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园林绿化养护承包费用计算方法

5747

园林绿化养护承包费用计算方法

  园林绿化养护承包费用计算方法

  (按乔、灌木株数及地被面积测算法)

  一、基本费用:

  1、浇水费用以每m?每年有水1t计,水费(加排污费)2.5元/t,则

  每m?浇水费用为:1*2.5=2.5元/年。

  2、清残花落叶及绿化垃圾以该项工作占基本工作的15%计,以平均每人管理4000m?计,一个绿化工人年工资为8400元,则

  清残花落叶及绿化垃圾费为:8400/4000*15%=0.315元/年

  3、服装费以平均发放2套工作服,每套70元计,每人管理4000m?,则

  服装费为70*2/4000=0.035元/m?(年?m?)

  4、工具费以平均每年工作区(4000m?)配500元工具计,则工具费为:500/4000=0.125元/年

  5、意外事件处理费以每年每个工作区(4000m?)有一个台班(350元)计,平均

  每m?的处理费为:350/4000=0.0875元/年。

  6、补植及其他费用按前五项之和乘以20%计,则

  补植及其他费用为:【(1)+(2)+(3)+(4)+(5)】*20%=0.6124元/(年?m?)

  7、总基本费用(1)+(2)+(3)+(4)+(5)+(6)=3.6749元/(年?m?)

  二、修剪费用:

  平均每次每m2修剪费用=基本费*5%=3.6749*5%=0.1837元(次/m2)。每年修剪6次,则每年修剪费用为0.1837*6=1.1022元(次?m?)。

  三、施肥费用:

  一般以m?每次复合肥30g算,按5.5元/kg计,则每次复合肥30克,按5.5元/公斤,则费用为5.5×0.03=0.165元/(㎡/次).一年施肥3次,则费用为0.165*3=0.495元/(㎡/次)

  四、松土除草费

  按基本费的10%计,则每年费用为3.6749×10%=0.36749元/(㎡/年)。

  五、病虫害防治费

  平均每次按基本费的5%计,每次费用为0.184元(㎡/年),每年喷药6次,则费用为0.184×6=1.104元/(㎡/年)。

  六、税费

  按5.2%税率计,则税费=(1+2+3+4+5)*5.2%=0.3507

  元/(㎡/年)。

  七、利润

  按5%税计,则利润=(1+2+3+4+5+6)×5%=0.3547元/(㎡/年)。

  八、总费用

  总费用为上述各项之和,即7.45元/(㎡/年)

  基本数据:

  1、承包养护区域绿地总面积:m?

  其中:2、乔木株数:株

  3、灌木株数(或面积数):株(m?)

  4、草坪及地被面积数:m?

  绿化养护承包总费用计算方法:

  1、乔木养护费用=10元/株?年×乔木株数

  2、灌木养护费用=4元/株(m?)?年×灌木株数(或面积数)

  3、草坪及地被养护费用=5.5元/m??年×面积数

  4、利润=[(1)+(2)+(3)]×5%

  5、总费用=(1)+(2)+(3)+(4)

  四、简易快速测算法:

  小区绿化养护费用:7-12元/m?年

采编:www.pmceo.cOm

篇2:定额计价法和清单计价法计算步骤

  定额计价法和清单计价法的计算步骤

  定额计价法:

  第一阶段:收集资料

  (1)设计图纸。在计价前要完成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程序;

  (2)现行计价依据、材料价格、人工工资标准、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以及有关费用调整的文件;

  (3)工程协议或合同;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或技术组织措施等;

  (5)工程计价手册。如各种材料手册、常用计算公式和数据、概算指标等各种资料。

  第二阶段:熟悉图纸和现场

  (1)熟悉图纸。

  (2)注意施工组织设计有关内容。

  (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第三阶段:计算工程量

  (1)计算工程量一般可按下列具体步骤进行:

  1)根据施工图示的工程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需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

  2)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

  3)根据施工图示尺寸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学计算;

  4)按照定额中的分部分项的计量单位对应的计算结果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一致。

  (2)工程量的计算,要根据图纸所标明的尺寸、数量以及附有的设备明细表、构件明细表来计算。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严格按照计价依据的规定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结合图纸尺寸进行计算,不能随意地加大或缩小各部位尺寸;

