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交底

6300

  一、打桩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1.认真检查打桩设备各部分的性能,以保证正常运作;

  2.除按本规程第3章检查所用管桩桩身质量外,尚应检查管桩的生产日期和蒸养的PC桩应不小于28d的龄期方可施打;

  3.根据施工图绘制整个工程的桩位编号图;

  4.由专职测量人员分批或全部测定标出场地上的桩位,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5.在桩身上划出以米为单位的长度标记,并按从下至上的顺序标明桩的长度,以便观察桩的入土深度及记录每米沉桩锤击数。

  二、顺序应综合考虑下列原则后确定:

  1.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及周围(构)筑物的关系。

  A、桩较密集且距周围建(构)筑物较远、施工场地较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

  B、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构)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C、桩较密集且一侧靠近建(构)筑物时,宜从毗邻建(构)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及远地进行。

  2. 根据桩的入土深度,直先长后短。

  A、据管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

  B、据高层建筑塔楼(高层)与裙房(低层)的关系,宜先高后低。

  三、桩的施打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一节管桩起吊就位插入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并宜用长条水准尺或其他测量仪器校正;必要时,宜拔出重插。

  2.管桩施打过程中,桩锤、桩帽和桩身的中心线应重合。当桩身倾斜率超过0.8%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

  3.在较厚的粘土、粉质粘土层中施打管桩,不宜采用大流水打桩施工法,宜将每根桩一次性连续打到底,尽量减少中间休歇时间,且尽可能避免在接近设计深度时进行接桩。

  4.桩数多于30根的群桩基础应从中心位置向外施打,承台边缘桩宜待承台内其他打完并重新测定桩位后再插桩施打。

  5.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及时准确地填写管桩施工记录表,并经当班监理人员(或建设单位代表)验证签名方可作为有效施工记录。

  6.4.4焊接接桩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管桩需要接长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5~1.0m.

  2.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方便上节桩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

  3.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4.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5.焊接层数不得少于二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施焊外一层;焊缝应饱满连续。

  6.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锤击,自然冷却时间不宜不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即打。

  6.4.5遇下列情况之一应暂停打桩,并及时与设计、监理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

  ——贯入度突变。

  ——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

  ——桩身突然倾斜、跑位。

  ——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总锤击数超过本规程第6.4.6条规定值。

  ——桩身回弹曲线不规则。

  6.4.6每根桩的总锤击数及最后1m沉桩锤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P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0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250。

  2.PHC桩总锤击数不宜超过2500,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不宜超过300。

  6.4.7送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符合本规程第6.4.8条规定的桩外,送桩深度不宜大于2。0m。

  2.当桩顶打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应测出桩的垂直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

  3.送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参考同一条件的桩时的最后贯入度予以修正。

  6.4.8送桩深度超过2m且不大于6.0m时,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打桩机应是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或步履式柴油打桩机;

  2.桩端持力层顶面埋深标高应基本一致,且持力层厚度不少于4m,或持力层上面有较厚的全风化岩层、硬塑~坚硬粘土层或中密~密实砂土层;

  3.具有拔出长送桩器的能力。

  6.4.9打桩的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条件下测量:

  1.桩头完好无损;

  2.柴油锤跳动正常;

  3.桩锤、桩帽、送桩器及桩身中心线重合;

  4.桩帽衬垫厚度等正常;

  5.打桩结束前立即测定。

  6.4.10测量最后贯入度时,宜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先测绘出管桩的回弹曲线,再从回弹曲线上量出贯入度。测绘结果应附在同一桩号的管桩施工记录表上。

  管桩手锤回弹曲线测绘纸格式见附录D。

  6.4.11桩打好后桩头高出地面的部分应小心保护,严禁施工机器碰撞或将桩头用作拉锚点;送桩遗留的孔洞,应立即回填或做好复盖。

  6.4.12截桩头宜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采用大锤横向敲击截桩或强行板拉截桩。

