探进入微风化层5~6m,未揭穿此层。

  钻探岩芯采取率与岩体完整性、岩体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强风化带岩芯采取率40~50%之间,RQD指标几乎为零;弱风化带岩芯采取率50~70%之间,RQD指标在20~40%之间;微风化带岩芯采取率80%以上,RQD指标在50%以上。

  2)坝基岩体透水性

  坝基出露基岩为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陆源碎屑等柔性岩体,岩石层理、片理等结构面紧闭,遇水有一定软化作用。经本次地质钻探压水试验揭示,强风化岩体透水率在5~10(lu)之间,弱风化岩体透水率在5(lu)以下,微风化岩体透水率在1(lu)以下。

  3)坝基岩土体强度特征

  本次地质勘察,对场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未做过多研究,借用场区已有工程已有成果资料,提出以下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供设计使用。

  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表4-1

  项目

  地层 湿密度

  (g/cm3) 干密度

  (g/cm3) 内聚力

  (kPa) 内磨擦角φ

  (º) 允许坡降 渗透系数

  cm/s

  碎石土 1.80 1.41 10 23 0.3 5.0×10-3

  残坡积碎石土 1.95 1.54 30 21 0.45 5.0×10-4

  冲积粉质粘土 1.98 1.58 45 15.0 0.6 1.0×10-6

  砂卵石层 2.02 1.70 35 0.25 1.0×10-2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表4-2

  项目

  岩石 风化状态 湿密度

  (KN/m3) 干密度

  (KN/m3) 岩石湿抗压强度MPa 岩石湿弹性模量GPa 与砼间抗剪强度 渗透系数

  cm/s

  泥质粉砂岩 强风化 26.2 25.0 30.0 14 f=0.52 5.5×10-4

  泥质粉砂岩 弱风化 25.1 25.5 20.0 12 f=0.50 1.0×10-4

  泥质粉砂岩 微风化 25.5 24.7 10.0 9 f=0.48 1.0×10-4

  4.3 坝基岩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坝基渗透性评价

  坝基由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构成,岩石为陆源碎屑岩,遇水软化强烈,地表强~弱风化岩层透水率在5(lu)以内,属弱~微透水层范畴,而且随水库运行,岩体进一步软化泥化,节理闭合,岩体透水性将进一步降低。

  经钻孔压水试验揭示,地表弱风化岩体具中等透水特性,岩体透水率在5(lu)以下,微风化岩体透水率在1(lu)以下。

  故认为坝基岩体渗透性微弱、渗流稳定,坝体不存在坝基及坝肩绕坝渗漏问题。

  2)、坝基强度评价

  坝基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群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等柔性岩体,岩石单轴湿抗压强度20~30Mpa,地基岩体允许承载力1Mpa左右,岩体虽为柔性岩体,但无明显软弱夹层或孔洞洞穴,岩石软化缓慢,地基岩石不存在压缩变形及大规模沉陷问题,故认为相对于坝体本身应力来讲,坝基岩体强度较高,场区适应性较好。

  3)左、右坝肩稳定性评价

  左坝肩地表覆盖少量薄层残坡积层,由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构成,山坡倾向北,倾角20°~30°,岩层产状165°∠35°,岩石由隐性节理切割,已成碎裂状,左坝肩共发育两组节理,描述如下:

  J1:走向330°,陡倾角,节理闭合,线密度8条/m。

  J2:走向50°,陡倾角,节理平直、闭合,线密度8条/m。

  以上两组结构面与岩石层理组合,未形成无不利结构面组合,左坝肩岩体稳定。

  右坝肩基岩裸露,同样由志留系中统泥质粉砂岩构成,山坡倾向西南,倾角40°~50°,岩层产状165°∠35°,岩石隐性节理,岩石呈碎裂状,左坝肩共发育两组节理,描述如下:

  一组:产状45°∠75°,延伸1~2m,闭合,线密度5~10条/m。

  二组:产状140°∠85°,延伸2~3m,闭合状,线密度5~10条/m。

  以上两组结构面与岩石层理,未形成无不利结构面组合,右坝肩岩体稳定。

篇2: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2018年)

  陕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05号

  《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已经省政府20**年第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胡和平

  20**年11月22日

  陕西省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谁建设、谁负责”“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勘查、设计、治理费用纳入工程建设预算。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的领导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水利、交通运输、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旅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管理、气象、地震、测绘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部门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第五条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程建设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接受当地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六条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第七条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依据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制定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机构设置以及责任人;

  (二)防治范围及防治时段;

  (三)防治措施;

  (四)保障措施。

  第八条 工程建设活动应当坚持地质灾害避让为先,无法避让需要采取工程治理的,配套建设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第九条 工程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规定的措施和要求,落实责任人、监测人,做好工程涉及范围内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治理工作,确保人员、设备的安全。

  第十条 工程建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建设单位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督检查,处理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事项,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防治措施。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对工程建设单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第十二条 工程建设单位对主体工程验收的同时,应当对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 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工程建设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四条 工程建设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在工程建设或者运营中,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应当立即向上级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地质灾害报告制度,向上级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或者与防治工作有关的行业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工程建设单位或者相关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对当事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成立防治机构、落实负责人的;

  (二)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的;

  (三)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者灾情,未及时上报的;

  (四)其他未落实防治方案的行为。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工程建设单位进行处理的同时,可以建议同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程建设单位的上级行业主管单位,督促工程建设单位履行相关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年1月1日起施行。

  更多资源来自房地产 E网

篇3:中心校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中心校20**年防治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为切实作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校舍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及法律法规,并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订本预案。

  一、灾害性质

  本预案所称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陷塌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应急分类

  地质灾害应急分:临灾应急和灾害应急两类。

  三、救灾机构及职责。

  (一)、地质灾害防治、救灾工作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班主任

  领导组主要职责:

  1、建立学校及周边地质、地貌档案,建立有效的预测、预警、预防和快速反应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作好日常监控工作。

  2、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执行上级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的指挥和下达其它地质灾害防治救灾任务。

  3、监督、检查、落实各部门地质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组织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的调查,预防灾害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威胁,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和措施。

  (二)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分组及职责

  指挥组负责人:**

  警戒组负责人:**

  救护组负责人:**

  疏散组负责人:**及班主任

  1、救灾注意事项:

  ①、当某处发生地质灾害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救灾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②、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等。

  ③、救灾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④、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2、各组职责:

  指挥组:(1)、熟悉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清楚学校地质灾害的地点、范围;(3)、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4)、了解电线铺设的线路;(5)、了解灾害的走势;(6)、确定逃生路线、避险场所、救护方案。

  警戒组:(1)、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2)、当某处发生灾害时,应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避险场所,以便疏导他人逃生;(3)、在警戒线负责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灾害现场。

  救护组:(1)、应具备救护常识;(2)、应了解一般药物的使用;(3)、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4)、根据伤情紧急救护,或送医院治疗。

  疏散组:(1)、利用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迅速报道逃生方案;(2)、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班主任有序疏导学生。

  四、灾情调查

  灾情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查明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

  五、善后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过程中,应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治疗,尽量安慰受伤人员及家属,妥善解决他们的要求,并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事故处理结束后,及时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县教育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