  2)为了便于核对,计算工程量一定要注明层次、部位、轴线编号及断面符号。

  3)尽量采用图中已经通过计算注明的数量和附表。

  如门窗表、预制构件表、钢筋表、设备表、安装主材表等,必要时查阅图纸进行核对。

  4)计算时要防止重复计算和漏算。

  一般也可按照施工次序,由上而下,由外而内,由左而右,事先草列分部分项名称,依次进行计算。计算工程量,有条件的尽量分层、分段、分部位来计算,最后将同类项加以合并,编制工程量汇总表。

  第四阶段:套定额单价

  在计价过程中,如果工程量已经核对无误,项目不漏不重,则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套价,计算直接费。套价应注意以下是事项:

  (1)分项工程名称、规格和计算单位必须与定额中所列内容完全一致。

  (2)定额换算。

  任何定额本身的制定,都是按照一般情况综合考虑的,存在有许多缺项和不完全符合图纸的地方,因此,必须根据定额进行换算,即以某分项定额为基础进行局部调整。

  如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等级与定额规定不同,使用的施工机具种类型号不同,原定额工日需增加的系数等等。

  注:有的项目允许换算,有的项目不允许换算,均按定额规定执行。

  (3)补充定额编制。

  当施工图纸的某些设计要求与定额项目特征相差甚远,既不能直接套用也不能换算、调整时,必须编制补充定额。

  第五阶段:编制工料分析表

  根据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物工程量和相应定额中项目所列的用工工日及材料消耗数量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数量,相加汇总便得出该单位工程所需的人工及材料数量。

  注:工料分析表将来可以进行价差调整时运用。

  第六阶段:费用计算

  在项目、工程量、单价经复查无误后,将所列项工程实物量全部计算出来后,就可以按所套用的相应定额单价计算直接工程费,进而计算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等各种费用,并汇总得出工程造价。

  第七阶段:复核

  复核时,应对工程量计算公式和结果、套价、各项费用的取费及计算基础和计算结果、材料和人工价格及其调整等方面是否正确进行全面复核。

  第八阶段: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是说明工程计价的有关情况,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性质、内容范围、设计图纸号、所用计价依据、有关部门的调价文件号、套用单价或补充定额子目的情况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封面填写应写明工程名称、工程编号、工程量(建筑面积)、工程总造价、编制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编制人及其资格证号和编制日期等。

  清单计价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的程序和方法与工程量定额计价法基本一致,只是第四、五、六、阶段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第四阶段:工程量清单项目组价

  组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与工程定额计价法相同,每个工程量清单项目包括一个或几个子目,每个子目相当于一个定额子目。所不同的是,工程量清单项目套价的结果是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并不是计算该清单项目的直接工程费。

  第五阶段:分析综合单价

  工程量清单的工程数量,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一个工程量清单项目由一个或几个定额子目组成,将各定额子目的综合单价汇总累加,再除以该清单项目的工程数量,即可求得该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

  第六阶段:费用的计算

  在工程量计算、综合单价分析经复查无误后,即可进行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的计算,从而汇总得出工程造价。

  其具体计算原则和方法如下:

  其中,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和利润组成,并考虑风险因素。

  措施项目包括通用项目、建筑工程措施项目、装饰装修工程措施项目、安装工程措施项目和市政工程措施项目等。措施项目综合单价的构成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综合单价构成类似。

  单位工程造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篇3:建筑物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结构面积=使用面积+辅助面积+结构面积

  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长度、宽度的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2、使用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直接为生产或生活使用的净面积的总和。

  3、辅助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为辅助生产或生活活动所占的净面积的总和,例如居住建筑中的楼梯、走道、厕所、厨房等。

  4、结构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所占面积的总和。

  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以下几类:

  1、依据对建筑物建筑面积的组成部分可划分:总的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

  这些术语是为了描述独幢建筑物的总的建设规模,以及地上部分建筑规模的量和地下部分建筑规模的量。这些概念主要出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土地出让金的计算依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建设项目的建筑规模的审批情况说明、项目竣工验收后房屋的初始登记需做的《房屋测绘成果技术报告书》中等很多环节。

  2、依据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划分:可收益的建筑面积、无收益的建筑面积、必须配套的建筑面积(无收益部分)建筑物通过出售、转让、置换、租赁、投入运营等方式可产生经济收益,经常在估算房地产的买卖价格、租赁价格、抵押价值、保险价值、课税价值等时需要依据房地产(或建筑物)的可收益部分、无收益部分和必须配套部分的综合分析判断最终价值。