  6管桩基础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7.1收锤标准

  7.1.1除设计明确规定以桩端标高控制的摩擦桩应保证设计桩长外,其他管桩应按设计、质检、施工等单位共同确定的收锤标准收锤。

  7.1.2收锤标准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桩的规格和长短、锤的大小和落距(冲程)等因素,综合考虑最后贯入度、桩入土深度、总锤击数、每米沉桩锤击数几最后1m沉桩锤击数、桩端持力层的岩土类别以及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桩土弹性压缩量等指标后给出。

  收锤标准应以到达的桩端持力层、最后贯入度或最后1m沉桩锤击数为主要控制指标,其他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作为参考指标。

  7.1.3一级及地质条件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的收捶标准控制指标应通过试打桩确定,其他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宜通过试打桩确定。

  未经试打桩且有应用经验时,最后贯入度可参考本规程附录C及Hilley(海利)打桩公式的计算结果等,并综合考虑相近桩基条件的打桩经验后确定。

  7.1.4试打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打桩的规格、长度及地质条件应有代表性。

  2.试打桩应选在地质勘探孔附近。

  3.施打条件应与工程桩一致,并应符合本规程6.4节的有关规定。

  4.宜用符合本规程第5.2.5条规定的高应变动测法配合测试;必要时应进行静载试验,有条件时静载试验宜加载至桩的极限荷载。

  7.1.5正常情况下,最后贯入度不宜小于20mm/10击;当持力层为较薄的强风化若层且上覆土层较软弱时,最后贯入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15mm/10击。

  7.2质量检查

  7.2.7管桩基础的工程桩成桩质量检查包括桩身垂直度、桩顶标高、桩身质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身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2.截桩后的桩顶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

  3.桩顶平面位置偏差符合表7.2.1的规定。

  4.配置封口型桩尖(十字型或圆锥型)的工程桩桩身质量检查,可采用直观法检查,即在收锤后立即将低压电灯泡沉入管桩内腔用灯光照射作检查。

  表7.2.1管桩顶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

  7.2.2管桩基www.pmceo.com础的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方法应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动测法,并应符合本规程第7.2.3~7.2.5条规定。

  2.静载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本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高应变动测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的有关规定。

  3.工程桩不宜用作静载试验时的锚拉桩。

  4.试桩顶部应采用有效措施加固。

  7.2.3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手段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总桩数的0.5%,且整个工程不应少于2根。

  1.施工前已按本规程第6.1.8条规定进行试打桩;

  2.施工中实行监理制度;

  3.采用收锤回弹曲线测绘纸测定最后贯入度;

  4.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

  5.大多数工程桩送桩深度不超过2.0m.。

  7.2.4除本规程第7.2.3条规定以外的管桩基础工程,若检测手段采用静载试验,检测桩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的不应少于2根,其他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

  7.2.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管桩基础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

  ——工程桩施工前,已按本规程6.1.8条规定进行试打桩,且试打桩时采用高应变动测法配合测试并作静载试验的管桩基础;

  ——地质条件不太复杂的二级管桩基础;

  ——三级管桩基础。

  7.3工程验收

  7.3.1管桩基础工程验收程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现场标高基本一致时,可待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后一次性验收。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现场标高需要送桩时,在送桩前应进行质量评定;待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并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进行竣工验收,绘制打桩工程竣工图。

  7.4.2管桩基础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1.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2.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基线复核签证单;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4.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包括实施中的变更文件及资料;

  5.管桩出厂合格证及管桩技术性能资料(产品说明书);

  6.打桩施工记录汇总,包括桩位编号图、现场绘制的管桩收锤回弹曲线;

  7.打桩工程竣工图;

  8.成桩工程竣工图;

  9.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10.质量事故处理资料。

  1、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保证垂直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移动。

  2、起吊预制桩:先栓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和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住桩上端吊环附近处,一般不宜超过30cm,再启动机器起吊预制桩,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入插下土中,位置要准确,再在桩顶扣好桩帽或桩箍,即可出去索具。

  3、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较小的落距冷垂1~2次,桩入土一定深度,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桩可目测或用线坠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坠或经纬仪双向校正,不得用目测。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在打入前,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

  4、打桩:用柴油锤打桩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1)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来选用。