  3、按建筑物内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住宅功能的建筑面积、商业功能的建筑面积、办公功能的建筑面积、工业功能的建筑面积、配套功能的建筑面积、人防功能的建筑面积…… 这类划分主要依据人们对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来划分,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不同需求。当然不同的使用功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使用目的基本不同。

  4、按成套房屋建筑面积构成划分: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 ,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和其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就是房屋权利人所有的总的建筑面积,也是房屋在权属登记时的两大要素。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权利人单独占有使用的建筑面积,它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分摊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积是指房屋的权利人应该分摊的各产权业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那部分建筑面积,内容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通常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共用建筑面积的处理原则为:

  A)产权各方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文件或协议规定执行。

  B) 无产权分割文件或协议的,按相关房屋的建筑面积比例进行分摊。

篇4:钢筋预算中两种计算方式差异和选用

  钢筋按外皮计算?按中轴线计算

  --钢筋预算中两种计算方式的差异和选用

  前言:

  在做预算计算钢筋长度时,到底应该是按照钢筋外皮长度来计算,还是按照钢筋的中轴线长度来进行计算?很多用户对于这两种算法产生了分歧,有些用户觉得,预算就应该是按照外皮,中轴线长度是下料采用的,有些用户则不这样认为。

  特别是有些地方的定额规则对此没有明确规定,或是多方说法不统一时,更是引起了各方激烈的讨论和争执。(比如河南省工程量计算规则规定钢筋按图示长度计算,郑州市定额站却解释应按中轴线计算)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该采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用户,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两种算法到底有什么差异,以及其计算的原理。

  一、 钢筋外皮与中轴线差异产生的原理

  图纸上的标注给出了如下图所示的钢筋图示,各段都标明有具体的尺寸;

  实际就是标注的钢筋外线长度(即外皮长度),按各段尺寸的和算出所需钢筋长度,应该等于:

  300+2100+500=2900mm

  可是,如果在钢筋加工时按2900mm长下料,那么,弯曲成型出来的钢筋各段长度是不是能够符合图1的外形呢?回答是否定的。

  图上尺寸下料不能弯曲成预定的外形,主要原因有两点:

  1) 量法的差异:

  将图1的平段截分为左半段长1000mm,右半段长1100mm;

  左半段如图:

  钢筋在现场加工受弯曲后,弯曲处的内皮缩短而外皮伸长,只有中轴线处保持不变的尺寸。实际对成型好的钢筋是量外皮的,那么从图中可见,表示的钢筋每段长度是300和1000,它比相应中轴线长度各长d/2(d为钢筋直径),这就是说,真实钢筋的长度(中轴线处长度)只需要:(300-d/2)+(1000-d/2)

  就正好能够成型出两段长分别为300和1000的钢筋。按这种情况,钢筋中轴线长度应为300+1000--d,其中减小的尺寸d是量法的差异(量外皮,而不是量中轴线)所引起。实际上,这就是钢筋弯曲过程的影响,因此,中轴线长度要根据图上式样的尺寸加以调整,d即使这种情况下弯曲调整值。于是,对图2这样的钢筋,考虑弯曲调整值d,钢筋中轴线长度为300+1000-d=1300-d。

  2) 弯弧的影响:

  钢筋在弯曲时,实际操作不可能是图上画的直角,而必须做成弯弧,如下图(b)所示:

  弯曲90度,则弯弧为1/4的圆弧,那么从下图可以看到,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应该是AB+弧长BC+CG,这与不考虑圆弧的中轴线长度AB+BP+PC+CG不相同,他们差值是(BP+PC)-弧长BC,如下图所示,根据这个算法表明,存在弯弧时,实际钢筋的中轴线长度(下料长度)又要减短一些。

  这种情况下也是由于钢筋弯曲过程中产生弯弧而引起的,即使钢筋计算长度已经考虑了量法的差异按照中轴线长度取用,仍然要进一步再调整,这就是弯曲调整值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分析,钢筋的外皮长度和实际钢筋的中轴线长度差异,是由两个原因导致:一是量法存在差异;二是钢筋在弯曲过程在弯弧处再次需要进行调整;两者合一就是弯曲调整值。因此要准确计算实际的钢筋中轴线长度,就要知道弯曲调整值的长度。

  二、 弯曲调整值的算法

  1) 弯曲调整值的取值:

  我们说成型钢筋的量法,都是量取外皮尺寸(11G下,因为保护层的变化,箍筋也开始量外皮即可,03G是量取内皮)。无论量外皮还是内皮,都得根据具体条件来确定弯曲调整值,首先从计算钢筋中轴线长度入手,再通过量法差异的有关尺寸确定最终的取值;

  在弯曲90°时,我们结合图3与图4来进行推导:

  设弯弧处的直径为D,则中轴线圆的半径是1/2(D+d),则有

  圆弧BC=1/4*2(D+d)=(D+d)

  又AB=300-d-D/2CG=1000-d-D/2

  如果用L表示中轴线实际长度,则

  L=AB+圆弧BC+CG

  =(300-d-D/2)+(D+d)+(1000-d-D/2)

  =(300+1000)-(1.215d+0.215D)

  (1.215d+0.215D)就是钢筋外皮长度与实际中轴线长度的差值,所以在弯曲90度时,弯曲调整值:

  △=(1.215d+0.215D)

  其中d-钢筋直径;D-弯弧半径(钢筋加工弯曲时产生)

  2) 弯曲调整值实际应用

  通过上面的推导,知道的弯曲调整值的取值过程,那么其取值的要点决定于钢筋的直径d和弯曲直径D,D值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第11页进行了如下规定: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实际D值会因为弯曲的角度、钢筋的级别直径不同,都会变化,可结合理论计算以及施工单位的经验确定。

  三、 两种算法的适用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钢筋“按外皮计算”和“按中轴线计算”计算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算法,“按照外皮计算”会比“按中轴线计算”多一个弯曲调整值。

  “按外皮计算”偏重于根据图示标注来计算钢筋长度,没有考虑钢筋的直径、弯曲的变化等因素,其计算精度比较粗,计算方法也比较简单,通过图纸就能很方便就能得到钢筋的长度,基于这些因素,预算人员往往是根据“按照外皮计算”来计算钢筋长度。

  相比“按外皮计算”,“按中轴线计算”更接近于实际的钢筋长度,充分考虑了钢筋的级别、直径、实际加工弯曲过程的变化,对长度进行多次的修正,精度非常高,这种算法常用于用于施工下料过程,实际有些预算人员为了追求预算的精确,也会采用这样的算法。

  两种计算方法,不能说预算时哪种正确哪种错误,只是适用于不同的业务背景和实际情况。

  如果当地的定额对于钢筋的算法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应该按照定额规则来执行;如果没有相关规定,应该由甲方、中介、施工方等多方达成一致,统一计算方法;如果出现引言中,定额规则与定额站解释相互矛盾时,各方应在充分咨询当地规定的基础

上,制定统一的计算原则(比如定额规定说按照图示计算,图示代表外皮还是中心线,这点也需要进行明确)。以避免出现因为算法不同导致的量差,引起纠纷。

  四、 广联达钢筋算量的处理

  很多用户在使用广联达软件时,都是默认汇总方法“按照外皮长度”汇总,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为软件就只是提供了这个算法,实际软件还提供了“按照中轴线”汇总,如果选择“按照中轴线”汇总,那么软件在报表阶段,就会在钢筋的外皮长度基础上减去弯曲调整值。用户应该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汇总方法。

  同时,为了方便用户更好的理解这两者的计算结果,在新版的钢筋软件中,可以通过“编辑钢筋”查看计算公式时,就能直接看到钢筋的弯曲调整值。

篇5:PK11G平法03G平法计算工程哪个量多

  PK11G平法与03G平法计算工程哪个量多

  背景介绍:

  11G新平法已经推出了大半年时间,相当多的用户已经做过11G平法设计的工程了,那么对于11G平法与03G平法,哪个规则计算的钢筋量多,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有些用户觉得因为新规范提出了新的高强钢筋种类、新的锚固形式以及保护层的概念,从设计源头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钢筋用量;另外一些用户认为,因为新规范为了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在结构构造中很多地方都加强了,直接导致了工程钢筋用量的增多;

  那么到底哪个量多哪个量少?在哪些构件增多了哪些构件减少了呢?什么原因呢?

  辩题:

  正方:用11G平法做的工程,对比03G平法工程,含钢量减少了;

  反方:用11G平法做的工程,比03G的含钢量增加了;

  针对以上辩题,用户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代表性的意见如下。

  用户意见:

  正方:

  用户“无声”:总的来说11G系列可能小些:1.11G系列保护层加大,导致箍筋和板筋,剪力墙构件减小,2.剪力墙暗柱箍筋比11G系列有所增大,特别是内侧不必扣除保护层等等,比较多。

  用户“范斌”:按总量来说还是03g钢筋量多,11g的编辑遵循节能型编制,主要采取提高钢筋抗拉强度来满足03g图集钢筋的价值工程基于以上三点我支持正方!

  用户“土建人”:支持正方如果软件的快捷能和CAD一样只要输入命令就能使用那该多好啊。

  用户“--211196”:总体来说,11G的用钢量相应会少点;但是11G的箍筋用量比03G大点,如果采用高强度钢筋,用钢量会少;

  用户“老刘”:用11G平法做的工程,对比03G平法工程,含钢量是减少了,最基本的就是由于钢筋的保护层的变化与钢筋的搭接和锚固。

  用户“liyunlong”:11G钢筋含量要少,用哪个具体还看设计要求,钢筋含量少了总体符合国家节约能远的长远目标~个人理解

  反方:

  用户“999”:11G增强了安全结构性能,相比之下,11G的钢筋用量增大了。

  用户“MRright”:反方:我用广联达测算过两个工程,都是11G101多。

  中立:

  用户“诚信”:基础部分11的是增多点少多点,上部结构少了点,总体来说是差了不多的。

  用户“信诺之人”:我认为没有比较的必要,如使用高强度钢筋虽然量少了,但高强度钢筋价高了。总价还是差了不多少。

  用户“快乐无期限”:比较11G和03G的差别意义大吗?按图设计做预算施工,这是勿用置疑的。就象新旧定额交替时做比较一样,都要遵守规则不是吗?难道比较之后可以替换吗?

  此话题发布后,很多用户都积极发表意见参与了讨论,同时,这个话题也是在11G系列平法发布之后,笔者遇到过最多的问题,由此广大用户朋友都非常关心到底工程使用11G规则计算和03G规则计算,哪个量多哪个量少?

  对于此问题,广联达公司用100个用户工程进行过测算和对比,总体来说,同样的工程,11G规则的工程量会比03G规则工程量要减少一些,但此种情况减少幅度很小。后来也专门就此问题咨询了11G平法编制组专家吴博士,对于此问题,他给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1. 在采用11G平法以后,量差有多大,其实这个量差不是因为11G图集造成的,而是因为规范修订以后造成的量差的变化。11G图集里面只是对构件的表示方法、一些细部构造进行了修改,但是对工程钢筋用量最大的是在计算的条件下的变化,在构件配筋构造情况下的变化,钢筋量最大的变化已经体现在了新设计的图纸里面了;

  2. 在新规范修订以后,有些内容是从设计阶段就会增加了钢筋用量,有些内容是减小了钢筋用量,比如说对于箍筋,因为抗剪公式的修正,钢筋用量会增加;由于保护层厚度增加导致了构件进行受力计验算时有效计算高度的减少,会增加我们纵筋的用钢量,还有高强钢筋会带来锚固和搭接长度的增加,对最小配筋率的调整还有构造措施的加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我们的钢筋用量;但是在新规范的修编中,还有些因素会减小钢筋用量,如现在采用规范中的高强度钢筋,比如说500兆帕的钢筋,会大幅度减小钢筋用量;如果采用新型机械锚固形式,也会减少钢筋用量。所以不能笼统的采用03G和11G哪个平法用量多,它是针对不同的工程、针对不同的条件、针对用到不同的材料,钢筋会有增有减。但是总体来说,采用新规范新平法以后会增加工程的安全储备抗灾能力和耐久性。

  3. 最后明确的是,11G图集是在新规范修订以后进行修编的,所以新工程假如是按新规范进行设计的,那必须用11G平法进行算量。对同一个工程用03G和11G进行比较,是没有太多的意义的。因为这两个标准不一样,实施的相对工程不一样。03G是针对于老规范的工程,11G是针对新规范的工程。对于同一样工程是没必要进行算量的比较;

  从上可以看出,对比新旧平法,其钢筋量的多少是从工程设计阶段就产生的,而对于造价人员要做的就是工程采用哪本规范、哪套平法设计的,那么就采用哪种计算规则去计算钢筋量即可。

相关文章