  2)打桩顺序

  5、接桩:

  1)在桩长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其预制桩表面上的预埋件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焊缝应连续饱满。

  2)接桩时,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时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0.1%桩长。

  3)接桩处入土前,应对外露铁件,再次补刷防腐漆。

  6、送桩:设计要求送桩时,则送桩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才能进行送桩。若桩顶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纸垫平。送桩留下的桩孔应立即回填密实。

  7、检查验收:每根桩打到贯入度要求,桩尖标高进入持力层,接近设计标高时,或打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中间验收。在控制时,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规定的数值,或以桩尖打至设计标高来控制。

篇2: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1、桩身断裂:

  主要原因:一是桩制作时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管壁厚薄不均匀,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二是沉桩过程中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或是接桩焊缝不饱满,焊后自然冷却时间不够,接桩时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三是地质土层软硬变化或有坚硬障碍物时,把桩尖挤向一侧;四是施工场地不平、烂泥、积水多,造成压桩时机身不平稳。

  防治措施:一是对桩身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桩的堆放、吊运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二是在压桩过程中应经常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当桩身垂直度偏差大于1%时,应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三是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进行清理;四是应保证施工场地平整坚实。

  2、沉桩达不到设计要求: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地质勘察报告中未能特别强调浅层障碍物及局部的土层分布深度和性质,导致沉桩时遇到老基础、大孤石,硬塑老粘土和非常密实砂层、沙砾石层等无法施工;二是桩机及配重太小或太大,使桩沉不到或沉过设计要求的控制标高。

  防治措施:一是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应作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或标高;二是选用的桩机大小应与设计要求、桩径、桩长及地质情况相匹配。

  3、桩顶位移:

  主要原因:一是测量定位放线不准,桩位偏差较大;二是桩数较多、桩间距较小,或是压桩线路选定不合理,产生挤土效应土体向上隆起,引起相邻的桩身上浮;三是土方开挖方法及顺序不正确,引起桩身倾斜。

  预防措施:一是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设置明显标志,并做好复查工作;二是选择合理的压桩路线,出现桩身上浮情况应对桩进行复压;三是制订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压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待压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基坑开挖注意有一定排水措施,留置边坡;基坑边缘顶部地带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基坑较深应分层开挖。

  4、小结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工程质量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管桩本身制作质量,二是压桩施工质量。只要我们严格把握住管桩进场质量关,遵守压桩施工操作规程,精心施工,就一定能够减少和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篇3: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施工技术

  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的施工技术

  通州市建工大厦工程基础施工中,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打桩前需做好桩锤、桩架选择,确定管桩龄期,打桩过程中插桩、锤打、接桩、送桩均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该工程中PHC桩所具有的单桩承载力高、桩身耐锤击性好、穿透力强、造价便宜等特点均得到很好的体现。

  通州市建工大厦主楼东西长36m,南北宽18m,地上20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12000m2。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总荷载约200000kN,最大单柱荷载6700kN o基础采用筏板基础,桩采用超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规格为ф600×110,桩长24m(2根12m校对接),主楼共打设93根桩,设计单桩承载力3100kN。

  1 PHC桩特点

  (1) 严格按照国标GB13476-92及日本JISA 5337标准生产,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级。

  (2) 单桩承载力高,设计范围广。在同一建筑物基础中,可使用不同直径的管桩,容易解决布桩问题,可充分发挥每根桩的承载能力。

  (3) 单校可接成任意长度,不受施工机械能力和施工条件局限。

  (4) 成桩质量可靠,沉桩后桩长和桩身质量可用直接手段进行监测。

  (5) 桩身耐锤击和抗裂性好,穿透力强。

  (6) 造价低廉。其单位承载力价格仅为钢桩的1/3-2/3,并节省钢材。

  (7) 施工速度快,文明施工o

  2 打桩准备

  2.1桩锤的选择

  选择桩锤时,必须充分考虑桩的形状、尺寸、重量、入土长度、结构形式以及土质、气象等条件,并掌握各种锤的特性。桩锤的夯击能量必须克服桩的贯入阻力,包括克服桩尖阻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的回弹产生的能量损失等。如果桩锤的能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则会引起桩头部的局部压曲,难以将桩送到设计标高。鉴于本工程有软、硬两种土层,故选用了蒸汽锤,锤重8t。

  2.2桩架的选择

  桩架的设置、安装和准备工作对打桩效率有很大影响。桩架选用D-308S型履带行走式桩架,其最大特点是移动灵活,使用方便,运行机构为履带,对路面要求比较低o

  2.3 施工组织设计和桩位测设

  根据打桩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和基础几何形状,要合理选择打桩顺序,对周围建筑物采取预防措施。根据桩基施工图进行桩位测设。

  2.4 堆存吊运

  管桩一般需设计两个支点,其吊点需符合位置要求。管桩堆存需要使用软垫(木垫)。管桩起吊运输中应免受振动、冲撞。

  2.5 管桩龄期的确定

  管桩从制造成型到打桩施工的间隔时间宜尽量长些,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以上(若在工厂制造,一般按80%的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出厂),故要求现场要堆存一定量的桩,按"先进场桩先打"的原则,满足管桩的强度要求。

  2.6 检查修整

  管桩施工前应再次逐根检查,即检查混凝土桩有无严重质量问题,对管桩两端应清理干净,施焊面上有油漆杂物污染时,应清刷干净。

  3打桩阶段技术措施

  3.1 插桩

  桩打入过程中修正桩的角度较困难,因此就位时应正确安放。第一节管桩插入地下时,要尽量保持位置方向正确。开始要轻轻打下,认真检查,若有偏差应及时纠正,必要时要拔出重打。校核桩的垂直度可采用垂直角,即用两个方向(互成90°)的经纬仪使导架保持垂直。通过桩机导架的旋转、滑动及停留进行调整。经纬仪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处,并经常加以调平,使之保持垂直。

  3.2 锤打

  因地层较软,初打时可能下沉量较大,宜采取低提锤,轻打下,随着沉桩加深,沉速减慢,起锤高度可渐增。在整个打桩过程中,要使桩锤、桩帽、桩身尽量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必要时应将桩锤及桩架导杆方向按桩身方向调整。要注意尽量不使管桩受到偏心锤打,以免管桩受弯受权。打桩较难下沉时,要检查落锤有无倾斜偏心,特别是要检查桩垫桩帽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需更换或补充软垫。每根桩宜连续一次打完,不要中断,以免难以继续打下。

  3.3 接桩

  接桩时要注意新接桩节与原桩节的轴线一致,两施焊面上的泥土、油污、铁锈等要预先清刷干净。当下节桩的桩头距地面1-1.2m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接桩时可在下节桩头上安装导向箍,以便新接桩节的引导就位。上节桩找正方向后,对称点焊4-6点加以固定,然后拆除导向箍。管桩焊接施工应由有经验的焊工按照技术规程的要求认真进行;施焊第一层时,宜适当加大电流,加大熔深。采用手工焊接,第一层用ф3.2或ф4.0的E4320型焊条,第二层以后用ф4.0-ф5.0的E4320型焊条,要保证焊接质量。

  3.4 送桩

  为将管桩打到设计标高,需要采用送桩器,送桩器用钢板制作,长4m。设计送桩器的原则是打入阻力不能太大,容易拔出,能将冲击力有效地传到桩上,并能重复使用。

  4 打桩记录和周围建筑物观察

  打桩过程中应详细记录各种作业时间,每打入0.5-1m的锤击数、桩位置的偏斜、最后10击的平均贯人度和最后1m的锤击数等。

  打桩过程中应详细观察周围建筑物沉降或上升情况,在建筑物上设置观察点,利用远处的固定水准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沉降或上升情况。经实测,裙楼东侧3m处的建工园招待所没有沉降或上升现象,仅顶板出现一些轻微裂缝。现建工大厦竣工已1年多,招待所使用正常,对结构无不良影响。

  5 PHC管桩与基础底板连接技术

  为有效防止基础上浮并保证基础和桩基的整体协同工作,在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前,采用了如此的作法,从而保证了管桩与基础的连接。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露出管桩后,清理管桩孔内的垃圾及污物,用十一夹板作底模,用12号铁丝悬吊于孔内,钢筋按要求绑扎,用不低于C40的混凝土灌筑,混凝土中微掺UEA膨胀剂(掺量10%)。待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时,管桩锚筋与基础底板钢筋要焊牢,基础底板钢筋与管桩桩头也要焊牢。

  6 试压桩

  6.1 试桩要求

  为确定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打桩前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试桩数量为三组,第一组试桩1根,锚桩6根;第二组试桩1根,锚桩4根;第三组试桩1根,锚桩4根。试桩最大预加荷载为:第一组6200kN,第二组5000kN,第三组4000kN。

  6.2 试桩标准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QJ 94-9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中有关标准,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

  6.3 试桩装置和加载时间

  竖向静载荷抗压试验采

用锚桩横梁反力装置。整个加荷利用电动油泵带动2台5000kN油压千斤顶加荷,用荷重传感器、荷重显示器和0.4级精密油压表显示荷载,电测位移计和机械表两种手段同时测读沉降值,计算机采样、记录、整理和打印数据。为防止仪器受外界干扰,特备有一空调封闭工作间,以保证仪器的正常工作。试桩与锚桩沉桩10d后即可加载o

  6.4 试桩结果

  试桩、锚桩均为正式工程桩,第一根试桩要求加荷到6200kN,当加到第7级(4960 kN)时,1h后沉降量突然增大,达到16.67mm/h,且总沉降量已到38.06mm,显然地基已达到破坏,因而终止试验。根据试桩的Q-s曲线和s-1gt曲线显示,极限荷载取4340kN。第二根试桩要求加到5000kN,当加到第9级5000N时,45min后沉降量突然增大,达15.25mm/h,且总沉降量已到36.51mm,显然地基也已达到破坏,因而终止试验。根据试桩的Q-s曲线和s-lgt'曲线显示,极限荷载取4500kN;第三根试桩要求加到4000kN。稳定后又要求继续上加2级到4800kN,此级稳定后终止加载,极限荷载取4800kN。据此算出试桩结果统计特征值:Qum=4547kN,Sn=0.052,因此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Qum=4547kN,满足设计要求。

  7 施工体会

  (1) "重锤低打"能有效降低锤击应力。桩锤对桩头的锤击速度越快,在桩身上产生的应力波强度也越高,即打桩应力与锤击速度成正比,所以为降低锤击应力并保持较好的贯入度,采用了较重的桩锤(桩锤重8t)和较低的速度施打,效果良好。

  (2) 桩头衬垫效应对锤击应力也有直接影响。为延长锤击作用时间、降低锤击速度,并借以降低锤击应力,选用软厚适宜的木桩垫,收到良好效果。

  (3) 选择合理的打桩施工顺序,能减小桩的侧向位移,对周围建筑物不会有大的影响。

  桩基侧向位移是软弱地基施工中经常见到的一种现象,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打桩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把打桩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基础形状规则的打桩施工顺序应先里后外,由中心逐渐往外侧对称施工。本工程基础形状规则,施工时遵循"对称施工"的原则,确保了基础内挤压应力的平衡。

  打桩施工时,先打主楼桩--深桩(24m长),后打裙楼桩--浅桩(9m长);先打跨中桩,后打边区桩;先打近桩,后打远桩;先打毗邻建筑物的桩,后打远离建筑物的桩。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桩基的侧向位移。

  (4) 防震沟的设置有效地降低了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裙楼东侧建工园招待所基础为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深1m,基础底板边离大厦地下室外墙仅2.5m,桩基施工前开挖了一条宽0.8m、深2m的防震沟,沟中满填黄砂,经观察和检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招待所结构无不良影响。

  (5) PHC桩采用C80混凝土,强度高;钢筋采用预应力螺旋筋,抗裂性好,因此成桩质量可靠,不易损坏,实际施工中,仅2根桩破裂,补救措施也方便快捷。

  (6) 采用PHC桩,可做到现场清洁,文明施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